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记录设备的遮阳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2106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车记录设备的遮阳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车记录设备的遮阳隔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和驾驶员安全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车主们选择在他们的爱车上安装行车记录导航设备(包括手机、行车记录仪等),来记录行车时的路况情况。现有行车记录导航设备选用悬挂式(固定在遮阳板或者后视镜等位置)安装,或者座式(固定在仪表盘上方、固定在仪表盘左右两侧)安装。

在夏季时,强烈的太阳光透过挡风玻璃直射入车内,由于悬挂式行车记录导航设备的安装位置靠近前挡风玻璃,前后均无遮挡,会造成太阳光直接照射到悬挂式行车记录导航设备上,且市面上的悬挂式行车记录导航设备大多为黑色,由热辐射吸收的性质可知,同等情况下黑色表面吸收热辐射的能力最强。悬挂式行车记录导航设备吸收热量大于辐射出的热量,最终造成行车记录导航设备热量集聚,电器元器件过热而影响使用。座式行车记录导航设备,也面临着太阳直射的问题,虽然安装在仪表板两侧空调出风口处,但是在室外停车空调系统不使用时,也面临着由于太阳直射造成的电器元器件过热的可能性。

在冬季时,由汽车空调的使用要求可知,挡风玻璃下端有空调出风口,用以在热交换最剧烈的前挡风玻璃上通过冷热负荷平衡达到控制维持车内温度,减少对驾驶员造成不适。因此,空调沿着挡风玻璃表面自下而上吹热风。而悬挂式行车记录导航设备的位置刚好处于热风口,会造成行车记录仪过热。对于座式行车记录导航设备,由于直接挂在空调出风口位置处,热风直接吹过电子器件造成过热的可能性更大。

目前市面上的汽车在设计时未对行车记录导航设备等外加热防护进行考虑,所以汽车现有的热管理也未设计行车记录导航设备的新式附件。实用新型专利CN205113142U提出了一种车载遮阳导航装置,这个装置是针对汽车仪表板右侧、档杆前侧的控制面板由机械按钮改变为触控板显示控制系统而设计的,但是对行车记录仪等汽车外加附件的遮阳问题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避免行车记录导航设备在夏季和冬季因为过热造成电子元件过热而影响使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行车记录导航设备的遮阳隔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行车记录设备的遮阳隔热装置,包括前面板、上盖板、下盖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其特征在于,前面板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活动连接,前面板分别与上盖板和下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前面板上开有摄像孔,与行车记录设备的摄像头对应;所述上盖板上开有悬挂孔,行车记录设备的悬挂杆穿过所述悬挂孔;所述前面板、上盖板和下盖板均具有可伸缩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前面板上设有空心圆柱槽,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卡入空心圆柱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前面板上设有螺钉啮合槽,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上分别设有螺钉啮合口,所述螺钉啮合槽和螺钉啮合口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的结构分别位于前面板、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内侧,其包括拉伸支架和弹簧,所述拉伸支架的一端与左侧板或者右侧板连接,另一端与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前面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的结构还包括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均为镂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行车记录设备的遮阳隔热装置,适应于悬挂式行车记录导航设备以及座式行车记录导航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罩住行车记录仪,可避免由于太阳直射热辐射造成的行车记录仪过热的问题;

(2)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罩住行车记录仪,可避免由于太阳光线太强造成记录仪的屏幕背光而影响驾驶员的正常使用;

(3)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伸缩调节的功能,以适应不同长度的行车记录导航设备;

(4)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结构,前面板上的摄像孔可根据摄像头的位置做出相应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右侧板,2-前面板,201-可伸缩结构,3-左侧板,4-上盖板,401-可伸缩结构,5-下盖板,6-摄像孔,7-悬挂孔。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盖板的可伸缩结构示意图;402-拉伸支架,403-弹簧,404-底板,8-螺钉啮合口。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面板的可伸缩结构示意图;202-拉伸支架,203-弹簧,204-底板,11-空心圆柱槽;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右侧板的结构示意图,9-螺钉啮合槽,10-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遮阳隔热装置适用悬挂式行车记录导航设备,为五面结构,包括右侧板1、前面板2、左侧板3、上盖板4和下盖板5,前面板2上开有圆形的摄像孔6用以摄像头摄像。使用时,悬挂式行车记录导航设备的悬杠穿过上盖板4的悬挂孔7。

可伸缩结构设置在前面板2、上盖板4和下盖板5的内表面,具体参见图2上盖板4中显示的结构。可伸缩结构包括拉伸支架402、弹簧403以及底板404,拉伸支架402的一端与上盖板4的左侧连接,另一端与弹簧403的一端连接,弹簧403的另一端固定在上盖板4的右侧。通过上盖板4左侧的拉伸带动拉伸支架402的轴向运动和弹簧403的拉伸,达到上盖板4可伸缩部分401的伸缩过程。对于前面板2和下盖板5上的伸缩结构与上盖板4的相同。通过在前面板2、上盖板4和下盖板5这三部分上设置的可伸缩结构,能够使得整个装置伸长,以适应行车记录导航设备的长度,并且能根据摄像头的位置调整摄像孔6的相应位置。

本实施例中,在上盖板4的左侧和右侧边缘处分别设有两个螺钉啮合口8,在右侧板1、左侧板3上、与上盖板4的连接处设有螺钉啮合槽9(如图4所示),螺钉啮合槽9的位置与螺钉啮合口8的位置对应,再通过螺钉将上盖板4与右侧板1、左侧板3连接在一起。下盖板5与右侧板1、左侧板3也通过以上相同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在前面板2的左右两侧边缘处分别设有两个空心圆柱槽11(见图3所示),在右侧板1、左侧板3上、与前面板2的连接处设有连接轴10(如图4所示),通过将连接轴10卡在空心圆柱槽11内,达到连接右侧板1、左侧板3与前面板2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