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散热器支架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1168发布日期:2018-12-22 08:4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散热器支架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散热器支架罩。例如,散热器支架罩具有多个落水管部件,在多个落水管部件之间形成有外部气体供给孔。从车辆的前格栅引入的外部气体经由散热器支架罩的外部气体供给孔而向发动机被供给。

背景技术

如图10所示,在汽车101的行驶过程中,外部气体a从前格栅118的外部气体导入口118a而被引入汽车101内。作为被引入的外部气体a的一部分的外部气体a1被使用于对设置于发动机舱110内的散热器122进行冷却。作为被引入的外部气体a的一部分的外部气体a2经由对散热器122的上部进行覆盖的散热器支架罩130的开口部132而向发动机(未图示)被供给(参照日本特开平11-245744号公报(744专利))。散热器支架罩130的开口部132具有多个外部气体供给孔136。

如图11~14所示,散热器支架罩130例如在开口部132处具有狭缝状的多个外部气体供给孔136。外部气体供给孔136被形成为,通过落水管部件140而被划分以使得在前后方向上变长。各落水管部件140具有上侧落水管部件134和大致u字状的下侧落水管部件138。而且,多个落水管部件140以堵塞外部气体供给孔136的方式而配置。因此,参照图10,在将覆盖发动机舱110的前发动机罩120打开了的状态下,作业人员(未图示)不容易经由各外部气体供给孔136而观察到散热器122。因此,提高了在将前发动机罩120打开了的状态下的、发动机舱110内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从作业人员难以经由外部气体供给孔136而观察到散热器122的观点出发,744专利的散热器支架罩被设定为,外部气体供给孔136的数量较多、且其宽度长度较窄。其结果为,落水管部件140的数量较多。落水管部件140形成向发动机供给的外部气体a2的通过阻力。因此,由于落水管部件140的数量较多,从而通过阻力会变多,进而有时向发动机供给的外部气体量会变少。

因此,一直以来,需要一种在将前发动机罩打开了的状态下发动机舱内的美观度较高且能够向发动机供给的外部气体的量较多的车辆用散热器支架罩。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车辆的散热器支架罩具有:多个落水管部件;多个外部气体供给孔,其被形成于落水管部件之间。多个外部气体供给孔容许从车辆的前格栅引入的外部气体朝向发动机流动。落水管部件具有上侧落水管部件和下侧落水管部件,下侧落水管部件位于上侧落水管部件的下方、且位于相对于上侧落水管部件而向宽度方向偏离的位置处。下侧落水管部件被配置为,具有相对于水平线而倾斜的倾斜角度。在下侧落水管部件的靠近下侧端处形成有切口。

如上所述,上侧落水管部件和下侧落水管部件位于向宽度方向偏离的位置处。因此,在从落水管部件的上方观察时难以观察到位于落水管部件的下方的部件、例如散热器。由此,使打开了前发动机罩的状态下的发动机舱内的美观度变高。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从前格栅的外部气体导入口引入的外部气体被使用于对设置于发动机舱内的散热器进行冷却。被引入的外部气体经由散热器支架罩的多个外部气体供给孔而向发动机被供给。在形成外部气体供给孔的落水管部件上形成有切口。切口使针对于穿过外部气体供给孔的外部气体的通过阻力减小。因此,能够使较多的外部气体被供给到发动机。切口被形成于下侧落水管部件的靠近下侧端处。因此,与被形成于靠近上侧端处的情况相比,难以从上方观察到。

根据其他特征,落水管部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较长。下侧落水管部件以前端成为下侧端的方式而配置。因此,切口位于下侧落水管部件的前端处。因此,与切口位于下侧落水管部件的后侧的情况相比,向发动机舱流动的外部气体的量变多。这是因为,通过车辆行驶时的空气的流动,而使位于与外部气体导入口相比靠后方的散热器侧的压力高于外部气体导入口的附近的压力。因此,从外部气体导入口进入汽车内的外部气体不会通过压力较高的部分而是易于通过位于下侧落水管部件的前侧的切口而向发动机舱流动。

根据其他特征,散热器支架罩具有平面状部和被形成于平面状部上的开口部。下侧落水管部件被配置于开口部内,且位于与平面状部的上表面相比靠下方处。因此,切口位于下侧落水管部件的前侧,且位于平面状部的下方。因此,当作业人员站立在车辆的前方时,切口通过平面状部而被隐藏。由此,抑制了发动机舱内的美观度因切口而恶化的情况。

