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装置、汽车控制器和智能驾驶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4118发布日期:2018-08-04 14:0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风装置、汽车控制器和智能驾驶汽车。



背景技术:

智能驾驶汽车控制器集成了传感器、工控机、通讯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等,其规模与一个小型的机房类似。由于采用了大量的运算单元,整个系统的热功耗越来越大,而由于汽车的空间限制,特别是对于现有车的改装,设计之初并没有给控制器预留空间,因此控制器的尺寸越来越小。较小的控制器以及较小的散热空间,使得控制器的环境温度较高。

为了使控制器在比较高的环境温度下稳定工作,通常对控制器采用强迫风冷的方式散热,目前一般采用风扇进行散热,由于控制器在车内的安装位置一般是固定的,其出风方向也是一定的,控制器方向受于限制无法随意改变,而控制器的出风方向始终是垂直于控制器外壳面,如果其出风口处有其他设备后者物体,热风会被它们阻挡,影响散热;如果出风正对着乘客的身体,热风会使乘坐人员感到烦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至少部分的解决以上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导风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进风口方向的侧方;

所述外壳的进风口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其他设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使得所述外壳能够旋转到多个角度与所述其他设备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端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端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相连的部分为圆弧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截面面积沿进风口方向到出风口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降噪零件,所述降噪零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噪零件覆盖在所述外壳的整个内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噪零件粘接在内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噪零件的材质为聚氨酯泡沫吸音棉或吸音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噪零件为中空的成型零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法兰,所述法兰上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弧形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为椭圆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由钣金薄板加工形成,或者所述外壳由塑料注塑而成;或者所述外壳由金属铸造而成。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汽车控制器的出风口上;

所述汽车控制器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配合将所述导风装置固定在所述汽车控制器上。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驾驶汽车,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汽车控制器。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外壳的出风口朝向进风口方向的侧方,且第一连接结构使得外壳能够旋转到多个角度与其他设备相连,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出风口方向的调整,改变控制器的出风方向,避免了出风口被其他设备或者物体遮挡,该结构实现了对出风口风向的引导。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外壳和降噪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设备、模块或参数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导风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包括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所述出风口12朝向所述进风口11方向的侧方;

所述外壳1的进风口11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2,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用于连接其他设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使得所述外壳1能够旋转到多个角度与所述其他设备连接。

可理解的是,外壳为空心状,外壳的外形可以为任意形状,例如直筒状、弯曲状、异形状等。

出风口12朝向所述进风口11方向的侧方可以理解为出风口12的中心线与进风口11的中心线不在同一延伸方向上,成一夹角,实现了其他设备出风口出风方向的改变。

外壳1的进风口11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2,第一连接结构2可以为与外壳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为单独的固定外壳和其他设备,且能够使得外壳1旋转到多个角度与其他设备连接的结构。该第一连接结构可以为法兰结构、或者内圈与连接设备出风口大小的空心状,外圈为方形、圆形等任意形状的结构。其中外圈上设置有固定外壳与其他设备连接的结构,例如螺钉孔,卡扣等。

其他设备可以为智能驾驶设备上的控制器、或者是有出风方向很大,且有改变出风需求的设备,本实施例中的外壳和第一连接结构的尺寸等可以根据其他设备的需求进行设计,包括本实施例结构思想的导风装置均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例公开的上外壳1的出风口12朝向进风口11方向的侧方,且第一连接结构2使得外壳能够旋转到多个角度与其他设备相连,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出风口方向的调整,改变控制器的出风方向,避免了出风口被其他设备或者物体遮挡,该结构实现了对出风口风向的引导,改变了流向,避免了热风被其他设备阻挡或者吹到人的脚等部位,同时也提高了连接设备的散热性能。

外壳1可以由钣金薄板加工形成,或者所述外壳由塑料注塑而成;或者所述外壳由金属铸造而成。

当第一连接结构为法兰结构时,所述法兰上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弧形孔21。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其他设备的外壳的出风口处,也可以在其他设备,如智能驾驶控制器的机壳上有螺纹孔,用于螺钉连接。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需要的角度来转动导风装置,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后用螺钉紧固在其他设备,例如智能驾驶汽车控制器上。

当上述图1公开的实施例中的其他设备为控制器时,由于控制器采用了大量的运算单元,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散热不好,这时在安装风扇后,风扇工作时会产生很大的噪声,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在上述图1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础上的降噪零件。

如图2所示,为导风装置中外壳1和降噪零件3的结构示意图,其降噪零件3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侧壁15上。

