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4455发布日期:2018-06-30 03:0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轮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驾车安全的轮毂。



背景技术:

日间行车灯的作用是:是使车辆在白天行驶时更容易被人认出来的灯具。它的功效不是为了使驾驶员能看清路面,而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有一辆车开过来了。因此这种灯具不是照明灯,而是一种信号灯。固然,加装了白天行驶灯可使汽车看起来更酷、更炫,但白天行驶灯的最大功效,不在于美观,而是提供车辆的被辨识性。在国外行车开启日间行车灯,降低12.4%的车辆意外,同时也可降低26.4%的车祸死亡机率。总之,白天行车灯的目的就是为了交通安全。因此,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制定了有关白天行驶灯的相关指标以保证生产安装的日间行车灯能够真正起到保障安全的功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欧洲经济委员会的ECE汽车技术法规中的ECER79。我国也于201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2009年3月6日发布的国家标准《汽车昼间行驶灯配光性能》。

但是现有的日间行车灯多见于车辆的前后方向,对于两侧的车辆并不能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但是如果特意在车辆的侧面安装日间行车灯,会提高整车生产成本,车辆的电路无疑需要整个重新设计,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发光轮毂,能在不改动车身结构的前提下,增加车辆侧面日间行车提醒,提高车辆行驶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发光轮毂,包括中心孔、轮辐与轮辋,所述轮辋包括内轮缘与外轮缘,所述轮辐包括主轮辐与辅轮辐,所述主轮辐设于中心孔与外轮缘之间,所述辅轮辐设于中心孔与内轮缘之间;所述辅轮辐的透光率大于60%,辅轮辐的内部中空,所述辅轮辐的内部设有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辅轮辐的透光率大于80%。

进一步地,所述辅轮辐的材料为聚碳酸酩。

进一步地,所述辅轮辐通过螺接或卡接的方式设于中心孔与内轮缘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为LED光源。

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轮毂,利用高透光性材料做辅轮辐,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内部的光源起到提示作用,在车辆不需要接受大幅改装的前提下,使车辆的侧身达到日间行车提醒的作用,夜间也可以提高车辆的美观与安全性,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成本较低,利于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发光轮毂,包括中心孔3、轮辐与轮辋1,所述轮辋1包括内轮缘11与外轮缘12,所述轮辐包括主轮辐21与辅轮辐22,所述主轮辐21设于中心孔3与外轮缘12之间,所述辅轮辐22设于中心孔3与内轮缘11之间;辅轮辐22的内部中空,所述辅轮辐22的内部设有光源4;所述辅轮辐22的材料为聚碳酸酩;所述辅轮辐22通过螺接或卡接的方式设于中心孔3与内轮缘11之间;所述光源4为LED光源。

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轮毂,利用高透光性材料做辅轮辐,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内部的光源起到提示作用,在车辆不需要接受大幅改装的前提下,使车辆的侧身达到日间行车提醒的作用,夜间也可以提高车辆的美观与安全性,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成本较低,利于大规模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