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踏板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3880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汽车踏板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踏板。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汽车踏板的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侧踏是一种可以自动伸缩的汽车踏板,多安装于高底盘汽车侧部以为乘客上下车提供方便便捷的服务,其主要由驱动机构、连杆机构、踏板本体及控制器组成。其中,踏板本体一般通过连杆机构安装于汽车底盘下部,当乘客需要上下车时,开关车门即可实现踏板的自动打开及收起,给乘客上下车带来了极大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由于踏板本体使用时其表面直接与人脚接触,因此在防滑性、耐磨性、耐冲击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为实现踏板的防滑要求,现有的踏板本体表面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处理:

1、对踏板本体表面直接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此种处理方式耐磨性方面有摩擦次数的限制,当摩擦次数达到后,踏板本体基底表面便会裸露在外面直接与空气接触,一方面影响乘客的精致感知,另一方面,裸露的基底表面与空气接触会出现锈蚀。

2、在铝型材骨架上嵌入凸起的橡胶颗粒,此种处理方式中嵌入凸起的橡胶颗粒不能很好的满足耐候性要求,由于橡胶都有其固有的老化寿命,而踏板本体安装于车身外部,在橡胶达到老化寿命后,其硬度、强度及压缩变形量都会降低,同时还会出现粉化现象降低乘客的精致感知。此外,为了嵌入橡胶颗粒,铝型材骨架在挤压成型后还需要进行冲孔、钻孔等二次加工,会直接增加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踏板,以在满足防滑要求的同时加工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踏板,包括一侧形成有踩踏面的踏板本体,还包括:

防滑部,并排布置于所述踩踏面上的多根,所述防滑部由尼龙材质制成,且所述防滑部卡接于所述踏板本体上。

进一步的,于所述踏板本体上设有开口于所述踩踏面上、且截面呈倒“T”形的卡槽,所述防滑部经由固连于所述防滑部底面上的卡接件卡置于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件包括固连于所述防滑部上的卡块,以及形成于所述卡块两相对侧的外伸布置的卡头。

进一步的,于两侧的所述卡头之间的所述卡块上形成有减重槽。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本体由铝合金挤压成型。

进一步的,于所述踏板本体的外侧面形成有由内及外布置的电泳涂膜和粉末涂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踩踏面上,于所述防滑部的至少一侧形成有外凸布置的防滑凸棱。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凸棱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凸棱横截面的短边与长边之比为0.6~0.7。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踏板,通过采用尼龙材质的防滑部来提高踏板本体的耐磨性及防滑能力,并且,防滑部与踏板本体卡接相连,安装方便,可靠性较高;尼龙材质的防滑部可采用挤出工艺制作,节约成本。

(2)在踏板本体上设置倒“T”形的卡槽,而在防滑部底面设置卡接件,形成的连接结构稳固,卡槽加工方便且便于防滑部卡装。

(3)在卡块的两相对侧设置外伸布置的卡头,可使防滑部与踏板本体形成的卡接相接的连接结构稳固,有效防止防滑部脱出。

(4)减重槽的设置,在减轻防滑部重量的同时,可在安装时为卡块内缩提供空间,从而便于防滑部的安装。

(5)踏板本体采用铝合金直接挤压成型,无需二次加工,工艺简单,可节约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6)由内及外设置电泳涂膜和粉末涂层,给人细腻感和层次感的同时,在踩踏时可增加脚面与踩踏面的摩擦力,提高踩踏面的防滑能力;电泳可将漆液渗透到踏板型材的各个角落,可覆盖粉末喷涂无法喷涂到的位置,对踏板本体形成有效防护;此种结构还可增加粉末涂层的附着力,提高产品的耐候能力,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7)设置防滑凸棱,可进一步提高踩踏面的防滑能力。

