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4771发布日期:2019-06-05 22:3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充气轮胎中,以湿滑路面的行驶时的胎面表面与路面之间的水的排水等为目的在胎面表面形成有多个槽,但另一方面,胎面表面的槽也会成为不均匀磨耗、乘坐舒适性降低的原因。因此,在以往的充气轮胎中,通过设计槽的形状、配置来确保不均匀磨耗的降低、乘坐舒适性。

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充气轮胎通过规定所谓花纹块花纹的槽宽、规定区域彼此之间的陆地比(landratio)、槽的角度来均衡地提高排水性能和耐磨耗性能。此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通过规定花纹块花纹的规定区域的陆地比、槽宽、槽彼此的槽宽的比率来维持乘坐舒适性、排水性能并且提高泄气保用性能。此外,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充气轮胎通过规定花纹块花纹的规定区域彼此之间的槽宽的比率来均衡地提高湿地性能和耐磨耗性能。此外,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充气轮胎通过规定被指定了旋转方向的花纹块花纹的主槽的形状、横槽的倾斜方向、横槽的形态来均衡地提高湿地性能和耐不均匀磨耗性能。此外,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充气轮胎通过规定花纹块花纹的周向槽和横槽的形态来谋求噪声的降低和不均匀磨耗的抑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51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9468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7424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5-11684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0-11609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近年来,存在降低在车辆的行驶时从充气轮胎的接地区域发出的轮胎通过噪声的需求。轮胎通过噪声容易因胎面表面接地时的撞击声穿过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纹槽来到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而变大,因此,通过限制横纹槽的槽宽、槽深来减小横纹槽的容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但是,横纹槽有助于排水性,因此,减小横纹槽的容积会导致排水性的降低,导致湿滑路面上的牵引性能等行驶性能即湿地性能的降低。因此,在抑制湿地性能的降低的同时谋求低噪声化非常困难。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维持湿地性能的同时谋求低噪声化的充气轮胎。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是被指定了旋转方向的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周向主槽,形成于胎面表面,并在轮胎周向延伸;多个横纹槽,形成于所述胎面表面,并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以及多个花纹块,轮胎周向的两侧由所述横纹槽划分出来,轮胎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由所述周向主槽划分出来,所述周向主槽在轮胎周向延伸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波动而反复弯曲,在多个所述横纹槽中,从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与所述周向主槽连接的所述横纹槽彼此在轮胎周向的位置不同,在将构成所述横纹槽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与所述周向主槽连接的交叉部的所述周向主槽设为交叉周向主槽、将构成所述交叉部的横纹槽设为交叉横纹槽、将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由所述交叉周向主槽划分出的所述花纹块设为交叉花纹块、将所述交叉横纹槽与所述交叉周向主槽连接的位置处的所述交叉横纹槽的槽宽方向的中心线与在所述交叉花纹块中由所述交叉周向主槽划分出的一侧的边缘部的交点设为中心线交点的情况下,从所述中心线交点至划分出所述交叉花纹块的轮胎旋转方向的前侧的所述横纹槽的槽宽的中心线的距离lf与从所述中心线交点至划分出所述交叉花纹块的轮胎旋转方向的后侧的所述横纹槽的槽宽的中心线的距离lb的关系在1.0≤(lb/lf)≤1.2的范围内。

在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从所述中心线交点开始的所述边缘部的轮胎旋转方向的前侧的部分的长度lbf与从所述中心线交点开始的所述边缘部的轮胎旋转方向的后侧的部分的长度lbb的关系在0.8≤(lbb/lbf)≤1.2的范围内。

在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周向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的振幅f在5.0mm≤f≤12.0mm的范围内。

在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周向主槽的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凸出的弯曲部处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边缘部的弯曲点即内侧方向弯曲点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位置与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凸出的弯曲部处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的边缘部的弯曲点即外侧方向弯曲点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位置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ws,在将所述内侧方向弯曲点位于所述外侧方向弯曲点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关系的符号设为正、将所述内侧方向弯曲点位于所述外侧方向弯曲点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的关系的符号设为负的情况下,与所述周向主槽的平均槽宽wg的比在-0.2≤(ws/wg)≤0.2的范围内。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起到能够在维持湿地性能的同时谋求低噪声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表面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详细图。

