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汽车空调辅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4110发布日期:2018-08-04 14:08阅读:13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空调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于半导体制冷片的汽车空调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停驻在户外的汽车由于封闭,此时它相当于一个密闭系统,当外界光照、空气等传递热量后,由于车厢厚度以及属性导致了车内热量不能及时向外扩散,从而产生了温室效应,使得车厢内的温度急剧升高,这也是夏日汽车室内温度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车主在取车及开车之前必须面对车厢内温度极高的状况。

然而,不论何等优良的汽车车厢空调系统,如果想要开启空调系统,必须启动汽车引擎。这主要是由于汽车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和电子元件分别需要由引擎和蓄电池进行驱动,而在停车时,汽车引擎停止无法工作,同时为了避免电能的不必要损失,保证汽车可以正常启动,汽车蓄电池同样需要关闭,因此在停车的情况下,空调系统无法对汽车车厢进行降温。此情况下,车主往往在入车启动发动机后立刻开启空调,对身体健康、汽车部件寿命造成危害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量,甚至是正常开动空调系统情况下消耗能量的二到三倍,汽车基数增大后,资源浪费问题突出,相应的排放的尾气也大大污染了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汽车空调辅助系统,通过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制冷、内外双循环水冷降温、遥控控制启动和自动控温技术,能够在不启动汽车引擎的情况下,开启汽车空调辅助系统进行降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汽车空调辅助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温度传感器、对流风扇、半导体制冷器、内外双循环降温系统以及散热冷排相连,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冷端通过内循环系统与车厢内散热冷排相连以制冷,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热端通过外循环系统与外部散热冷排相连以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继电器和温度传感器相连构成实时反馈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对流风扇安装于车顶天窗附近。

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包括多个半导体制冷片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组包括两个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冷端通过冷头与内循环系统相连,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热端通过热头与外循环系统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管道和水泵,所述管道将半导体制冷器冷端与车厢内冷排连接成一个制冷循环路径,所述水泵安装于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循环系统包括管道、水泵和外部水箱,所述管道将半导体制冷器热端与外部散热冷排连接成一个散热循环路径,所述水泵和外部水箱安装于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内循环管路中的热量传递工质为电脑水冷剂,所述外循环管路中的热量传递工质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冷排上设有散热扇。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辅助系统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与控制系统总开关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还与电源模块相连,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铅蓄电池,所述铅蓄电池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充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制冷,启动速度快,制冷迅速,且不需预热;

2)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外双循环水冷降温,制冷与散热两系统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不使用制冷剂实现热量的转移,因此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3)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力遥控或按键驱动,控制简单,且能在不启动汽车引擎的情况下,开启汽车空调辅助系统进行降温;

4)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供电,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控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半导体制冷器与水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部冷排;2、外部水箱;3、外循环水泵;4、热头;5、内部冷排;6、温度传感器;7、车厢;8、铅蓄电池;9、控制系统;10、太阳能光板;11、半导体制冷器;12、冷头;13、内循环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车载空调系统,若想启动,必须先启动汽车引擎的问题,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于半导体制冷片的汽车空调辅助系统,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启动迅速,用电量小的特点进行设计,使得在不启动汽车引擎的情况下,也能够开启汽车空调辅助系统进行降温。

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汽车空调辅助系统,包括控制系统9,所述控制系统9与温度传感器6、对流风扇、半导体制冷器11、内外双循环降温系统以及散热冷排1、5相连,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1冷端通过内循环系统与车厢内冷排5相连以制冷,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1热端通过外循环系统与外部散热冷排1相连以散热。

所述控制系统9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继电器和温度传感器6相连构成实时反馈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9通过继电器与对流风扇、半导体制冷器11、内外双循环降温系统以及散热冷排1、5相连。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型号为52单片机,所述温度传感器型6号为DS18B20。

所述对流风扇安装于车顶天窗附近,以天窗为车厢7内部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口。

如图4所示,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1包括多个半导体制冷片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组包括两个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1冷端通过冷头12与内循环系统相连,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1热端通过热头4与外循环系统相连。

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组为十八个,所述冷头12和热头4为一个铝合金制作的内设有流体循环管道的水头,在冷端的称为冷头12,在热端的称为热头4,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1与水头之间为降低导热热阻,设有导热硅脂。

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管道和水泵13,所述管道将半导体制冷器11冷端与车厢7内冷排5连接成一个制冷循环路径,所述水泵13安装于管道上。

水泵13作为内循环系统的动力中心将来自制冷器11冷端的降温后的工质输送至车厢内散热冷排5,通过散热扇与车厢7内部热量交换后工质温度升高,环境温度降低,之后升温的工质再次送到制冷器11冷端完成降温,至此一个内循环完成。

所述外循环系统包括管道、水泵3和外部水箱2,所述管道将半导体制冷器11热端与外部散热冷排1连接成一个散热循环路径,所述水泵3和外部水箱2安装于管道上。

水泵3作为外循环系统的动力中心将来自制冷器11热端的升温后的工质依次输送至外部水箱2和外部散热冷排1,通过散热扇与外界热量交换后工质温度降低,之后工质再次送到制冷器11热端完成吸热升温,至此一个外循环完成。

所述内循环管路中的热量传递工质为电脑水冷剂,所述外循环管路中的热量传递工质为水。

所述散热冷排上设有散热扇。

所述空调辅助系统还包括红外遥控器,所述红外遥控器与控制系统9的总开关相连。

所述控制系统9还与电源模块相连,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铅蓄电池8,所述铅蓄电池8采用太阳能电池板10充电。

本实用新型中,当系统接收到启动信号时,电源开启,对流风扇使车内和车外进行强制对流,迅速将汽车内的温度降到室外温度水平,随后控制系统9监测到内外温度一致后制冷器11开始工作,制冷器11冷端通过内循环系统与内部散热冷排5迅速吸收车内热量传递到制冷器11热端,制冷器11热端通过管道、水泵3连接到一带有散热扇的冷排1,此过程中热端的热量直接与水接触进入其中,吸收热量后的水循环到冷排1处通过与外界接触以及散热扇的作用将热量排到温度相对要低的空气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