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破窗器的汽车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1584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头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带破窗器的汽车头枕。



背景技术:

夏季,我国多地经常连降暴雨,部分地区出现汽车遇到洪水或落水事件,当汽车因洪水或交通事故处于水中时,如果车门无法打开,又难找到合适的破窗工具,将会造成重大人身事故。现有的头枕钢管头部不够尖锐,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杂碎车窗玻璃几乎不可能。因此,为尽可能的避免这些情况发生,所以,需要一种能够及时破窗逃生的工具。

目前,一些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采用汽车头枕内置破窗逃生工具,例如CN 201220630626.7公开了一种在头枕竖梁端部采用硬质合金顶尖,利用硬质合金顶尖破窗的技术方案;CN201620407960 .4公开了一种头枕竖梁采用金属套杆内置撞针结构,手动拉动拉环,夹在撞针与弹片中的弹簧压缩,弹片上端变形受力,利用弹簧弹片瞬间回复能力,将玻璃击碎,实现逃生。这些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在发生汽车落水时,需要将汽车头枕取下,利用头枕竖梁敲击车窗,一般人在危及情况下,思维比较混乱,很难组织有效的营救活动,且也很难有足够的力气开展破碎工作,因此,研发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并且具有易操作的自带破窗器的汽车头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易操作,能够将玻璃击碎,实现逃生的自带破窗器的汽车头枕。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带破窗器的汽车头枕,包括头枕,头枕包括骨架和与骨架通过横梁连接的安全锤控制盒,安全锤控制盒包括底座、壳体,壳体固定在底座上,壳体被中间的金属网分为气体发生器和撞击部,气体发生器包括气体发生部和充气部,气体发生部与触发点火器连接,触发点火器与拉环连接,撞击部包括弹头、推进器,推进器连接弹头,弹头底部设有限位块,利用生成气体的气压将弹头推出,进而击碎玻璃,无需驾驶人拔出头枕敲击玻璃,为驾驶人逃离争取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弹头成阶梯圆柱形,弹头尖头成60°,且未伸缩结构,能够保证弹头撞击产生的冲击力集中于弹头尖角,更有利于击碎玻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壳体上设有透气孔,减少出弹腔气体对弹头射出的阻碍作用,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生成气体的气压将弹头推出,进而击碎玻璃,在需要敲碎玻璃的情况下,只需要拉动拉环,即可实现弹头从头枕中射出,达到击碎玻璃的目的,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为驾驶人的逃离,争取更多的时间,保证驾驶人的安全,具有“自动、可靠、安全、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自带破窗器的汽车头枕,包括头枕,头枕包括骨架1和与骨架1通过横梁2连接的安全锤控制盒,安全锤控制盒包括底座31、壳体32,壳体32固定在底座31上,壳体32被中间的金属网33分为气体发生器和撞击部,气体发生器包括气体发生部341和充气部342,气体发生部341与触发点火器4连接,触发点火器4与拉环5连接,撞击部包括弹头351、推进器352,推进器352连接弹头351,弹头351底部设有限位块6。

弹头351成阶梯圆柱形,弹头尖头成60°,且未伸缩结构,采用伸缩结构和配合弹头底部的限位块6,能够保证弹头射出后的安全性。

壳体32上设有透气孔321,透气孔的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壳体内的气压,保证安全锤控制盒工作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专利工作时,通过拉动拉环,使触发点火使气体发生器瞬间产生气体,并通过金属网过滤后以强大的气压迅速推动推进器、弹头向外射出,击碎车窗玻璃,当弹头射出后,弹头底部的限位块,控制弹头行程,使弹头在启动后不会完全射出弹道壳体,避免伤害车外的人员。该装置不用借助人力,以控制弹头发射形式在瞬间击碎车窗玻璃,实现了破窗自动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