图3是图1的a部详细图,是关于交叉花纹块的边缘部的长度的说明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周向主槽的示意图。

图5a是表示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结果的图表。

图5b是表示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受本实施方式的限定。此外,下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置换且能容易想到的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要素。

在以下的说明中,轮胎宽度方向是指与充气轮胎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是指轮胎宽度方向中朝向轮胎赤道线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是指轮胎宽度方向中朝向轮胎赤道线的方向的相反方向。此外,轮胎径向是指与轮胎旋转轴正交的方向,轮胎周向是指以轮胎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方向。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表面的俯视图。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1在轮胎径向的最外侧的部分配设有胎面部2,胎面部2的表面、即在装接该充气轮胎1的车辆(省略图示)的行驶时与路面接触的部分形成为胎面表面3。在胎面表面3分别形成有多个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主槽10和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纹槽20,通过该周向主槽10和横纹槽20形成有多个作为环岸部的花纹块30。就是说,花纹块30的轮胎周向的两侧由横纹槽20划分出来,轮胎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由周向主槽10划分出来,由此,各花纹块30呈大致四边形的形状。

详细而言,周向主槽10在轮胎宽度方向排列形成有五条,五条周向主槽10分别形成为在轮胎周向延伸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波动而反复弯曲。即,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主槽10形成为在轮胎周向延伸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波动的锯齿状。在五条周向主槽10中,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的周向主槽10为中央周向主槽10a,与中央周向主槽10a相邻而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周向主槽10a的两侧的两条周向主槽10为中间周向主槽10b,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两条周向主槽10为胎肩周向主槽10c。

此外,横纹槽20不贯通周向主槽10,隔着周向主槽10相邻的横纹槽20彼此形成于轮胎周向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就是说,在多个横纹槽20中,从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与周向主槽10连接的横纹槽20彼此在轮胎周向的位置不同。此外,在位于周向主槽10彼此之间的横纹槽20中,位于中央周向主槽10a与中间周向主槽10b之间的横纹槽20为中央横纹槽20a,相邻的位于中间周向主槽10b与胎肩周向主槽10c之间的横纹槽20为中间横纹槽20b,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胎肩周向主槽10c的外侧的横纹槽20为胎肩横纹槽20c。

此处所说的周向主槽10的槽宽在5mm以上20mm以下的范围内,槽深在10mm以上30mm以下的范围内。此外,横纹槽20的槽宽在4mm以上20mm以下的范围内,槽深在5mm以上30mm以下的范围内。此外,横纹槽20可以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向轮胎周向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横纹槽20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为45°以上。

由周向主槽10和横纹槽20划分出的花纹块30配设于相邻的周向主槽10彼此之间、以及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两条周向主槽10各自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此外,对于花纹块30而言,轮胎宽度方向的位置为大致相同的位置的多个花纹块30隔着横纹槽20在轮胎周向连续排列,由此构成形成为列状的花纹块列35。花纹块列35形成于五条周向主槽10彼此之间的四处、以及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两条周向主槽10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两处,由此,合计形成有六列。在六列花纹块列35中,位于中央周向主槽10a与中间周向主槽10b之间的花纹块列35为中央花纹块列35a,相邻的位于中间周向主槽10b与胎肩周向主槽10c之间的花纹块列35为中间花纹块列35b,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胎肩周向主槽10c的外侧的花纹块列35为胎肩花纹块列35c。在胎面表面3,在轮胎宽度方向排列有这六列花纹块列35。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胎面表面3的胎面花纹为像这样环岸部由多个花纹块30构成的所谓花纹块花纹。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为被指定了车辆装接时的旋转方向的充气轮胎1。在以下的说明中,轮胎旋转方向的前侧是指使充气轮胎1向指定方向旋转时的旋转方向侧,在将充气轮胎1装接于车辆并使之向指定方向旋转来行驶的情况下,为先与路面接地或先与路面分离的一侧。此外,轮胎旋转方向的后侧是指使充气轮胎1向指定方向旋转时的旋转方向的相反侧,在将充气轮胎1装接于车辆并使之向指定方向旋转来行驶的情况下,为后与路面接地或后与路面分离的一侧。各横纹槽20随着从轮胎赤道线cl侧朝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而向朝向轮胎旋转方向的后侧的方向倾斜。即,横纹槽20在轮胎周向延伸,并且随着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而向朝向轮胎旋转方向的后侧的方向倾斜。需要说明的是,横纹槽20也可以在划分出花纹块30的轮胎周向的所有位置都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且不向轮胎周向倾斜。在横纹槽20中,划分出花纹块30的轮胎旋转方向的前侧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随着从轮胎赤道线cl侧朝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而向朝向轮胎旋转方向的后侧的方向倾斜即可。

