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定向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612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负重定向脚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重定向脚轮。



背景技术:

所谓的脚轮,是装设于一物体底部,以凭借可转动的脚轮便于移动该物体,常见装于手推车、航空箱、仪器箱、病床、柜子等大型物体上。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定向轮和万向轮两种。没有能同时兼顾两个功能的产品。比如街上的摊档车在长距离推行时,由于万向轮的忽左忽右的不稳性,前行中容易走偏碰撞旁物,导致使用者要不间断地用力边导正边推行,用着较费劲。而车子使用定向轮时,推行中若需要转弯,则只能硬拖或抬起车体一头进行转弯,用着也不好用。

上述的定向轮和万向脚轮为早期使用的老旧型式,定向轮的结构是:偏心轮架与底座板固定在一起,轮子的运行方向与座板的方向是恒定不变的;万向轮其结构基本是:固定座板是水平的,滚珠卡口也是水平的,传力主轴与固定板互相垂直,偏轴心的轮子负重或空载时都可以灵活平衡地停止在任意水平方向,这是万向脚轮的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重定向脚轮,结构简单,同时可达到兼顾定向和万向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重定向脚轮,包括设有若干安装孔的固定板,以及包括滚珠盖、偏心轮架、纵主轴和轮体,轮体安装在偏心轮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设有倾斜的环状滚珠槽,偏心轮架与固定板和滚珠盖之间均通过滚珠连接,所述固定板、滚珠盖以及偏心轮架均设有通孔,纵主轴依次穿过固定板、偏心轮架以及滚珠盖的通孔,将固定板、偏心轮架和滚珠盖铆接在一起,且偏心轮架可相对于固定板以及滚珠盖旋转。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环状滚珠槽相对于固定板作4-8°的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负重状态下推行,脚轮是定向直行的,而在人工干预下,施以适度的扭矩力,克服了定向阻力后,脚轮是可以绕纵主轴旋转的,扭矩力越大则偏转角度越大,直至旋转360度,达到了同时兼顾定向和万向的功能,满足一部分特殊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负重定向脚轮的立体图。

图2是负重定向脚轮的主视图。

图3是负重定向脚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负重定向脚轮,包括设有若干安装孔11的固定板1,以及包括滚珠盖2、偏心轮架3、纵主轴4和轮体5,轮体5包括轴承51和套设于轴承51外部的胶轮52,轴承51通过横轮轴53安装在偏心轮架3上。

如图4所示,固定板1设有倾斜的环状滚珠槽12,环状滚珠槽12的倾斜角度优选为4°,固定板1、滚珠盖2以及偏心轮架3的中部均设有通孔,环状滚珠槽12与偏心轮架3之间形成用于放置若干大滚珠6的第一环形滚珠卡口,偏心轮架3与滚珠盖2之间形成用于放置若干小滚珠7的第二环形滚珠卡口,纵主轴4依次穿过固定板、偏心轮架3以及滚珠盖2的通孔,使固定板1、偏心轮架3和滚珠盖2连接在一起,且偏心轮架3可相对于固定板1以及滚珠盖2旋转。纵主轴4与固定板1和滚珠盖2之间构成静止组,与由偏心轮架3、轮体5、横轮轴53、大滚珠6和小滚珠7之间组成的转动组,转动组受静止组约束,但能灵活旋转。

通过将环状滚珠槽12设计成与固定板1有一定倾斜度的形状,在轮体5负重时,力心上推向高点,达到了负重时偏心轮基本定向的目的。而在人工干预下,施以适度的扭矩力作用下,克服了定向阻力后,轮体5是可以绕纵主轴4旋转的,扭矩力越大则偏转角度越大,直至旋转360度。达到了同时兼顾定向和万向的功能。

同时,也可以将固定板1的环状滚珠槽12剥离为一个单独盖状零件,固定板1与之接触的平面做成倾斜即可。总之环状滚珠槽12与固定板1形成倾斜角度就有负重定向这个效果。

将负重定向脚轮装到手推车或箱子等大型物体上后,就能同时具有定向轮和万向轮两种功能的效果,推手推车时,车子启动初时施加一些外力导正到要走的方向后,就可以定向前行了,中途若要拐弯或掉头,施以外力拖拉一下就能扭转车体的方向,长距离推行车子(或箱子)会较为省心省力。这是传统脚轮所没有的结构和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换和改进等,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