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式汽车警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0777发布日期:2018-07-04 07:1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发光式汽车警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警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发光式汽车警示器。



背景技术:

车辆的三角警示牌是车辆汽车抛锚或遇到突发问题之后使用的唯一合法警示标志,用于警示来车方向的正常行驶车辆的一个安全小工具,为事故现场拉起一道无形的境界线,警示其他正常行驶车辆减速慢行或者绕行,给事故处理人员一定的安全处理操作空间。

三角警示牌是由塑料反光材料做成的被动反光体,驾驶员在路上遇到突发故障停车检修或者是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利用三角警示牌的回复反光性能,可以提醒其它车辆注意避让,以免发生二次事故。三角警示牌的一般规格为43cm*43cm*43cm。

在遇到交通事故时,三角警示牌的使用方式是:白天,城市环路中放在来车方向并距离事故车辆50米之外,高速路中放在来车方向并距离事故车辆150米之外;晚上,城市环路中放在来车方向并距离事故车辆150米之外,高速路中放在来车方向并距离事故车辆250米甚至300米之外;在遇到车辆抛锚时放在车顶上。

一般来说,车辆发生故障后,驾乘人员应立即开启双闪警示标识,并在来车方向并距离事故车辆合适的距离摆放三角警示牌,以便来往车辆察觉。但是,现有的三角警示牌存在如下缺陷:

1、由于三角警示牌需要放到来车方向并距离事故车辆一定距离,在事故发生后往往花费一定的反应时间和放置三角警示牌的时间,在晚上、高速路段、车流量较大时或者发生紧急突发事故的情况下,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来摆放三角警示牌,增加二次事故发生几率。

2、由于三角警示牌本身体积小,反光体面积小,在高速路段或者车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其本身不容易引起警觉,所起到的警示作用微乎其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发光式汽车警示器。解决了现有三角警示牌警示效果不好,增加二次事故发生几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发光式汽车警示器,包括外壳、主动发光体、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用于开启/关断主动发光体的供电,电源设于外壳内,主动发光体设于外壳的顶部或者侧部;所述主动发光体包括一个以上用于照射出光柱或者图形的激光发光装置。

所述激光发光装置包括固定设于外壳顶部且朝向上方发光的第一激光发光装置或/和铰接于外壳侧部且朝向侧下方发光的第二激光发光装置。其中或/和包括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所述激光发光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发光装置,所述第一激光发光装置固定设于外壳顶部且朝向上方发光;

第二种方式是:所述激光发光装置包括第二激光发光装置,所述第二激光发光装置铰接于外壳侧部且朝向侧下方发光。

第三种方式是:所述激光发光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发光装置和第二激光发光装置,所述第一激光发光装置固定设于外壳顶部且朝向上方发光,所述第二激光发光装置铰接于外壳侧部且朝向侧下方发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激光发光装置包括一个以上激光笔,且每个激光笔均与外壳顶面形成夹角,所有激光笔围成圈且呈向外发散状,使第一激光发光装置发出光柱且光柱由下至上横截面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激光发光装置为照射出图形的激光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侧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激光器的凹槽,在凹槽内设有与地面平行的铰链轴,激光器设有与铰链轴匹配的通孔,激光器通过该铰链轴铰接于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警示器还包括控制部分,该控制部分包括控制器、时钟模块、电磁开关、JTAG接口和扩展接口,时钟模块、电磁开关、JTAG接口和扩展接口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激光笔每单个或者每几个为一组由控制器的一组控制输出线路控制其开关,在每条控制输出线路上均设有电磁开关;激光器通过电磁开关与控制器的一组控制输出线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锂电池或者蓄电池,当为蓄电池时,在外壳上还设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充电插口。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为手控开关或者遥控开关,当为手控开关时,手控开关的按钮设于外壳上;当为遥控开关时,控制器还通信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底部内还设有吸磁装置。将本警示器牢牢地固定于车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底部连接有由橡胶制成的底座。防止刮花车盖。

为了增加本警示器的适用范围,所述外壳的底部外还铰接有多根支架,该支架为可伸缩支架,底座还设有用于容纳折叠状态下的支架的暗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由于摆放位置不受限制,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来摆放本警示器,真正做到快、安全和实用,并且激光发光体发出亮度极高且距离较远的光线,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无论什么天气状况下,来往车辆察觉度极高,真正起到警示来往车辆的作用,减少二次事故发生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透明灯罩拆解后第一激光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第二激光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透明灯罩拆解后第一激光发光装置和第二激光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支架收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支架拉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系统框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外壳,101-透明灯罩,2-按钮,3-激光笔,4-激光器,5-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发光式汽车警示器,包括外壳1、主动发光体、开关、电源。