此外,在设有六列的花纹块列35中,在两列中央花纹块列35a和两列中间花纹块列35b这四列花纹块列35所具有的各花纹块30分别形成有刀槽花纹40。形成于各花纹块30的刀槽花纹40形成为在轮胎周向弯曲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详细而言,在轮胎周向弯曲并且在与横纹槽20平行的方向延伸。这样在各花纹块30中波动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刀槽花纹40形成于各花纹块30的轮胎周向的中央附近,轮胎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在划分出各花纹块30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周向主槽10开口。

此处所说的刀槽花纹40是呈细槽状形成于胎面表面3的刀槽花纹,是将充气轮胎1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在正规内压的内压条件下,无负荷时构成刀槽花纹40的壁面彼此不接触,但在刀槽花纹40位于在平板上沿垂直方向施加负荷时形成于平板上的接地区域的部分时、或者形成有刀槽花纹40的花纹块30倒塌时,构成该刀槽花纹40的壁面彼此、或者设于壁面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因花纹块30的变形而相互接触的刀槽花纹。正规轮辋是指,由jatma规定的“标准轮辋”、由tra规定的“designrim(设计轮辋)”、或者由etrto规定的“measuringrim(测量轮辋)”。此外,正规内压是指,由jatma规定的“最高气压”、由tra规定的“tirel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荷极限)”中所记载的最大值、或者由etrto规定的“inflationpressures(充气压力)”。在本实施方式中,刀槽花纹40的槽宽在0.5mm以上2.0mm以下的范围内,槽深在5mm以上25mm以下的范围内。

而且,在各花纹块列35的各花纹块30形成有细槽45。就形成于各花纹块30的细槽45而言,在中央花纹块列35a和中间花纹块列35b这四列花纹块列35所具有的各花纹块30中,在刀槽花纹40的轮胎周向的两侧形成有两条。形成于中央花纹块列35a和中间花纹块列35b的各花纹块30的两条细槽45沿着横纹槽20延伸,并分别在划分出花纹块30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周向主槽10开口。而且,形成于中央花纹块列35a所具有的花纹块30的细槽45的轮胎赤道线cl侧的端部附近在轮胎周向朝向形成有刀槽花纹40的一侧的相反侧弯曲。此外,在胎肩花纹块列35c所具有的各花纹块30中,一条细槽45的两端均在划分出花纹块30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的周向主槽10开口。形成于该胎肩花纹块列35c所具有的各花纹块30的细槽45的端部形成于从形成于夹着周向主槽10而相邻的花纹块30的细槽45大致连续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细槽45的槽宽在1mm以上8mm以下的范围内,槽深在0.5mm以上5mm以下的范围内。

图2是图1的a部详细图。对于各花纹块列35的花纹块30而言,因周向主槽10形成为锯齿状,花纹块30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棱线即边缘部32也在轮胎周向延伸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波动。这样在轮胎宽度方向波动的花纹块30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边缘部32具有一处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凸出而突出的突出部。就是说,周向主槽10的锯齿的振幅的轮胎周向的间距为与轮胎周向的花纹块30彼此的间距相同的长度,周向主槽10在一个花纹块30所处的范围内,在轮胎周向的花纹块30的中央附近的一处位置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突出。

配设于各周向主槽10彼此之间的横纹槽20分别连接于形成为锯齿状的周向主槽10的弯曲部附近。详细而言,各横纹槽20分别连接于周向主槽10的弯曲部的、凸出的一侧。就是说,在周向主槽10的弯曲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凸出的部分,横纹槽20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与周向主槽10连接,在周向主槽10的弯曲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凸出的部分,横纹槽20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与周向主槽10连接。

