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翻转式座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554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可翻转式座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翻转式座盆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汽车的必备部件,车内空间通常比较狭小有限,如何提高车内空间利用率一直是汽车厂家追寻的目的,目前针对一些大型重汽,因为涉及到车子经常维修问题,如更换轮胎,轴承螺栓更换等,所以车上需要配备一些维修用的小工具,不同于小型轿车的是,重汽是没有后备箱可供放置这些工具的,所以目前市面上通常将座椅的座盆设置成空腔式,这样即可将维修用的小工具放在座盆内,统一归置,不易丢失同时不占用多余的空间,而现有的座盆通常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座盆的前端开口,然后东西从前端放入,这种结构比较简单,但是不利于放入稍大的一定的工具,同时因为座盆的前方就是驾驶台或副驾驶台,也不便操作,另外也有采取将上部盖板设置成翻转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通常需要一个手将盖板扶住,另一只手拿工具,操作起来也不是很方便,当然也有采用弹簧类的锁止机构,但是大多结构比较复杂,安全性能不可靠,容易失效导致盖板自己盖合,甚至伤到使用者,并且这类结构通常安装比较复杂,制造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翻转式座盆结构,方便座盆放物,简化翻转锁定机构,同时提高座盆翻转的安全可靠性和安装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翻转式座盆结构,包括底框和铰接在该底框上的盖板,所述底框为上端敞口的盆状结构,其关键在于:所述盖板与底框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翻转锁定机构,所述翻转锁定机构包括定位销、限位槽和塑性件,底框和盖板二者的其中之一上固设有所述定位销,限位槽和塑性件对应设置在底框和盖板二者中的另一个上;

所述定位销与限位槽滑动配合,塑性件与限位槽共同限定定位销的滑动行程,进而使盖板能够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转动,并保持在打开位置或闭合位置。

采用以上结构,可实现座盆从上方打开,并停留在固定位置,不需人力辅助,方便从座盆中拿工具或朝里面放入工具,同时通过限位槽、塑性件和定位销配合即实现了翻转,结构简单可靠,且部件独立,后期维修更换更轻松省力,并且翻转锁定机构各部件在底框与盖板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互换,安装在不同的部件上,使其更具适应性。

作为优选:所述底框由底板,以及固设在底板上的前挡板、后挡板、和两个侧板合围而成,所述盖板与侧板之间通过枢轴铰接;

所述侧板内侧对应枢轴的位置可拆卸地设有下安装板,盖板对应枢轴的位置设向下延伸的上安装板,所述枢轴活动穿设在下安装板和上安装板上。

采用以上结构,座盆采用组合式结构,相对节省了座盆的总装时间,并且盖板两侧通过枢轴铰接在侧板上,相对于传统盖板尾端铰接在后挡板的方式,在翻转的时候更省力,使翻转操作更轻便化。

作为优选:所述下安装板为钢性件,限位槽位于下安装板上,呈弯曲的腰型孔结构,并倾斜向下设置,塑性件固定安装在下安装板的背侧表面,所述塑性件至少部分突出于限位槽形成限制部,该限制部上具有闭合锁止口和打开锁止口,二者分别对应盖板的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限制部在所述闭合锁止口与打开锁止口之间具有干涉段,所述定位销的外缘与限制部接触。

采用以上结构,塑性件安装在限位槽的外侧,但是又可与其配合使用,通过塑性件的弹性阻力从而实现盖板的翻转阻尼运动,防止快速打开或快速关闭,定位销从闭合锁止口或打开锁止口中移出的时候都需要克服干涉段的阻力作用,提高座盆翻转安全性,同时依靠塑性件的形状来使定位销停止运动,进而保持盖板的状态,相对于通过钢性的塑性槽实现而言,加工制造更简单,成本更低,并且装配过程快速,后期保养更换方便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述塑性件上对应干涉段的位置设有弹性让位孔。采用以上结构,这样可以相对增加干涉段的韧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空间,而又不会降低塑性件整体的强度,使盖板在转动过程中处于合理的阻尼范围之内。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让位孔为弯曲的腰型孔结构,且弯曲方向与对应的干涉段受力方向一致。采用以上结构,在翻转过程受定位销挤压受力方向来设计弹性让位孔的弯曲方向,有利于确保干涉段在受挤压时所受阻尼基本保持一致,防止忽大忽小,提高盖板翻转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限制部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的翻边。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增加定位销与限制部的接触面积,分化所受压力作用,有利于延长限制部的使用寿命,即提高整个翻转锁定机构的使用寿命。