其中内侧壁15为靠近外壳中心的侧壁,降噪零件3设置在外壳1的内侧壁15上,使得其他设备出风口的噪声在降噪零件的作用下,一部分噪声在外壳的通道传播过程中损失,另外一部分噪声传播过程中碰到外壳1的内侧壁15上的降噪零件3,部分噪音被降噪零件3吸收,从而达到了降噪的效果。

降噪零件3可以为吸声零件,例如,降噪棉或吸音膜等。由于降噪棉吸音效果好,且成本低。优选的为聚氨酯泡沫吸音棉或吸音膜。

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噪音分贝配置不同的降噪零件,例如当需要为汽车控制器配置导风装置时,如果汽车控制器的噪音分贝较大,为高分贝噪音的汽车控制器配置适应高分贝噪音的降噪零件,即降噪零件覆盖在所述外壳的整个内侧壁上;如果汽车控制器的噪音分贝适中,则降噪零件,例如吸音棉可以分成多段间隔粘贴或者是以任意形状的吸音棉粘接在外壳的内侧壁,这样节省了吸音棉的用量,同样也能够起到降噪的效果;另外降噪零件的厚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做和加工,本实施例不对降噪零件的面积、厚度等进行限定。

一般降噪零件和外壳的固定方式为降噪零件粘接在外壳的内侧壁上。

为了方便制作和粘接,且保证足够好的吸音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降噪零件3的面积与外壳的内侧壁的面积相同,这样在剪裁降噪零件和制造外壳可以使用同一磨具,提高了导风装置批量生产和制造的效率。

为了保证通过导风装置传播后的声音有一个收声效果,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降噪零件为中空的成型零件。

本公开实施例示出了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中的所述外壳1包括第一部分13和第二部分14;

所述进风口11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3的第一端131上;所述出风口12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14的第二端142上,所述第一部分13的第二端132和所述第二部分14的第一端141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3与所述第二部分14相连的部分为圆弧状,避免连接部分因尖角造成额外的噪音;另外外壳的截面面积沿进风口方向到出风口方向逐渐减小,在出风口12处为一椭圆形状,进风口11处的形状可以根据其他设备的出风口的形状进行设计,外壳的出风口的截面面积小于进风口的截面面积,这种形状有利于减小系统风阻,利于风顺利排出。

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导风装置可以有效减小与其连接的设备,如智能驾驶汽车控制器的风扇发出的噪声,同时调节出风方向,防止直接吹到人,提高乘客的乘坐体验,也可以避免所出热风受到其他物体阻挡,引导热风顺畅流走,提高系统的散热性能。

如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导风装置A,所述导风装置A设置在所述汽车控制器B的出风口C上;

所述汽车控制器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4,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配合将所述导风装置A固定在所述汽车控制器B上。

第二结构4可以为螺钉等固定件。

如图4所示,例如汽车控制器的出风口为3个时,可以根据降噪和排风需要设置至少一个导风装置A,例如,设置如图4所示的2个导风装置A,其中导风装置A与汽车控制器B通过第一连接结构的法兰和第二连接结构的螺钉固定,法兰上设置有周向的弧形孔,使得在螺钉松动时,可以任意旋转导风装置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法兰上的弧形孔可以分成多段,这样保证了螺钉均匀固定,避免了因单侧受力导致受力不均匀的问题。

当然,在空间和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对汽车控制器上的出风口的噪声以及出风条件要求较高时,若上述两个导风装置还不能够满足导风和降噪的预期,则还可以在每一个出风口上均设置一个导风装置。各导风装置之间的结构类似,本实施例不对其导风装置的数量进行限定,可以根据具体的场景设置不同个数的导风装置。

其中,导风装置A与汽车控制器可以通过粘接、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粘接能够增加导风装置A与汽车控制器B的固定性,但是不易拆卸和不易旋转,且安装还需要粘接剂等;因此本实施例优选的使用第一连接结构法兰的方式固定,可以根据需要的角度来转动本装置,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后用螺钉紧固在智能驾驶汽车控制器上。

该汽车控制器在安装有导风装置A后,汽车控制器中因电扇等传出的噪声通过导风装置A中的外壳1传播,部分噪声在通道的传播过程中损失,另外部分噪声传播过程中碰到内侧的降噪零件,部分噪音被降噪零件吸收,从而达到了降噪的效果。另外外壳的出风口朝向进风口方向的侧方,且第一连接结构2使得外壳能够旋转到多个角度与其他设备相连,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出风口方向的调整,改变控制器的出风方向,避免了出风口被其他设备或者物体遮挡,该结构实现了对出风口风向的引导,改变了流向,避免了热风被其他设备阻挡或者吹到人的脚等部位。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驾驶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控制器。

该智能驾驶汽车可以为远程可控制的汽车,例如无人驾驶汽车;也可以为有司机控制的汽车,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