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轴独立驱动前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851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轴独立驱动前桥。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形式多种多样,但均设置有弹性元件、减振器和导向机构等部件,弹性元件主要有钢板弹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现有的运人车一般在成熟货车的底盘上改装,前悬采用钢板弹簧的非独立悬架,具有重量重、舒适性差的缺点。此外,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转向角一般较小,强度和耐冲击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半轴独立驱动前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重量重、舒适性差以及转向角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轴独立驱动前桥,包括:车架、双横臂悬架、减速机、制动器及车轮;

所述双横臂悬架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设置在所述双横臂悬架中间,所述减速机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

所述减速机的两侧各连接一所述驱动半轴,每一所述驱动半轴上设置一所述车轮,每一所述车轮上设置一所述制动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螺栓组件;所述双横臂悬架通过所述第一螺栓组件固定在所述车架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螺栓组件;所述减速机通过所述第二螺栓组件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螺栓组件;所述制动器通过所述第三螺栓组件与所述车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器为湿式制动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轴独立驱动前桥采用双横臂悬架,弥补了现有技术中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侧向支撑不足、过弯时侧倾不足的缺陷,增大了转向角,强度和耐冲击性较高,同时提高了悬架结构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轴独立驱动前桥,主要由车架、双横臂悬架、减速机、制动器及车轮构成,结构简单,悬架重量较轻,便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轴独立驱动前桥采用双横臂悬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半轴独立驱动前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重量重、舒适性差以及转向角小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轴独立驱动前桥,包括:车架2、双横臂悬架5、减速机1、制动器4及车轮3。双横臂悬架5与车架2固定连接,减速机1设置在双横臂悬架5中间,减速机1与车架2固定连接。减速机1的两侧各连接一驱动半轴,每一驱动半轴上设置一车轮3,每一车轮3上设置一制动器4。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螺栓组件;双横臂悬架5通过第一螺栓组件固定在车架2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二螺栓组件;减速机1通过第二螺栓组件与车架2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三螺栓组件;制动器4通过第三螺栓组件与车轮3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制动器4为湿式制动器。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轴独立驱动前桥进行说明: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轴独立驱动前桥,包括:车架2、双横臂悬架5、减速机1、制动器4、车轮3、第一螺栓组件、第二螺栓组件及第三螺栓组件。双横臂悬架5上端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通过第一螺栓组件与车架2固定连接。减速机1设置在双横臂悬架5中间,减速机1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通过第二螺栓组件与车架2的纵梁固定连接。减速机1的两侧各通过花键连接一驱动半轴,每一驱动半轴上设置一车轮3,每一车轮3上设置一制动器4,制动器4通过第三螺栓组件与车轮3的轮辋螺接。本实施例中,制动器4采用湿式制动器。工作时,电机提供的动力进入减速机1输入端,减速增扭矩后从输出端通过半轴传递到车轮3,完成动力输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轴独立驱动前桥采用双横臂悬架,弥补了现有技术中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侧向支撑不足、过弯时侧倾不足的缺陷,增大了转向角,强度和耐冲击性较高,同时提高了悬架结构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轴独立驱动前桥,主要由车架、双横臂悬架、减速机、制动器及车轮构成,结构简单,悬架重量较轻,便于推广实施。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