在像这些连接于周向主槽10的横纹槽20中,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与周向主槽10连接的横纹槽20以轮胎旋转方向的位置相对于由连接有该横纹槽20的周向主槽10划分出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花纹块30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边缘部32位于靠近前侧的位置的方式连接于周向主槽10。详细而言,在对横纹槽20与周向主槽10连接的位置进行说明时,将构成横纹槽20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与周向主槽10连接的交叉部50的周向主槽10设为交叉周向主槽11,将构成交叉部50的横纹槽20设为交叉横纹槽21,将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由交叉周向主槽11划分出的花纹块30设为交叉花纹块31。例如,在交叉周向主槽11为胎肩周向主槽10c的情况下,交叉横纹槽21为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与胎肩周向主槽10c连接的中间横纹槽20b,交叉花纹块31为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由胎肩周向主槽10c划分出的、胎肩花纹块列35c(参照图1)所具有的花纹块30。

此外,将交叉横纹槽21与交叉周向主槽11连接的位置处的交叉横纹槽21的槽宽方向的中心线即交叉横纹槽中心线24与在交叉花纹块31中由交叉周向主槽11划分出的一侧的边缘部32的交点设为中心线交点33。该情况下的交叉横纹槽中心线24为穿过交叉横纹槽21的槽宽方向的两侧的边缘部23彼此之间的中央,并沿着交叉横纹槽21所延伸的方向的虚拟线。此外,在交叉横纹槽21弯曲的情况下,交叉横纹槽中心线24为穿过交叉横纹槽21中从交叉横纹槽21与交叉周向主槽11连接的位置起呈直线状延伸的范围内的、边缘部23彼此之间的中央的中心线。

此外,将划分出交叉花纹块31的轮胎旋转方向的前侧的横纹槽20的槽宽的中心线设为前侧横纹槽中心线25,将划分出交叉花纹块31的轮胎旋转方向的后侧的横纹槽20的槽宽的中心线设为后侧横纹槽中心线26。与交叉横纹槽中心线24同样地,该情况下的前侧横纹槽中心线25为穿过划分出交叉花纹块31的轮胎旋转方向的前侧的横纹槽20的槽宽方向的两侧的边缘部34彼此之间的中央,并沿着该横纹槽20所延伸的方向的虚拟线。此外,后侧横纹槽中心线26为穿过划分出交叉花纹块31的轮胎旋转方向的后侧的横纹槽20的槽宽方向的两侧的边缘部34彼此之间的中央,并沿着该横纹槽20所延伸的方向的虚拟线。

在像这样分别定义的情况下,交叉横纹槽21的从中心线交点33至前侧横纹槽中心线25的距离lf与从中心线交点33至后侧横纹槽中心线26的距离lb的关系在1.0≤(lb/lf)≤1.2的范围内。就是说,距离lf为穿过中心线交点33并与前侧横纹槽中心线25正交的垂线上的中心线交点33与前侧横纹槽中心线25的距离lf,距离lb为穿过中心线交点33并与后侧横纹槽中心线26正交的垂线上的中心线交点33与后侧横纹槽中心线26的距离lb。就是说,距离lb为大于或等于距离lf的长度,为距离lf的长度的1.0倍以上1.2倍以下的长度。

图3是图1的a部详细图,是关于交叉花纹块31的边缘部32的长度的说明图。此外,交叉花纹块31的由交叉周向主槽11划分出的一侧的边缘部32在轮胎旋转方向的中心线交点33的前侧的部分和中心线交点33的后侧的部分为相同程度的长度。即,由交叉周向主槽11划分出的一侧的交叉花纹块31的边缘部32的、轮胎旋转方向的中心线交点33的前侧的部分的长度与中心线交点33的后侧的部分的长度的相对比率在规定的范围内。详细而言,从中心线交点33开始的交叉花纹块31的边缘部32的轮胎旋转方向的前侧的部分即前侧边缘部32f的长度lbf与从中心线交点33开始的交叉花纹块31的边缘部32的轮胎旋转方向的后侧的部分即后侧边缘部32b的长度lbb的关系在0.8≤(lbb/lbf)≤1.2的范围内。

