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0614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人们很多时候都要用手机来进行通讯、娱乐、查询、导航等,但有些场合下不方便使用手机,例如开车场合,为此,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应运而生。现有的车载支架种类很多,有些结构过于简单而导致固定手机的稳定性差,有些能够高度保持手机稳定性,但是结构过于复杂,不仅使用成本高,而且使用不方便。针对现有的缺陷,有必要提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载手机支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能够高度保持手机稳定性。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有面壳、紧固结构、底架,面壳包括有上面板、下面板,紧固结构设置在上面板与下面板之间,上面板设置有垫片,底架设置在下面板底部,紧固结构与面壳之间设置有弹性件;紧固结构包括有主爪臂、左爪臂、右爪臂,左爪臂、右爪臂交错地铰接在主爪臂A端两侧,左爪臂、右爪臂、主爪臂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有爪勾。

进一步地,面壳侧面设有与主爪臂、左爪臂、右爪臂配合的孔位。

进一步地,主爪臂设有装配孔,弹性件设在装配孔内;左爪臂、右爪臂设有限位孔;主爪臂、左爪臂、右爪臂的爪勾内设有防滑垫片。

进一步地,下面板内设有限位柱、限位槽、限位键,限位槽、限位键位于主爪臂的装配孔内,弹性件一端设在靠近A端的位置,弹性件另一端能与限位槽配合;限位柱能与左爪臂、右爪臂的限位孔配合。

进一步地,弹性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底架包括固定座、四角橡胶,四角橡胶设在固定座外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利用手机自身重力对支架进行自锁,不仅根据不同尺寸的手机进行锁定,而且能保持手机夹持的稳定性以应付行车过程中的颠簸,降低使用成本,简化使用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有面壳、紧固结构、底架,面壳由上面板11、下面板21组合成,上面板11与下面板21之间有相互卡合的卡位。面壳的侧边设有供主爪臂35、左爪臂33、右爪臂34活动的孔位。紧固结构包括有主爪臂35、左爪臂33、右爪臂34,左爪臂33、右爪臂34交错地分别铰接在主爪臂35的A端的底面和顶面,并且左爪臂33、右爪臂34均设有弯折处,左爪臂33的弯折处的折向与右爪臂34的弯折处的折向相反,两弯折处分别从上面或下面配合主爪臂35的A端。这样的设计能使左爪臂33的爪勾、右爪臂34的爪勾位于同一面上。左爪臂33、右爪臂34靠近铰接点的地方均设有限位孔,左爪臂33的限位孔、右爪臂34的限位孔相互重叠。主爪臂35设有长条状的装配孔31。

下面板21设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限位柱22、限位槽23、限位键24,限位键24位于下面板21边缘,限位槽23一端连接下面板21的边缘。限位键24、限位槽23都位于主爪臂35的长条状的装配孔31内。限位槽23、限位键24与装配孔31之间能相互活动。主爪臂35的A端贴近限位柱22。弹性件32为弹簧,弹簧一端连接在装配孔31的一端,弹簧另一端伸入限位槽23内并且接触下面板21的内侧壁。限位柱22穿过左爪臂33、右爪臂34的限位孔。工作时,由手机自身重力带动主爪臂35移动,主爪臂35带动左爪臂33、右爪臂34,在限位柱22的作用下,左爪臂33与右爪臂34会相互靠拢,实现抓合手机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弹簧处于收缩状态,当拿掉手机时,弹簧复位,带动主爪臂35、左爪臂33、右爪臂34复位。

主爪臂35、左爪臂33、右爪臂34的爪勾均设有防滑垫片,上面板11也设有软性的垫片12,这样能有效防止手机被刮花,并且能更牢固地抓合手机。固定座41通过螺丝固定在下面板21底部,固定座41为金属材料,固定座41外部设有一层四角橡胶42。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架固定在外部物品,然后把手机放在主爪臂35上,主爪臂35受到手机重力的作用,主爪臂35下移,左爪臂33、右爪臂34收紧抓合手机的两边,实现手机固定过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