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缠绕增强全塑料汽车制动装置用储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3433发布日期:2018-07-27 19:41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纤维缠绕增强全塑料汽车制动装置用储气筒。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制动装置用储气筒为金属(铁质或铝合金)冲压焊接成型,质量大;存在焊接不牢、虚焊、漏焊、焊接应力等问题;铁质材料暴露在车外会生锈,由于压缩空气中存在水分,会使储气筒生锈失效.铁质材料金属件需要涂装防腐,在涂层脱落后会生锈出现压缩空气泄漏;而且冲压材料利用率低,加工工序多,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缠绕增强全塑料汽车制动装置用储气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纤维缠绕增强全塑料汽车制动装置用储气筒,包括缠绕层、左内胆和右内胆,所述左内胆和右内胆注塑或吹塑成型后通过旋熔焊连接为一体,所述左内胆和右内胆外层设有缠绕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缠绕层为连续缠绕的纤维材料组成,纤维材料为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或其混杂纤维中的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内胆和右内胆的底部均设有排水孔,侧部均设有若干进出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内胆和右内胆的进出气口连接用内螺纹连接件采用预制在内胆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减重:采用全非金属材料成型储气筒,比目前装车采用的铁质储气筒减重50-60%,比铝合金材质的储气筒减重30-40%。

2、降低加工成本:只需要三道成型工序:注射成型(或吹塑成型或滚塑成型)全塑内胆,两半胆体摩擦焊接成型,内胆外表面均匀缠绕无机纤维(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或碳纤维、或前述三种纤维混杂而成的纤维),加热固化;而金属储气筒需要经过冲压-焊接-去毛刺-清洗-涂装。

3、防锈:本发明采用产品的原料中添加有抗光老化剂等助剂,产品不会出现锈蚀、粉化而出现损坏。

4、无成型应力残余而引起产品在使用中突然出现损坏:复合材料成型的本产品只会逐渐出现裂纹而能被及早发现而采取措施,而金属件因为成型中的焊接应力等会造成产品在使用中突然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造型轮廓示意图。

图中:1-缠绕层、2-左内胆、3-右内胆、4-进出气口、5-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纤维缠绕增强全塑料汽车制动装置用储气筒,包括缠绕层1、左内胆2和右内胆3,所述左内胆2和右内胆3注塑或吹塑成型后通过旋熔焊连接为一体,所述左内胆2和右内胆3外层设有缠绕层1,缠绕层1为连续缠绕的纤维材料组成,缠绕层1可提高储气筒的强度并提供防护作用;所述左内胆2和右内胆3的底部均设有排水孔5,侧部均设有若干进出气口4;所述左内胆2和右内胆3的进出气口4连接用内螺纹连接件采用预制在内胆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一种纤维缠绕增强全塑料汽车制动装置用储气筒分两步成型:

1、采用热塑性塑料注射或者吹塑或者滚塑成型内胆,在注射(吹塑、滚塑)时将储气筒进气接口、出气接口、排水接口所需要的带内连接螺纹的金属接头作为嵌件预埋在内胆内一次成型。

2、在塑料内胆外表面采用缠绕工艺缠绕浸渍有树脂的增强纤维材料,纤维材料可以是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或其混杂纤维,在缠绕完成后进行加热固化而成。

所述一种纤维缠绕增强全塑料汽车制动装置用储气筒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1、减重:采用全非金属材料成型储气筒,比目前装车采用的铁质储气筒减重50-60%,比铝合金材质的储气筒减重30-40%。

2、降低加工成本:只需要三道成型工序:注射成型(或吹塑成型或滚塑成型)全塑内胆,两半胆体摩擦焊接成型,内胆外表面均匀缠绕无机纤维(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或碳纤维、或前述三种纤维混杂而成的纤维),加热固化;而金属储气筒需要经过冲压-焊接-去毛刺-清洗-涂装。

3、防锈:本发明采用产品的原料中添加有抗光老化剂等助剂,产品不会出现锈蚀、粉化而出现损坏。

4、无成型应力残余而引起产品在使用中突然出现损坏:复合材料成型的本产品只会逐渐出现裂纹而能被及早发现而采取措施,而金属件因为成型中的焊接应力等会造成产品在使用中突然断裂。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