该情况下的前侧边缘部32f的长度lbf、后侧边缘部32b的长度lbb为沿着边缘部32的长度。就是说,在前侧边缘部32f、后侧边缘部32b弯曲的情况下,前侧边缘部32f的长度lbf、后侧边缘部32b的长度lbb为沿着弯曲的形状的长度。此外,在交叉花纹块31的角部实施有倒角的情况下,前侧边缘部32f的长度lbf、后侧边缘部32b的长度lbb为未实施倒角的情况下的长度。例如,在划分出交叉花纹块31的轮胎旋转方向的前侧的横纹槽20的边缘部34与前侧边缘部32f交叉的部分实施有倒角34a的情况下,前侧边缘部32f的长度lbf为从中心线交点33至横纹槽20的边缘部34的延长线与前侧边缘部32f的延长线的交点34b的沿着前侧边缘部32f的形状的长度。对于像这样规定的前侧边缘部32f的长度lbf和后侧边缘部32b的长度lbb而言,后侧边缘部32b的长度lbb在前侧边缘部32f的长度lbf的0.8倍以上1.2倍以下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说明中,对胎肩周向主槽10c为交叉周向主槽11、中间横纹槽20b为交叉横纹槽2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在横纹槽20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与周向主槽10连接的部分中,所有相对的位置关系、尺寸的相对关系均为上述关系。例如,在中间周向主槽10b与中央横纹槽20a连接的部分中,中间周向主槽10b为交叉周向主槽11、中央横纹槽20a为交叉横纹槽21、中间花纹块列35b所具有的花纹块30为交叉花纹块31,相对的位置关系、尺寸的相对关系为上述关系。

图4是图1所示的周向主槽10的示意图。在轮胎周向延伸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波动的周向主槽10以位于槽宽方向的两侧的边缘部12彼此的间隔不大幅变化的方式波动,轮胎宽度方向的振幅f在5.0mm≤f≤12.0mm的范围内。例如,周向主槽10的槽宽方向的两侧的边缘部12中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边缘部12即外侧边缘部12o的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凸出的弯曲部13的弯曲点14与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凸出的弯曲部13的弯曲点14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为外侧边缘部12o的振幅f。

同样,周向主槽10的槽宽方向的两侧的边缘部12中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边缘部12即内侧边缘部12i的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凸出的弯曲部13的弯曲点14与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凸出的弯曲部13的弯曲点14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为内侧边缘部12i的振幅f。周向主槽10的外侧边缘部12o的振幅f和内侧边缘部12i的振幅f均在5.0mm≤f≤12.0mm的范围内,外侧边缘部12o与内侧边缘部12i的间隔的变化在规定的范围内而形成为大致平行。

此外,周向主槽10的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凸出的弯曲部13处的外侧边缘部12o的弯曲点14即内侧方向弯曲点15与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凸出的弯曲部13处的内侧边缘部12i的弯曲点14即外侧方向弯曲点16为规定的范围内的位置关系且在轮胎宽度方向波动。详细而言,周向主槽10的内侧方向弯曲点15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位置与外侧方向弯曲点16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位置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ws与周向主槽10的平均槽宽wg的比在-0.2≤(ws/wg)≤0.2的范围内。

对于该情况下的内侧方向弯曲点15与外侧方向弯曲点16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ws而言,将内侧方向弯曲点15位于外侧方向弯曲点16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关系时的符号设为正,将内侧方向弯曲点15位于外侧方向弯曲点16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的关系时的符号设为负。即,图4所示的内侧方向弯曲点15与外侧方向弯曲点16的位置关系时的距离ws的符号为负。

此外,该情况下的周向主槽10的平均槽宽wg为周向主槽10的槽宽方向的两方的边缘部12中的、一方的边缘部12的振幅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与另一方的边缘部12的振幅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具体而言,周向主槽10的平均槽宽wg为外侧边缘部12o的振幅f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即外侧边缘部弯曲中心线17与内侧边缘部12i的振幅f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即内侧边缘部弯曲中心线18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该情况下的外侧边缘部弯曲中心线17为表示外侧边缘部12o的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凸出的弯曲部13处的弯曲点14与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凸出的弯曲部13处的弯曲点14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的中心线。同样,内侧边缘部弯曲中心线18为表示内侧边缘部12i的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凸出的弯曲部13处的弯曲点14与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凸出的弯曲部13处的弯曲点14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的中心线。