为进一步方便后期部件的维修更换,所述塑性件通过螺钉可拆卸地安装在下安装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槽侧壁为光滑弧面结构。采用以上结构,有利于定位销的滑动,即使塑性件失效的情况下,也不会妨碍盖板的正常翻转。

作为优选:两块所述侧板靠近前端的位置架设有横梁,该横梁突出于侧板的上端面,其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卡槽,所述盖板上设有与卡槽相适应的卡舌。采用以上结构,当盖板闭合之后,卡舌嵌入卡槽中,对盖板的前端进行固定,减少汽车运行过程中盖板的抖动幅度,有利于降低抖动对翻转锁定机构的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倾斜向下延伸的挡沿。采用以上结构,有利于防止汽车抖动使处于底框内的小物件抖出遗落,提高座盆的密闭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翻转式座盆结构,实现了座盆通过盖板从上方翻转打开,方便朝座盆内放东西或取出东西,并且翻转锁定机构新颖精巧,通过部件配合使用,不但提高了翻转的安全可靠性,并且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安装成本较低,还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翻转锁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塑性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盖板处于闭合位置时结构示意图;

图6为盖板处于打开位置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可翻转式座盆结构主要包括呈上端敞口盆状结构的底框1,以及铰接在底框1上的盖板2,如图所示,底框1主要包括底板10、前挡板11、后挡板12和两个侧板13,其中底板10水平设置,前挡板11、后挡板12和两个侧板13按照前后左右的方向固设在底板10上即合围形成底框1的盆状结构。

盖板2下表面两侧靠近侧板13的位置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上安装板6,而两侧的侧板13对应设置有下安装板5,下安装板5和上安装板6均为钢性件,下安装板5上水平穿设有枢轴4,枢轴4固定安装在下安装板5上,枢轴4同时穿过上安装板6,这样使得盖板2的两侧通过枢轴4铰接在两个侧板13上,盖板2可以相对于底框1随意翻转。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盖板2翻转之后可以保持在打开位置不动,而不用人力扶住,闭合之后也不会轻易打开,故在盖板2与底框1之间设有翻转锁定机构3,其主要用于使盖板2可以保持在打开位置或闭合位置,同时在两个位置之间翻转时也存在一定的阻尼作用,防止出现突然打开或闭合的情况,从而提高翻转安全可靠性。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翻转锁定机构3主要包括限位槽30、定位销31和塑性件8,参考图3,限位槽30位于下安装板5上,其侧壁为光滑弧面,呈弯曲朝上的腰型孔结构,但其整体相对于侧板13而言倾斜向下设置,其靠近后挡板12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下安装板5的背面(远离底框1中轴线的一面)两侧通过正对侧板13延伸的延伸部固定在下安装板5上,这样可使下安装板5的背面与侧板13之间留有间隙,塑性件8安装在下安装板5的背面,位于其两个延伸部之间。

参考图4至图6,塑性件8采用塑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通过呈三角形布置的螺钉固定在下安装板5上,并且也套设在枢轴4上,充分确保塑性件8在下安装板5上的稳定性,如图所示,塑性件8整体位于限位槽30的上方,塑性件8也整体倾斜向下设置,其整体倾斜方向与限位槽30的倾斜方向一致,其下侧轮廓向下延伸,突出于限位槽30,即从下安装部5的正面也可以看到部分的塑性件8的轮廓,这一部分塑性件8构成限制部80,限制部80较高的一端部分轮廓向上竖直凸起,形成一个近似于竖直朝下的卡口,这个位置即闭合锁止口800,对应盖板2的闭合位置;另一端部分轮廓向前上方倾斜凸起,形成一个倾斜朝后下方的卡口,这个位置即打开锁止口801,对应盖板2的打开位置,并且打开锁止口801的倾斜角度决定了盖板2打开时与底框1之间的角度,为了方便打开和闭合,最好是在45°~60°之间。

