车室内温度、气体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3535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背景技术:
:随着家庭使用车辆的增加,家庭使用车安全问题也增加,之一的问题是:当车门在封闭状态存在时,只开启内循环时,易造成了驾驶员和乘客在有限空间消耗氧气,当长时间消耗时,会造成轿车内氧气含量少,影响人身安全;另一问题是:有些驾驶员停车时会把随车的小孩乘员、宠物忘锁在车轿内,当这些小孩、宠物在有限空间吸收氧气时,特别是在轿车受太阳光照射时,车内温度逐渐升高,容易造成伤害事故;或车内开空调停车睡觉,因缺氧发生事故;据网络显示:“2016年8月8日北京晨报:美国双胞胎车内热死,父亲恐被控过失致人死亡。孩子被忘记在车内被热死悲剧频发入夏以来,国内媒体连续报道多起孩子被遗留在车内被热死的悲剧。不仅国内,历年来世界各地频发这类事故。统计数据相对完整的美国为例,每年总有几十个孩子成为这类事故的牺牲品,平均每9天发生一起。今年入夏不久,又有13起这种悲剧发生。1999~2007年间发生在美国的231例被热死的孩子中,被遗留在车内时间介于0.25~16小时,平均4.6小时。请记住,悲剧的发生仅仅需要短短的 15分钟。社会热点2016年8月27日10:06:04报道:男子将儿子忘车内不幸身亡,8月25 日下午6时许,玉祁派出所接报一起儿童被困车内事件。2016年08月12日02:03华商网- 华商报原标题:车停路边吹空调悲剧发生华商报讯(记者王斌实习生钱欣欣)8月9日上午9时许,安康高新区长岭南路中段非机动车道上,一男子在自己的私家车内不幸死亡,被发现时已过三天。经过警方初步调查,该男子死亡原因为封闭车厢内开启空调后,吸入发动机排放的过量一氧化碳所致。2016年7月7日6月27日下午,湖南湘潭市,一对夫妇下车时把睡在后座不满4岁的儿子遗忘在了车内6小时,最终因高温缺氧窒息死亡。7月12日,山东沂水县一名3岁女..”这些.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很多宣传媒体也提醒人们注意,但想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必须增设车室内温度、气体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车室内温度、气体调节装置的目的就是通过在车室内安装一个电瓶、人体感应开关、气体检测控制器和调节器组成总工作电路系统装置,调节器是由补充氧气系统、电话短信报警系统、玻璃窗开启、空调外进风及鼓风机系统组成,通过系统装置的工作运行,使车室内气体内外流通,温度降低,氧气增加,达到调节车内部缺氧、高温问题,并设置电话短信保障功能,增强安全保障性。”

本实用新型车室内温度、气体调节装置,它是由电瓶、人体感应开关、人体感应指示灯、温度控制器、补充氧气系统、电话短信报警系统、玻璃窗开启、空调外进风及鼓风机系统、气体检测控制器、导线、温度传感器、调节器组成,调节器具有调节车内气体的功能,它是由补充氧气系统、电话短信报警系统、玻璃窗开启、空调外进风及鼓风机系统组成,各系统是以并联的方式进入总工作电路中,而且各系统可同时工作,同时停止;电瓶1通过导线把电源输入到人体感应开关,人体感应开关进入工作状态,当人体进入车体时,人体感应开关闭合,输出电源正极使人体感应指示灯发亮表示通电状态,使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气体检测控制器输入电源进入工作状态,当温度传感器显示传感温度达到设定高位参数时,温度控制器的开关闭合,电源正极线路接通导电,使调节器进入通电工作状态,当温度降低到设定值时,温度控制器的开关断开;或同时当不合格气体达到规定浓度时,气体检测控制器的开关闭合导电,也使调节器进入通电工作状态;人体感应开关电源为常通电状态,即人体感应模块为常态输入电源工作设置,但人体不进入车体时人体感应开关断开,呈不导电设置,即人体感应指示灯、温度控制器、气体检测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调节器为无电源不工作状态,调节器以串联方式用导线连接到闭合总工作电路;人体感应开关、温度控制器只控制电瓶的电源正极,气体检测控制器控制电瓶的电源正、负极。