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用途为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在将该充气轮胎1装接于车辆时,以轮辋组装于车轮并充气的状态装接于车辆。轮辋组装于车轮的状态下的充气轮胎1例如装接于卡车、公共汽车等大型车辆来使用。

当装接了充气轮胎1的车辆行驶时,胎面表面3中位于下方的胎面表面3与路面接触,同时该充气轮胎1旋转。在以装接了充气轮胎1的车辆在干燥的路面行驶的情况下,主要通过利用胎面表面3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来将驱动力、制动力传递给路面,或者产生转弯力来进行行驶。此外,在湿滑路面行驶时,胎面表面3与路面之间的水会进入周向主槽10、横纹槽20等,通过这些槽来将胎面表面3与路面之间的水排出的同时进行行驶。由此,胎面表面3容易与路面接地,车辆能利用胎面表面3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来进行行驶。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被指定了旋转方向,并且从中心线交点33至前侧横纹槽中心线25的距离lf与从中心线交点33至后侧横纹槽中心线26的距离lb的关系在1.0≤(lb/lf)≤1.2的范围内,因此,能够降低在胎面表面3与路面接地的同时充气轮胎1旋转时产生的噪声。详细而言,在花纹块30与路面接地时产生撞击声,穿过压缩了该声音的周向主槽10、横纹槽20,向胎面表面3相对于路面的接地区域外发出声音,由此该声音成为噪声。此外,接地压在轮胎宽度方向的接地区域的中央附近比在两端侧高,因此,撞击声容易在胎面表面3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附近、即轮胎赤道线cl附近产生大的声音。在轮胎赤道线cl附近产生的声音向周向主槽10、横纹槽20分散并传播,传播至横纹槽20的声音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在横纹槽20内传播。在横纹槽20内传播的声音若传播至横纹槽20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端部所连接的周向主槽10的位置,则传播至该周向主槽10内。

此时,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从中心线交点33至前侧横纹槽中心线25的距离lf与从中心线交点33至后侧横纹槽中心线26的距离lb的关系在1.0≤(lb/lf)≤1.2的范围内,因此,从交叉横纹槽21传播至交叉周向主槽11的声音容易在交叉周向主槽11内向轮胎旋转方向的前侧传播。就是说,在(lb/lf)<1.0的情况下,从交叉横纹槽21传播至交叉周向主槽11的声音也容易在交叉周向主槽11内向轮胎旋转方向的后侧传播。在交叉周向主槽11内传播至轮胎旋转方向的后侧的声音在交叉周向主槽11内向轮胎旋转方向后侧传播,或者在交叉横纹槽21的轮胎旋转方向后侧的位置向连接于交叉周向主槽11的横纹槽20传播。如此,穿过交叉周向主槽11等周向主槽10、横纹槽20而朝向轮胎旋转方向的后侧传播的声音因被路面闭塞的周向主槽10、横纹槽20伴随着充气轮胎1的旋转而从路面离开时一下子被释放,而变成大的声音被放出。即,在内部传播有声音的周向主槽10、横纹槽20因充气轮胎1的旋转而移动至接地区域的轮胎旋转方向后侧的情况下,在这些槽内传播的声音会被一下子释放至接地区域外。在该情况下,在槽内被压缩的空气在短时间内被释放,变成大的声音被放出而成为噪声的原因。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为(lb/lf)≥1.0,因此,从交叉横纹槽21传播至交叉周向主槽11的声音容易在交叉周向主槽11内向轮胎旋转方向的前侧传播。在交叉周向主槽11内传播至轮胎旋转方向前侧的声音在交叉横纹槽21的轮胎旋转方向前侧的位置向连接于交叉周向主槽11的横纹槽20传播。在该横纹槽20内传播的声音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所连接的周向主槽10传播,在周向主槽10内进一步向轮胎旋转方向前侧传播。

