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体轻客大顶棚快速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3910阅读:931来源:国知局
宽体轻客大顶棚快速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棚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内的顶棚安装有两种情况:一种如图1所示,当车内板梁1和顶棚2的间距较小时,直接采用带倒刺的按扣直钉3,从下往上从顶棚2上的外安装孔4压入到车内板梁1上的内安装孔5中,完成固定作业;

另一种,当车内板梁1和顶棚2的间距较大时,外安装孔4和内安装孔5很难对齐,而且按扣直钉3过长时,受力也不稳定,因此会如图2所示,在按扣直钉3外套一圈泡沫垫块6撑住车内板梁1与顶棚2之间的间隙,或如图3所示,设置一钣金支架7,用钣金支架7代替车内板梁1,缩小两者之间的间隙,完成安装作业;其中,采用泡沫垫块6的方式,受到材料本身和泡沫垫块6所需要的胶粘剂的影响,会降低车内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的指标,而用钣金支架7的方式又会提高车内饰的重量,不满足轻量化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顶棚安装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宽体轻客大顶棚快速安装结构,该结构通过一注塑成形的框架连接车内板梁和顶棚,为了加强连接的强度,在按扣直钉的连接区域内嵌一加强板,即保证了连接强度,又不会增加自重,且不会影响到VOC性能,特别适合应用在宽体轻客的顶棚安装中。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宽体轻客大顶棚快速安装结构,包括车内板梁和顶棚,所述车内板梁与顶棚之间还设置有改性PP框架,所述框架的底边开设有贯通的扣钉孔且内嵌有加强板,框架的顶边设置有子母扣组件,所述扣钉孔与顶棚上的外安装孔相配合,所述子母扣组件与车内板梁上的内安装孔相配合。

所述的改性PP框架为方形框架,方形框架的转角内侧设置有筋板。

所述改性PP框架和筋板为注塑成形的一个整体。

所述的加强板为金属板。

所述顶棚与改性PP框架之间通过按扣直钉穿过外安装孔和扣钉孔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宽体轻客大顶棚快速安装结构通过一注塑成形的框架连接车内板梁和顶棚,框架的顶边与车顶内板梁通过子母扣接,拆装方便;框架的底边采用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按扣直钉相连,便于配套;为了加强连接的强度,在按扣直钉的连接区域内嵌一加强板;即保证了连接强度,又不会增加自重,连接时无需胶粘剂,不会影响到VOC性能,特别适合应用在宽体轻客的顶棚安装中。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小间距的车内板梁和顶棚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大间距车内板梁和顶棚通过泡沫垫块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大间距车内板梁和顶棚通过钣金支架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宽体轻客大顶棚快速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改性PP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内板梁、2顶棚、3按扣直钉、4外安装孔、5内安装孔、6泡沫垫块、7钣金支架、8改性PP框架、9扣钉孔、10加强板、11子母扣组件、12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表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4、5所示,一种宽体轻客大顶棚快速安装结构,包括车内板梁1和顶棚2,所述车内板梁1与顶棚2之间还设置有改性PP框架8,所述框架8的底边开设有贯通的扣钉孔9且内嵌有加强板10,框架8的顶边设置有子母扣组件11,所述扣钉孔9与顶棚2上的外安装孔4相配合,所述子母扣组件11与车内板梁1上的内安装孔5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顶棚2与改性PP框架8之间通过按扣直钉3穿过外安装孔4和扣钉孔9固定相连。

安装时,先将子母扣组件11的母扣通过车内板梁1上的内安装孔5与框架8的顶边相连,再推入子扣,使母扣前端涨开卡住安装孔5;然后布置顶棚2,使顶棚2上的外安装孔4与扣钉孔9对齐,最后插入按扣直钉3,完成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改性PP框架8为方形框架,为了避免在车内板梁1与顶棚2的间隙过大时,改性PP框架8的结构强度不足,影响安装效果,所述方形框架的转角内侧设置有筋板12;在本实例中,为了降低成本,所述改性PP框架8和筋板12为注塑成形的一个整体。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结构强度,所述的加强板10为金属板,通常情况下,选用金属垫圈作为加强板1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