本实用新型车室内温度、气体调节装置,由于通过在车内安装一个电瓶、人体感应开关、气体检测控制器和调节器组成总工作电路系统装置,调节器是由补充氧气系统、电话短信报警系统、玻璃窗开启、空调外进风及鼓风机系统组成,通过系统装置的工作运行,使车室内气体内外流通,温度降低,氧气增加,达到调节车内部缺氧、高温问题,并有电话短信保障功能,增强安全保障性。

附图说明: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现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车室内温度、气体调节装置,它是由电瓶1、人体感应开关2、人体感应指示灯3、温度控制器4、补充氧气系统5、电话短信报警系统6、玻璃窗开启、空调外进风及鼓风机系统7、气体检测控制器8、导线9、温度传感器10、调节器11组成,调节器11具有调节车内气体的功能,它是由补充氧气系统5、电话短信报警系统6、玻璃窗开启、空调外进风及鼓风机系统7组成,各系统是以并联的方式进入总工作电路中,而且各系统可同时工作,同时停止;电瓶1通过导线9把电源输入到人体感应开关2,使人体感应开关2进入工作状态,当人体进入车体时,人体感应开关2闭合,输出电源正极使人体感应指示灯3发亮表示通电状态,使温度控制器4、温度传感器10、气体检测控制器8输入电源进入工作状态,当温度传感器10显示传感温度达到设定高位参数时,温度控制器4的开关闭合,电源正极线路接通导电,使调节器11进入通电工作状态,当温度降低到设定值时,温度控制器4的开关断开;或当不合格气体达到规定浓度时,气体检测控制器8的开关闭合导电,也使调节器11进入通电工作状态;人体感应开关2工作电源为常通电状态,即人体感应模块为常态输入电源工作设置,但人体不进入车体时人体感应开关2的控制开关断开,呈不导电设置,即人体感应指示灯3、温度控制器4、气体检测控制器8、温度传感器10、调节器11为无电源不工作状态,调节器11以串联方式用导线9与电瓶1、人体感应开关2、温度控制器4和气体检测控制器8连接成闭合总工作电路;人体感应开关2、温度控制器4只控制电瓶1的电源正极,气体检测控制器8控制电瓶1的电源正、负极。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是:温度控制器4与气体检测控制器8并联连接在人体感应开关2和调节器11组成的串联线路中,可选择关闭或去掉一个设备,而另一设备也可单独正常工作,气体检测控制器8可设置多个功能,检测空气含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多设备组装,也可分体并联设置;人体感应开关2的数量可根据需要多个工位设置,并联方式接入线路;调节器11中的各系统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但以并联方式进入调节器11中;电瓶 1、玻璃窗开启、空调外进风及鼓风机系统7为车内原安装设备,即在这些装备的电机上并联增加一套,形成双控开关系统配置;人体感应器开关2、温度控制器4也可控制电源两极,同理,气体检测控制器8也可单级控制;当控制设备功率过大负载时,可根据需要在线路中增加附属设备,如交流接触器、继电器、放大元件;在调节器11工作时,也可使用遥控方法控制各系统;在共同使用原车电路系统配置时,可在线路中设置电流单向控制元件,达到互不干扰的目的;调节器11可根据需要关闭部分功能,在车外环境差,可关闭玻璃窗开启系统的功能,可在进风口增加气体防毒过滤系统,以保证车内空气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也是:首先,当人体没有进入车体时,只有人体感应开关2的电源输入,但人体感应开关2的控制开关断开,即人体感应指示灯3、温度控制器4、气体检测控制器8、温度传感器10、调节器11为无电源不工作状态,节约了系统电能;其次,借助车内设置的装备调节车内温度和空气的标准,就是利用电瓶1、玻璃窗开启、空调外进风及鼓风机系统7,减少了装置投资的成本;最后,增设补充氧气系统11、电话短信系统12,增强了车内人体的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原理是: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产品,当有人进入开关感应范围时,专用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开关自动接通负载;人不离开且在活动,开关持续导通;人离开后,开关自动关闭负载,把人体感应的红外线技术自动控制、温度设定自动控制器、气体检测感应控制器三方面综合设置连接,达到控制车内温度高低和气体质量的目的,人体感应开关2、温度控制器4、气体检测控制器8三设备可联合组装成控制系统,最终仅控制一个制动开关,把电瓶1的正负极和调节器11形成闭合串联电路,制动开关串联在此闭合串联电路中,控制调节器11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