(8)防滑凸棱的横截面设置为等腰梯形,在有效防滑的同时富有美感,符合线条美学。

(9)防滑凸棱的横截面的短边与长边之比为0.6~0.7,符合黄金比例美学,可提高踩踏面的精致感及稳重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于该汽车上装设有上述的汽车踏板。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与前述的汽车踏板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踏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踏板的剖面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防滑部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踏板本体,101-踩踏面,102-卡槽,103-防滑凸棱,2-防滑部,201-卡块,202-卡头,203-减重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踏板,包括一侧形成有踩踏面的踏板本体,于踩踏面上并排布置有多根防滑部,防滑部由尼龙材质制成,且防滑部卡接于踏板本体上。

本实施例的汽车踏板,通过采用尼龙材质的防滑部来提高踏板本体的耐磨性及防滑能力,并且,防滑部与踏板本体卡接相连,安装方便,可靠性较高;尼龙材质的防滑部可采用挤出工艺制作,节约成本。

基于以上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踏板本体1大致呈长板状,其上表面为踩踏面101,于踩踏面101上形成有多条卡槽102,以便于防滑部2安装。本实施例中,卡槽102的数量为三根,并沿踏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卡槽102的数量当然还可为其他数量,比如四根;其或可为沿踏板本体1的其他方向设置,比如沿踏板本体1的宽度方向或斜向。具体地,卡槽102的横截面呈倒“T”形,且卡槽102的开口形成于踩踏面101上,如此便于与防滑部2卡接相连,形成稳固的卡接结构。在此,卡槽102的横截面除了可为倒“T”形,当然还可呈其他形状,比如燕尾形。

此外,在踩踏面101上,于卡槽102的至少一侧形成有外凸布置的防滑凸棱103,结合图3所示,防滑凸棱103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在进一步提高提高踩踏面101的防滑能力的同时富有美感,符合线条美学。此处,防滑凸棱103的横截面除了可为等腰梯形,还可为其他形状,比如波浪形。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防滑凸棱103横截面的短边X与长边Y之比为0.6~0.7,此比例设置符合黄金比例美学,可提高踩踏面101的精致感及稳重感,其比值当然还可小于0.6或大于0.7。

上述结构中,踏板本体1的材质优选为铝合金,加工时可由铝合金直接挤压成型,此种加工工艺简单,无需二次加工,可节约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当然,踏板本体1的材质除了可采用铝合金,还可采用其他材料。

另外,于踏板本体1的外侧面形成有由内及外布置的电泳涂膜和粉末涂层,粉末优选采用磨砂细颗粒粉末,此结构给人细腻感和层次感的同时,在踩踏时增加脚面与踩踏面的摩擦力,提高踩踏面101的防滑能力;电泳可将漆液渗透到踏板型材的各个角落,覆盖粉末喷涂无法喷涂到的位置,对踏板本体1形成有效防护;此种结构还可增加粉末涂层的附着力,提高产品的耐候能力,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前述的防滑部2经由固连于防滑部2底面上的卡接件卡置于卡槽102内,形成的连接结构稳固,具体可参照图4所示的防滑部2的横截面结构,卡接件包括固连于防滑部2上的卡块201,以及形成于卡块201两相对侧的外伸布置的卡头202,两卡头202的外侧面组合呈倒“八”字形,便于防滑部2安装并且可在安装后牢牢的卡置于卡槽102内。该结构中,在卡块201的两相对侧设置卡头202,可使防滑部2与踏板本体1形成的卡接相接的连接结构稳固,能有效防止防滑部2脱出。

此外,于两侧的卡头202之间的卡块201上形成有减重槽203,减重槽203的设置在减轻防滑部2重量的同时,可在安装时为卡块201内缩提供空间,进一步便于防滑部2的安装。另外,防滑部2的顶面突出于踩踏面101设置,并且其呈倒置的弧形面,如此与踩踏面101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提高防滑能力,并且使乘客踩踏感觉舒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于该汽车上装设有实施例一的汽车踏板。

本实施例的汽车,通过装设实施例一的汽车踏板,不仅能提高耐磨性、耐候性、安装可靠性和防滑能力,还可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富有美满并且可提高汽车的精致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