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拆解汽车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0169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拆解汽车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险杠设备,特别是一种易拆解汽车保险杠。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许多年以前汽车前后保险杠是用钢板冲压成槽钢,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的,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间隙,看上去十分不美观。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今天的轿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轿车的前后保险杠都是塑料制成的,人们称为塑料保险杠。一般汽车的塑料保险杠是由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三部分组成。其中外板和缓冲材料用塑料制成,横梁用冷轧薄板冲压而成U形槽;外板和缓冲材料附着在横梁。现有的汽车保险杠固定方式组织结构复杂,导致在拆卸跟换时不易操作,维修成本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拆解汽车保险杠,以解决现有的汽车保险杠固定方式组织结构复杂,导致在拆卸跟换时不易操作的问题。一种易拆解汽车保险杠,包括前机盖外板、前保险装置、前机盖内板、门外板、后行李箱上盖外板、后行李箱上盖内板、背门内板、背门外板、后保险装置、前翼子外板、前翼子板内板、后翼子板外板和后翼子板内板,所述前机盖外板的底部设置有前保险装置,所述前机盖外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前机盖内板,所述前机盖内板的右侧设置有门外板,所述门外板的右侧设有后行李箱上盖外板,所述后行李箱上盖外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后行李箱上盖内板,所述后行李箱上盖内板的右侧设置有背门内板和背门外板,所述背门内板和背门外板下侧设有后保险装置。

优选的,所述前保险装置包括前保上本体、前保下本体、前保下格珊、前保支撑板、前保侧支架、前保雾灯饰板和前保拖车钩盖板,所述前保上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前保下本体和前保下格珊,所述前保上本体的右侧设置有前保支撑板,所述前保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前保侧支架,所述前保上本体上设置有前保雾灯饰板,所述前保上本体的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前保拖车钩盖板。

优选的,所述后保险装置包括后保上本体、后保下本体、回光反射器饰板、后保侧支架和后尾灯支架,所述后保上本体上固定安装有回光反射器饰板,所述后保上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后保下本体,所述后保上本体的左侧设置有后保侧支架和后尾灯支架。

优选的,所述门外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前翼子外板、前翼子板内板、后翼子板外板和后翼子板内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前保险装置,将其内部分为前保上本体和前保下本体,在不同位置需要拆卸时,可分别进行拆卸维修,避免前端在撞击后需要整体跟换的问题,降低了维修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后保险装置,也与前保险装置设置为同一结构,提高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保险装置与后保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机盖外板1、前保险装置2、前保上本体21、前保下本体22、前保下格珊23、前保支撑板24、前保侧支架25、前保雾灯饰板26、前保拖车钩盖板27、前机盖内板3、门外板4、后行李箱上盖外板5、后行李箱上盖内板6、背门内板7、背门外板8、后保险装置9、后保上本体91、后保下本体92、回光反射器饰板93、后保侧支架94、后尾灯支架95、前翼子外板10、前翼子板内板11、后翼子板外板12、后翼子板内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至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拆解汽车保险杠,包括前机盖外板1、前保险装置2、前机盖内板3、门外板4、后行李箱上盖外板5、后行李箱上盖内板6、背门内板7、背门外板8、后保险装置9、前翼子外板10、前翼子板内板11、后翼子板外板12和后翼子板内板13,所述前机盖外板1的底部设置有前保险装置2,所述前机盖外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前机盖内板3,所述前机盖内板3的右侧设置有门外板4,所述门外板4的右侧设有后行李箱上盖外板5,所述后行李箱上盖外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后行李箱上盖内板6,所述后行李箱上盖内板6的右侧设置有背门内板7和背门外板8,所述背门内板7和背门外板8下侧设有后保险装置9。

优选的,所述前保险装置2包括前保上本体21、前保下本体22、前保下格珊23、前保支撑板24、前保侧支架25、前保雾灯饰板26和前保拖车钩盖板27,所述前保上本体2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前保下本体22和前保下格珊23,所述前保上本体21的右侧设置有前保支撑板24,所述前保支撑板2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前保侧支架25,所述前保上本体21上设置有前保雾灯饰板26,所述前保上本体21的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前保拖车钩盖板27。

优选的,所述后保险装置9包括后保上本体91、后保下本体92、回光反射器饰板93、后保侧支架94和后尾灯支架95,所述后保上本体91上固定安装有回光反射器饰板93,所述后保上本体9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后保下本体92,所述后保上本体91的左侧设置有后保侧支架94和后尾灯支架95。

优选的,所述门外板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前翼子外板10、前翼子板内板11、后翼子板外板12和后翼子板内板13。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当车辆发生正面撞击时,如若前端撞击在前保上本体21或前保下本体22上时,可分别进行拆卸跟换,避免车体撞坏维修需要整体大部分拆解的问题。

对于本发明(或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