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开式内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7353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开式内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胎的断开式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传统内胎接头部位和嘴体部位是内胎出现破损问题最集中或加工难度最大的部位。一般传统内胎在维修更换时必须将整个车轮卸下,很不方便,而且有部分车辆在车轮卸下过程中必须同时卸下其他部件,二次装配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修补时也不能自由拿离车身方便修补。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断开式的内胎,在不拆卸车轮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内胎取出,方便内胎的更换。但是这种断开式的内胎在断开的开口处形成了一个断层,当轮胎滚动至断层接地时就会有强烈的颠簸感,用户体验很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断口处设计了卡接件,将断口相连,需要取出内胎时再将卡接件分离。比较好地解决了颠簸的问题,但是接头的强度普遍比较差,使用年限较低,生产良品率也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断开式内胎结构,能够方便维修和更换,并且内胎断开处的连接非常可靠,接头强度足,生产合格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开式内胎结构,包括:C形内胎本体,所述本体包围成圆形并在圆周上具有一缺口;所述C形内胎本体在缺口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接头,两个接头在相向的一侧设有相互配合卡接的连接件。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接头端面上的凸块,两个接头上的凸块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相互错开;

所述凸块的一端延伸至接头端面的一端,另一端与接头端面的另一端具有一定距离;并且所述凸块的另一端与接头端面之间形成一向着所述凸块倾斜的斜面,使得所述凸块的另一端与接头端面的另一端之间形成一空腔,该空腔与另一个接头端面上的凸块形状相对应。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一个接头端面上的凸块为两个,沿着接头端面的轴线对称分布。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一个接头端面上的凸条,以及设置在另一个接头端面上的滑槽;所述凸条的横截面为倒梯形;所述滑槽的形状与凸条相吻合。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一个接头端面上的卡块,以及设置在另一个接头端面上的卡槽。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卡块为球头,卡槽为球窝。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卡块包括一凸柱,凸柱的一端与接头端面连接,另一端沿着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出一圈凸环;所述凸环的外周通过一斜面收缩形成一半径小于凸环的平面。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卡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其中第一卡槽的半径小于第二卡槽的半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断开式内胎结构,采用断开式设计,断开两端通过设计滑道、卡扣等方式进行相互结合形成封闭圆环。接头采用新型工艺单独加工,在接头与生胶管结合时,接头前端与内胎本体接合处保持未硫化状态,以确保其与内胎本体胶料均为未硫化状态,明显提升接头强度及接合一次合格率;而头部后端与另一接头结合处处于硫化状态,硫化状态后的胶料强度及挺性充足,确保两头部可牢牢联结在一起,成型作业及入模作业均与通用内胎作业方式完全相同,极大的方便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接头一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接头一的剖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接头一的剖视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接头二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接头二的剖视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接头二的剖视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2中接头一的正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2中接头一的剖视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2中接头一的剖视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2中接头二的正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2中接头二的剖视图一;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2中接头二的剖视图二;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3中接头一的正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3中接头一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3中接头二的正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3中接头二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4中接头一的剖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4中接头二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5中接头一的剖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5中接头二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考与1-6,一种断开式内胎结构,包括:C形内胎本体,所述本体包围成圆形并在圆周上具有一缺口;所述C形内胎本体在缺口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接头1,两个接头1在相向的一侧设有相互配合卡接的连接件;

所述接头与内胎本体连接的一端经过硫化,设置连接件的一端未经过硫化。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接头前端与内胎本体接合处保持未硫化状态,以确保其与内胎本体胶料均为未硫化状态,明显提升接头强度及接合一次合格率;而头部后端与另一接头结合处处于硫化状态,硫化状态后的胶料强度及挺性充足,确保两头部可牢牢联结在一起,成型作业及入模作业均与通用内胎作业方式完全相同,极大的方便作业。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接头1端面上的凸块11,两个接头1上的凸块11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相互错开;

所述凸块11的一端延伸至接头1端面的一端,另一端与接头1端面的另一端具有一定距离;并且所述凸块11的另一端与接头1端面之间形成一向着所述凸块11倾斜的斜面12,使得所述凸块11的另一端与接头端面的另一端之间形成一空腔,该空腔与另一个接头1端面上的凸块11形状相对应。因此,两个接头1相互配合后,两个凸块11的斜面12就相互顶抵拼合,从而将两个接头1连接在一起,使得整个C形内胎本体首尾相连形成密闭圆环。

实施例2

参考图7-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每一个接头1端面上的凸块11为两个,沿着接头端面的轴线对称分布。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参考图13-16,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一个接头1端面上的凸条13,以及设置在另一个接头1端面上的滑槽14;所述凸条13的横截面为倒梯形;所述滑槽14的形状与凸条相吻合。通过将凸条13从滑槽14的一端插入后滑动,就可以将两个接头1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4

参考图17-18,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一个接头1端面上的卡块,以及设置在另一个接头1端面上的卡槽。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块为球头15,卡槽为球窝16。将球头15插入球窝16中,就可以实现两个接头1的卡锁连接。

实施例5

参考图19-2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所述卡块包括一凸柱171,凸柱171的一端与接头1端面连接,另一端沿着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出一圈凸环172;所述凸环172的外周通过一斜面173收缩形成一半径小于凸环的平面174。

所述卡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卡槽181和第二卡槽182,其中第一卡槽181的半径小于第二卡槽182的半径。将卡块插入卡槽中后,该凸环172与第一卡槽顶抵限位,这样卡块和卡槽就顶抵限位卡接配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