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及其车灯系统、车灯射流雨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8918发布日期:2018-07-07 15:35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及其车灯系统、车灯射流雨刮装置。



背景技术:

车灯系统作为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主要起照明和信号指示的作用,对车辆的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遇到雨、雾、雪天气时,雨雪附着在车灯灯罩表面,对车灯光线产生阻碍,大大影响了车灯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灯系统,该车灯系统具有用于清理车灯表面雨雪附着物的车灯射流雨刮装置,通过设置车灯射流雨刮装置,从而保证车灯在雨雾雪天气时良好的灯照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车灯系统的车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车灯系统中使用的车灯射流雨刮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车辆,包括车体以及安装在车体上的车灯系统,所述车灯系统包括车灯以及用于清理灯罩表面附着物的车灯射流雨刮装置,所述车灯射流雨刮装置包括喷口朝向灯罩表面的气流喷头以及带动气流喷头摆动的摆动机构,所述气流喷头通过气流管道与气源联通。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车灯系统设置有用于对车灯表面附着物进行清理的射流雨刮装置,当遇到雨雾雪天气时,可以启动车灯射流雨刮装置对灯罩表面进行清理,从而保证车灯有良好的光照度,提高车辆行车的安全性。此外,车灯射流雨刮装置通过气流射流将灯罩表面的附着物吹走,雨刮装置没有直接接触灯罩表面,避免机械擦拭时因两个接触面直接夹杂颗粒物而划花灯罩表面的现象发生,同时也适用于多种不规则灯罩表面,提高车灯射流雨刮装置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的技术方案2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流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加热气流管道内的气体的加热装置。

在气流管道上设置加热装置,当环境温度较低,雨雪凝固在灯罩表面时,可以通过加热装置对气流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气流在喷射至灯罩表面时可以融化雨雪凝结层,进而将灯罩表面清理干净。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的技术方案3是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装置为串接在气流管道上的加热网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的技术方案4是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网加热装置的加热网有至少两级,至少两级加热网组合使用以提供多种加热功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的技术方案5是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摆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气流喷头之间通过曲柄摇杆机构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的技术方案6是在技术方案1-4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流喷头的形状为扁平形,扁平形气流喷头喷出的气流锋面与灯罩表面垂直。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的技术方案7是在技术方案6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流喷头位于灯罩上方,气流沿与灯罩竖直方向夹角30°的方向冲击灯罩表面。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的技术方案8是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流管道内设置有控制气流管道通断的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的技术方案9是在技术方案8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车灯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监控天气状况的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传感器通讯连接并通过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车灯射流雨刮装置动作。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的技术方案10是在技术方案9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传感器包括雨滴传感器,所述控制器通过雨滴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摆动机构动作以及电磁阀通断。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的技术方案11是在技术方案9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加热装置动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系统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车灯系统,包括车灯以及用于清理灯罩表面附着物的车灯射流雨刮装置,所述车灯射流雨刮装置包括喷口朝向灯罩表面的气流喷头以及带动气流喷头摆动的摆动机构,所述气流喷头通过气流管道与气源联通。

车灯系统设置有用于对车灯表面附着物进行清理的射流雨刮装置,当遇到雨雾雪天气时,可以启动车灯射流雨刮装置对灯罩表面进行清理,从而保证车灯有良好的光照度,提高车辆行车的安全性。此外,车灯射流雨刮装置通过气流射流将灯罩表面的附着物吹走,雨刮装置没有直接接触灯罩表面,避免机械擦拭时因两个接触面直接夹杂颗粒物而划花灯罩表面的现象发生,同时也适用于多种不规则灯罩表面,提高车灯射流雨刮装置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系统的技术方案2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流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加热气流管道内的气体的加热装置。

在气流管道上设置加热装置,当环境温度较低,雨雪凝固在灯罩表面时,可以通过加热装置对气流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气流在喷射至灯罩表面时可以融化雨雪凝结层,进而将灯罩表面清理干净。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系统的技术方案3是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装置为串接在气流管道上的加热网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系统的技术方案4是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网加热装置的加热网有至少两级,至少两级加热网组合使用以提供多种加热功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系统的技术方案5是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摆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气流喷头之间通过曲柄摇杆机构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系统的技术方案6是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流喷头的形状为扁平形,扁平形气流喷头喷出的气流锋面与灯罩表面垂直。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系统的技术方案7是在技术方案6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流喷头位于灯罩上方,气流沿与灯罩竖直方向夹角30°的方向冲击灯罩表面。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系统的技术方案8是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流管道内设置有控制气流管道通断的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系统的技术方案9是在技术方案8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车灯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监控天气状况的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传感器通讯连接并通过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车灯射流雨刮装置动作。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系统的技术方案10是在技术方案9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传感器包括雨滴传感器,所述控制器通过雨滴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摆动机构动作以及电磁阀通断。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系统的技术方案11是在技术方案9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加热装置动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射流雨刮装置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车灯射流雨刮装置,包括使用时喷口朝向灯罩表面的气流喷头以及带动气流喷头摆动的摆动机构,所述气流喷头通过气流管道与气源联通。

车灯射流雨刮装置通过气流射流将灯罩表面的附着物吹走,雨刮装置没有直接接触灯罩表面,避免机械擦拭时因两个接触面直接夹杂颗粒物而划花灯罩表面的现象发生,同时也适用于多种不规则灯罩表面,提高车灯射流雨刮装置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射流雨刮装置的技术方案2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流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加热气流管道内的气体的加热装置。