闭合锁止口800与打开锁止口801之间具有一段距离,形成倾斜向下呈弧形的干涉段803,干涉段803的长度也决定了盖板2打开的转动范围,生产时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定制不同的型号,同时干涉段803与限位槽30下侧之间的垂距小于闭合锁止口800和打开锁止口801与限位槽30下侧之间的垂距,这样定位销31从闭合锁止口800和打开锁止口801移出的时候,首先要克服来自其端部的阻力,其次因为其宽度变小,使得定位销31会持续受到挤压,能够有助于控制盖板2翻转的速度,提高安全性。

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定位销31固设在上安装板6上,定位销31正对限位槽30一侧延伸,并穿过限位槽30后,其外缘刚好与限制部80的接触,在盖板2翻转过程中,始终对限制部80施加有挤压作用力,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定位销31与限制部80的接触面积,限制部80上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的翻边,即沿定位销31的长度方向,这样有利于延长塑性件8的使用寿命。

因为闭合锁止口800和打开锁止口801都类似于卡口结构,这样盖板2在翻转过程中比较容易进入其中,并且使盖板2保持相应的位置状态,但是当盖板2在二者之间转动,即位置发生变化的时候,则定位销31会对处于二者之间一部分限制部80的轮廓产生挤压,因为塑性件8首先是具有一定硬度的材质,这个时候干涉段803的轮廓受到的挤压力相对较大,时间长之后容易导致挤压变形不可逆的情况,而使得阻尼的作用减弱,达不到抑制其突开突关的效果,故本申请中在塑性件8上对应干涉段803的位置设有一个弹性让位孔802,该弹性让位孔802也呈腰型孔结构,沿干涉段803轮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朝上弯曲,这样使得与干涉段803受压力作用方向更相适应,弯曲之后,两端也可对应闭合锁止口800和打开锁止口801靠近一侧的分力作用,即适应定位销31从闭合锁止口800和打开锁止口801出来瞬间对塑性件8的挤压作用,但又不会破坏塑性件8的整体强度。

参考图1,两块侧板13前端上部架设有横梁7,横梁7的两端卡接在侧板13上,并且横梁7高于侧板13的上表面横梁7中部位置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卡槽70,盖板2上对应位置设有与卡槽70相适应的卡舌20,当盖板2闭合之后,卡舌20刚好嵌入卡槽70中,可有效减少盖板2在行驶过程中的抖动,从而保证座盆的整体稳定性。

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盖板2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错位设置,即盖板2的后端在后挡板12的前面一些位置,而其前端又突出于前挡板11一段长度,这样更有利于翻转扣合,而在盖板1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挡沿21,两个挡沿21构成类似八字形的结构,前端的挡沿21可以挡住盖板2与前挡板11之间的缝隙,而后端的挡沿21又处于底框1内,并且靠近后挡板12,有效防止底框1内的东西从后部抖出。

参考图1至图6,当定位销31位于闭合锁止口800处时,盖板2处于闭合状态,此时定位销31受到来自限制部80竖直向下的挤压作用力,当定位销31处于打开锁止口801时,盖板2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定位销31受到来自限制部80竖直向下和水平向后两个挤压作用的合力,即向后下方倾斜的挤压力,从而使盖板2能保持在该位置。

盖板2翻转时,即定位销31从闭合锁止口800移动到打开锁止口801过程中,其外缘始终与限制部80是接触的,并且持续受到来限制部80的挤压,这样即可确保盖板2不会因为人力过大导致发生突开突关的情况。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