其中,电源为主动发光体供电,开关串联于供电线路上,用于开启/关断主动发光体的供电。

本实施例中,电源设于外壳内,电源为锂电池或者蓄电池,当为蓄电池时,在外壳上还设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充电插口。

本实施例中,开关为手控开关,手控开关的按钮2设于外壳上。

本实施例中,主动发光体为第一激光发光装置,第一激光发光装置连接有控制部分。

控制部分包括控制器、时钟模块、电磁开关、JTAG接口、扩展接口和存储器,时钟模块、电磁开关、JTAG接口、扩展接口和存储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为单片机/PLC控制器/FPGA。

第一激光发光装置包括一个以上通过电磁开关与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的激光笔3。

在实际的应用中,当为多个激光笔时,激光笔每单个或者几个为一组由控制器的一组控制输出线路控制开关,在每条控制输出线路上均设有电磁开关。

本实施例中,第一激光发光装置固定设于外壳的顶部且朝向上方发光,第一激光发光装置的每个激光笔均与外壳顶面形成夹角,所有激光笔围成圈呈向外发散状,使第一激光发光装置发出光柱且光柱由下至上横截面积逐渐增大,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增加可视面,增加警示作用。

在实际应用时,激光笔由红光激光笔、黄光激光笔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激光笔也可选用市面上可聚焦的、可调节波长的激光笔,在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由时钟模块和控制器、电磁开关共同控制第一激光发光装置中每个激光笔的亮闪时间。

外壳的顶部还铰接有用于盖合第一激光发光装置的透明灯罩101,优选透明塑料制成。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当车辆发生故障或者发生交通事故后,驾乘人员应立即开启双闪警示标识,并及时将本警示器摆放于车体上以警示来车方向的车辆,以便来往车辆察觉,本实施例的第一激光发光装置形成一个亮度极高的锥状发光柱并且方向向上,察觉度极高。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发光式汽车警示器,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主动发光体为铰接于外壳侧部的第二激光发光装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激光发光装置为发出红光的激光器4,发出红光以起到警示作用。

激光器的产品种类繁多,在此不在赘述。

本实施例的第二激光发光装置由开关直接控制开启/关断其供电,也可通过一个控制部分控制,控制部分与实施例1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激光发光装置照射的角度可调节。本实施例中,第二激光发光装置仅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外壳的侧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激光器的凹槽,在凹槽内设有与地面平行的铰链轴,激光器设有与铰链轴匹配的通孔,激光器通过该铰链轴铰接于凹槽中。

本实施例的激光器发出向后下方的红光,实际运用中,可照射出传统三角警示牌的形状,并且由于激光器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因此照出的红光与地面的角度可以调节。

实施例3

如图3和图6所示,发光式汽车警示器,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主动发光体包括控制部分,分别与控制部分连接的第一激光发光装置和第二激光发光装置,第一激光发光装置和第二激光发光装置的设置方式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激光笔每单个或者每几个为一组由控制器的一组控制输出线路控制其开关,在每条控制输出线路上均设有电磁开关;激光器通过电磁开关与控制器的一组控制输出线路连接。

实施例4

发光式汽车警示器,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外壳的底部内还设有吸磁装置,优选吸磁装置为磁铁,外壳的底部连接有由橡胶制成的底座,防止刮花车盖,外壳的底部与底座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或者粘接,具体的连接方式有多种,此处只举例说明,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警示器主要摆放在汽车车体表面,例如车盖、车顶等。

实施例5

如图4和图5所示,发光式汽车警示器,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外壳的底部外还铰接有多根支架5,该支架为可伸缩支架,本实施例中,每根可伸缩支架均包括第一套杆和套接于第一套杆外的第二套杆,第二套杆的顶部与外壳的底部铰接。

本实施例中,底座设有用于容纳折叠状态下的支架的暗槽。

本实施例的支架较实施例3相比具有以下好处:适用范围广,可摆放在车体表面,支架伸缩并折叠后收藏在暗槽中,不影响警示器底部的平整性,并可通过磁铁的吸附作用稳固地放置在车体表面;也可摆放在地上,支架拉出并拉长,可垫高本警示器,并且支架的高度和角度可调整,可适用于不平整路面。

本实施例中,支架为三根,并均匀地连接于外壳的底部。

实施例6

发光式汽车警示器,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开关为遥控开关,控制器还通信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该无线通信模块为射频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的一种或多种。通过遥控开关直接开启/关断主动发光体的供电。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实质仍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