在气流管道上设置加热装置,当环境温度较低,雨雪凝固在灯罩表面时,可以通过加热装置对气流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气流在喷射至灯罩表面时可以融化雨雪凝结层,进而将灯罩表面清理干净。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射流雨刮装置的技术方案3是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装置为串接在气流管道上的加热网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射流雨刮装置的技术方案4是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网加热装置的加热网有至少两级,至少两级加热网组合使用以提供多种加热功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射流雨刮装置的技术方案5是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摆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气流喷头之间通过曲柄摇杆机构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射流雨刮装置的技术方案6是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流喷头的形状为扁平形,扁平形气流喷头喷出的气流锋面与灯罩表面垂直。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灯射流雨刮装置的技术方案7是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流管道内设置有控制气流管道通断的电磁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具体实施例1中摆动机构和气流喷头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结构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具体实施例1中加热装置和电磁阀处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具体实施例1中气流喷头与灯罩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气流喷头;2、摆动机构;21、驱动电机;22、曲柄;23、连杆;24、摇杆;25、连接板;26、固定卡;27、连接轴;3、加热装置;31、第一级加热网;32、第二级加热网;33、第三级加热网;34、加热管;4、电磁阀;41、电磁阀体;42、电磁阀芯;43、阀芯复位簧;5、气流管道;6、灯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的具体实施例1,包括车体以及安装在车体上的车灯系统,所述车灯系统包括车灯以及用于清理灯罩表面附着物的车灯射流雨刮装置,所述车灯射流雨刮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喷口朝向灯罩表面的气流喷头1以及带动气流喷头摆动的摆动机构2,气流喷头通过气流管道5与气源联通。

所述摆动机构2包括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与气流喷头1之间通过曲柄摇杆机构传动连接,其中,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与曲柄22的旋转中心固定连接,摇杆24的形状为转盘形,转盘形摇杆24通过连接轴27与连杆23铰接,摇杆24上还设置有连接板25,摇杆24与连接板25的转轴固定连接,连接板25的转轴为摇杆24的旋转中心,也为摆动机构的中心,气流喷头1通过固定卡26与连接板25固定进而与摇杆24固定。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流喷头1的形状为在竖直平面延伸的扁平形,扁平形气流喷头喷出的气流锋面与灯罩表面垂直,在实现对气流进行节流进而增大气流喷射速度的条件下,增大了气流的扫射面积。气流喷头1位于灯罩6上方,气流沿与灯罩竖直方向夹角30°的方向冲击灯罩表面。该设置方式使得气流喷头在工作时不会阻碍车灯的正常照射。

所述气流管道5上设置有用于加热气流管道内的气体的加热装置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3为加热网加热装置,加热网加热装置包括串接在气流管道上的加热管34以及设置在加热管内的三级加热网,即第一级加热网31、第二级加热网32以及第三极加热网33,三级加热网沿气流管道的轴向依次设置且加热功率逐渐增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三级加热网的不同组合,以提供不同的加热功率,从而适应不同的环境温度,例如,第一级加热网层在0℃~-10℃大气温度时单独工作,第二级加热网层在-11℃~-20℃大气温度时单独工作,第三级加热网层在-21℃~-30℃大气温度时工作,第二级、第三级加热网在-31℃~-45℃大气温度时共同工作等。

此外,气流管道5上还设置有控制气流管道通断的电磁阀4,电磁阀4包括与气流管道联通的电磁阀体41以及设置在电磁阀体内的电磁阀芯42、阀芯复位簧43,电磁阀芯42被阀芯复位簧43顶推将电磁阀的出口封堵,当电磁阀通电后,电磁阀芯42在电磁阀体的磁力下克服阀芯复位簧的顶推力朝远离电磁阀出口的方向移动,从而将电磁阀出口打开,实现气流管道的导通。

所述车灯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监控天气状况的传感器,控制器与传感器通讯连接并通过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车灯射流雨刮装置动作。其中,传感器包括雨滴传感器,控制器通过雨滴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摆动机构动作以及电磁阀通断。传感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加热装置动作。此外,控制器中还设置有在加热装置停止运行后设定时间后再控制电磁阀关闭的延时控制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车灯系统设置有用于对车灯表面附着物进行清理的射流雨刮装置,当遇到雨雾雪天气时,可以启动车灯射流雨刮装置对灯罩表面进行清理,从而保证车灯有良好的光照度,提高车辆行车的安全性。此外,车灯射流雨刮装置通过气流射流将灯罩表面的附着物吹走,雨刮装置没有直接接触灯罩表面,避免机械擦拭时因两个接触面直接夹杂颗粒物而划花灯罩表面的现象发生,同时也适用于多种不规则灯罩表面,提高车灯射流雨刮装置的通用性。

另外,在气流管道上设置加热装置,当环境温度较低,雨雪凝固在灯罩表面时,可以通过加热装置对气流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气流在喷射至灯罩表面时可以融化雨雪凝结层,进而将灯罩表面清理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的具体实施例2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摆动结构也可以不设置为驱动电机和曲柄摇杆传动结构的形式,而是设置一个转动装配在车体上的摆动件,摆动件的摆动端与伸缩杠铰接,伸缩缸在伸缩过程中顶推摆动件摆动,所述气流喷头与摆动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的具体实施例3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也可以不设置为加热网的形式,而是设置一个加热水箱,所述气流管道穿过加热水箱进而对其内的气体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的具体实施例4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加热网的级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可以设置一级加热网,两级加热网、四级加热网或者更多级加热网;此外,多级加热网的加热功率也可以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灯系统的具体实施例,其具体结构与上述一种车辆各实施例中的车灯系统的具体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灯射流雨刮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其具体结构与上述一种车辆各实施例中的车灯射流雨刮装置的具体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