根据其他特征,上侧落水管部件和下侧落水管部件在宽度方向上相互错开配置,以使得在将覆盖发动机舱的前发动机罩打开了的状态下,作业人员难以经由外部气体供给孔而观察到散热器。因此,发动机舱内的美观度变高。

根据其他特征,下侧落水管部件的截面呈大致u字状。因此,水能够沿着下侧落水管部件而流动。

根据其他特征,下侧落水管部件具有底部、内侧侧部和外侧侧部,内侧侧部位于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车辆内侧,外侧侧部位于车辆外侧。在内侧侧部处形成有切口。因此,切口难以被站立在靠近外侧处的作业人员观察到。

根据其他特征,下侧落水管部件被配置为,以使具有切口的内侧侧部与外侧侧部相比相比而位于下方的方式具有倾斜角度。因此,切口通过外侧侧部而变得难以从上方观察到。由此使发动机舱内的美观度变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涉及的汽车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2为对前发动机罩的一部分进行切口的图1的汽车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3为图1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的散热器支架罩的立体图。

图5为图4的散热器支架罩的左侧的开口部的立体图。

图6为从后侧观察的图5的开口部的立体图。

图7为在左右方向上剖切的图5的纵剖视图。

图8为在前后方向上剖切的图5的纵剖视图。

图9为表示其他的实施例的切口的开口部的剖视图。

图10为现有技术所涉及的汽车的前部的纵剖视示意图。

图11为现有技术所涉及的散热器支架罩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0的散热器支架罩的左的开口部的立体图。

图13为从后侧观察的图12的开口部的立体图。

图14为在左右方向上剖切的图12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8,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车辆,以汽车(商用车)1为例而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中的上下、前后、左右表示上述的图中所记载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即以汽车1为基准时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

如参照图1~3所示,在汽车1的前部f的内部形成有发动机舱10。发动机舱10通过车身和组装于该车身上的多个零件而形成。多个零件例如为左右的前翼子板12、前保险杠14、左右的前照灯16、前格栅18、前发动机罩20。前发动机罩20以可旋转的方式而被安装于车身上,以对发动机舱10进行开闭。在发动机舱10内的靠前的位置处设置有散热器22。散热器22被安装于散热器支架24上,散热器支架24被组装在车身上。

在散热器支架24上组装有覆盖散热器22的散热器支架罩30。在发动机舱10内的靠后位置处搭载有发动机(未图示)。在前格栅18上,形成有多个作为左右方向上较长的狭缝的外部气体导入口18a。外部气体导入口18a由于是狭缝,因而在汽车1的行驶过程中,能够在抑制小石子或雪等的异物(未图示)侵入的同时仅引入外部气体a。

参照图4~8,散热器支架罩30为在汽车1(参照图1)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扩展的面板状。在散热器支架罩30的左右区域内形成有开口部32。左右的开口部32关于散热器支架罩30的左右中心线而具有对称形状。在开口部32处形成有狭缝状的多个外部气体供给孔36。外部气体供给孔36通过多个落水管部件40而被划分,且在前后方向上较长。

因此,在汽车1的行驶过程中,从前格栅18的多个外部气体导入口18a引入有外部气体a,外部气体a穿过外部气体供给孔36而向发动机的进气导管(未图示)被供给。如图7所示,落水管部件40具有上侧落水管部件34和大致u字状的下侧落水管部件38。下侧落水管部件的在左右方向上剖切的纵向截面为大致u字状,且在前后方向上较长。上侧落水管部件34和下侧落水管部件38交替地位于左右方向上。

上侧落水管部件34以对下侧落水管部件38之间进行覆盖的方式而位于上方。下侧落水管部件38以从下方对上侧落水管部件34之间进行覆盖的方式而位于上侧落水管部件34的下方。因此,上侧落水管部件34和下侧落水管部件38难以经由外部气体供给孔36而从上方观察到下方。这样,将覆盖发动机舱10的前发动机罩20打开了的作业人员难以经由外部气体供给孔36而观察到散热器22。

