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爆胎后均衡运动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735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爆胎后均衡运动轮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爆胎后均衡运动轮毂。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汽车制造业越来越多,轮毂是车轮的重要组成部分,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现在有轮毂较为传统,只是起到支撑作用,在爆胎后不能保护轮胎,也不保证汽车均衡运动。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爆胎后均衡运动轮毂,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爆胎后均衡运动轮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爆胎后均衡运动轮毂,包括轮毂和均衡装置,所述轮毂通过轮辐与轮盘连接,所述轮辐与轮盘连接处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轮盘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轮毂内侧设置有轮辋,所述轮毂外侧设置有轮圈,所述轮圈左侧设置有固定标志,所述轮圈右侧设置有轮槽,所述轮槽右侧设置有内侧轮圈,所述轮圈和内侧轮圈内侧设置有胎圈座,所述轮圈和内侧轮圈外侧设置有轮缘,所述轮槽上侧设置有气门孔和均衡装置,所述均衡装置底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侧设置有一层弹跳装置,所述一层弹跳装置上侧设置有二层弹跳装置,所述二层弹跳装置上侧连接有压力感应装置,所述压力感应装置上侧设置有承接软板。

进一步的,所述均衡装置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均匀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轮辐由六条组成,均匀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轮辐之间与轮辐和轮辋约成6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轮圈和内侧轮圈关于均衡装置左右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一层弹跳装置和二层弹跳装置能够向上弹起。

进一步的,所述一层弹跳装置、二层弹跳装置、压力感应装置和承接软板位于同一条竖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爆胎后均衡运动轮毂,采用优质材料制作,坚固耐用,均衡装置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均匀排列,受力点均匀排列,提高爆胎汽车行驶稳定性,六条轮辐设计,均匀排列轮辐与轮辐之间,轮辐与轮辋之间约成60°夹角,组成三角形稳定结构,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均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毂;2-均衡装置;3-轮辐;4-轮盘;5-螺栓孔;6-固定孔;7-左侧法兰板;8-轮圈;9-固定标志;10-轮槽;11-内侧轮圈;12-胎圈座;13-轮缘;14-气门孔;15-固定板;16-一层弹跳装置;17-二层弹跳装置;18-压力感应装置;19-承接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爆胎后均衡运动轮毂,包括轮毂1和均衡装置2,所述轮毂1通过轮辐3与轮盘4连接,所述轮辐3与轮盘4连接处设置有螺栓孔5,所述轮盘4上设置有固定孔6,所述轮毂1内侧设置有轮辋7,所述轮毂1外侧设置有轮圈8,所述轮圈8左侧设置有固定标志9,所述轮圈8右侧设置有轮槽10,所述轮槽10右侧设置有内侧轮圈11,所述轮圈8和内侧轮圈11内侧设置有胎圈座12,所述轮圈8和内侧轮圈11外侧设置有轮缘13,所述轮槽10上侧设置有气门孔14和均衡装置2,所述均衡装置2底侧设置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上侧设置有一层弹跳装置16,所述一层弹跳装置16上侧设置有二层弹跳装置17,所述二层弹跳装置17上侧连接有压力感应装置18,所述压力感应装置18上侧设置有承接软板19。

进一步的,所述均衡装置2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均匀排列,受力点均匀排列,提高爆胎汽车行驶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轮辐3由六条组成,均匀排列,增加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轮辐3之间与轮辐3和轮辋7约成60°夹角,组成三角形稳定结构,提高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轮圈8和内侧轮圈11关于均衡装置2左右对称,双侧同高,稳定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一层弹跳装置16和二层弹跳装置17能够向上弹起,有助于撑起泄气的轮胎。

进一步的,所述一层弹跳装置16、二层弹跳装置17、压力感应装置18和承接软板19位于同一条竖直线上,一条直线受力,提高安全性。

工作原理:将轮毂1通过螺栓孔5和固定孔6固定在轮轴上,当车辆爆胎或漏气后,车胎变变瘪,车胎压紧轮槽10,压力感应装置18感应压力,一层弹跳装置16和二层弹跳装置17向上弹起,承接软板19将轮胎支撑起来,使车辆继续均衡运行并保护车胎。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