下侧落水管部件38呈由底部38a和左右的侧部38c构成的大致u字状。下侧落水管部件38以相对于水平线而具有倾斜角度的方式被设置。详细而言,下侧落水管部件38以具有朝向前侧并朝向下方的倾斜角度的方式被设置。由此,下侧落水管部件38的前端位于与下侧落水管部件38的后端相比靠下方处。参照图8,在下侧落水管部件38的底部38a的前区域(靠近下侧端)内,形成有用于将积存于大致u字的底部38a内的水(雨水、洗车水等)排出的排水孔38b。在下侧落水管部件38的左右一方的侧部38c的前侧,形成有大致半圆状(二分之一圆状)的切口38d。

例如,在位于汽车1的内侧的侧部38c的前侧(靠近下侧端)处,形成有切口38d。即,在左侧的开口部32的下侧落水管部件38上,在右侧的侧部38c处形成有切口38d。在右侧的开口部32的下侧落水管部件38上,在左侧的侧部38c处形成有切口38d。下侧落水管部件38以具有内侧(朝向设置有切口38d的左右一方)趋向于下方的倾斜角度的方式被设置。即,以内侧的侧部38c低于外侧的侧部38c的方式被设置。散热器支架罩30例如通过具有刚性的合成树脂(例如、pp等)而被一体成形。

参照图3,在汽车1的行驶过程中,外部气体a从前格栅18的外部气体导入口18a被引入到汽车1内。作为外部气体a的一部分的外部气体a1被使用于对设置于发动机舱10内的散热器22进行冷却。作为被引入的外部气体a的一部分的外部气体a2经由散热器支架罩30的开口部32而向发动机被供给。

散热器支架罩30具有多个落水管部件40,落水管部件40具有上侧落水管部件34、和大致u字状的下侧落水管部件38。落水管部件40妨碍从上方向下方的视场。因此,将前发动机罩20打开了的状态下的发动机舱10内的美观度变高。在下侧落水管部件38的前侧,形成有大致半圆状(二分之一圆状)的切口38d。切口38d使下侧落水管部件38中的外部气体a2的通过阻力减轻。因此,能够向发动机供给较多的外部气体a2。

散热器支架罩30在前区域具有平面状部,平面状部沿着汽车1的前端而被延伸设置。在平面状部的左右位置上形成有开口部32,在与平面状部的上表面相比而较低的位置处配置有落水管部件40。切口38d被形成于落水管部件40的下侧落水管部件38的前侧。下侧落水管部件38的前侧在从上前侧观察的情况下通过散热器支架罩30的前区域的平面状部而被隐藏。因此,站立在汽车1的前侧并打开前发动机罩20的作业人员通过平面状部而难以观察到切口38d。由此,使打开了前发动机罩20的状态下的发动机舱10内的美观度变高。

切口38d被形成于下侧落水管部件38的前侧。因此,与切口38d被形成于下侧落水管部件38的后侧的情况相比,向发动机舱10流动的外部气体a2的量变多。这是因为,由于车辆行驶时的空气的流动,位于与外部气体导入口18a相比靠后方的散热器22侧的压力高于外部气体导入口18a的附近的压力。因此,从外部气体导入口18a进入汽车1内的外部气体不会通过压力较高的部分,而是易于通过位于下侧落水管部件38的前侧的切口38d而流向发动机舱10。

切口38d被形成于下侧落水管部件38的内侧的侧部38c处。下侧落水管部件38被设置为,以内侧趋向于下方的方式而具有倾斜角度。因此,切口38d位于与下侧落水管部件38的外侧的侧部38c相比靠下方处,从而难以从上方观察到切口38d。因此,打开了前发动机罩20的状态下的发动机舱10内的美观度变高。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车辆的示例,对汽车(商用车)1进行了说明。但是,并未被限定于此,也可以为各种的交通工具。

在上述实施例中,切口38d被形成为大致半圆状(二分之一圆状)。但是,并未被限定于此,参照图9,切口38d也可以被形成为四分之一圆状。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全部的下侧落水管部件38上形成有切口38d。但是,并未被限定于此,也可以仅在一个或几个下侧落水管部件38上形成有切口38d。

参照附图而在上文详细叙述的各种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代表例,并非对本发明进行限定的实施例。详细的说明为,为了制作、使用和/或实施本示教的各种各样的方式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示教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的内容。而且,上述的各附加的特征和示教为,为了提供改良的车辆的散热器支架罩和/或其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而能够分别或者与其他的特征和示教一起应用和/或使用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