如此,在从交叉横纹槽21传播至交叉周向主槽11的声音容易在交叉周向主槽11内向轮胎旋转方向的前侧传播的情况下,在周向主槽10内、横纹槽20内传播的声音容易随着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而向轮胎旋转方向的前侧传播。在该情况下,在胎面表面3接地时产生的声音从接地区域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慢慢放出,因此,能够以小的声音的状态放出至接地区域外。由此,能够将花纹块30与路面接地时的撞击声被放出至接地区域外时的声音以小的声音放出,能够降低噪声。

需要说明的是,在湿滑路面行驶时,对于在周向主槽10内、横纹槽20内流动的水而言,与声音在这些槽内传播的情况相同,随着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而向轮胎旋转方向的前侧流动,因此,胎面表面3与路面之间的水难以从它们之间排出。特别是在(lb/lf)>1.2的情况下,从交叉横纹槽21流动至交叉周向主槽11的水难以在交叉周向主槽11内向轮胎旋转方向后侧流动,与声音在周向主槽10内、横纹槽20内传播的情况相同,在这些槽内流动的水难以排出。在该情况下,难以将胎面表面3与路面之间的水释放至槽内,或者难以将水排出至接地区域外,可能会降低湿地性能。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为(lb/lf)≤1.2,因此,从交叉横纹槽21流动至交叉周向主槽11的水也能一定程度上向轮胎旋转方向的后侧流动,能够确保由周向主槽10、横纹槽20实现的排水性。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为重载荷用充气轮胎,胎面表面3的每单位面积的载荷大。因此,即使在湿滑路面行驶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该载荷来确保胎面表面3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能够确保牵引性能。由此,能够确保在湿滑路面行驶时的性能即湿地性能。其结果是,能够在维持湿地性能的同时谋求低噪声化。

此外,前侧边缘部32f的长度lbf与后侧边缘部32b的长度lbb的关系在0.8≤(lbb/lbf)≤1.2的范围内,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在确保排水性的同时降低噪声。就是说,根据伴随着周向主槽10弯曲的、交叉花纹块31的边缘部32的形状,可以认为:即使在满足1.0≤(lb/lf)≤1.2的情况下,从交叉横纹槽21传播至交叉周向主槽11的声音也难以向轮胎旋转方向的前侧传播。与此相对,在前侧边缘部32f的长度lbf与后侧边缘部32b的长度lbb的关系在0.8≤(lbb/lbf)≤1.2的范围内的情况下,显示出前侧边缘部32f的长度lbf和后侧边缘部32b的长度lbb为相同程度的长度,因此,通过满足1.0≤(lb/lf)≤1.2,能够更可靠地确保从交叉横纹槽21流动至交叉周向主槽11的水的排水性,并且抑制从交叉横纹槽21传播至交叉周向主槽11的声音成为大的声音被放出。其结果是,能够更可靠地在维持湿地性能的同时谋求低噪声化。

此外,周向主槽10的轮胎宽度方向的振幅f在5.0mm≤f≤12.0mm的范围内,因此,能够抑制滚动阻力变大,并且更可靠地降低噪声。就是说,在周向主槽10的振幅f小于5.0mm的情况下,传播至周向主槽10内的声音容易穿过周向主槽10而放出至接地区域外。在该情况下,可能会难以降低噪声。此外,在周向主槽10的振幅f大于12.0mm的情况下,周向主槽10向轮胎宽度方向的振幅过大,因此,可能会接地区域处的花纹块30的变形变大,滚动阻力变大。与此相对,在周向主槽10的振幅f在5.0mm≤f≤12.0mm的范围内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因从周向主槽10内放出至接地区域外的声音变得过多而引起的噪声,能够抑制因花纹块30的变形变得过大而引起滚动阻力变得过大。其结果是,能够在抑制滚动阻力变得过大的同时谋求低噪声化。

此外,周向主槽10的内侧方向弯曲点15与外侧方向弯曲点16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ws与周向主槽10的平均槽宽wg的比在-0.2≤(ws/wg)≤0.2的范围内,因此,能够抑制因在花纹块30产生刚性差而引起的不均匀磨耗,并且更可靠地降低噪声。就是说,在(ws/wg)<-0.2的情况下,周向主槽10的振幅过大,因此,周向主槽10的弯曲部13附近的花纹块30的刚性变得过低,在该部分可能会容易产生磨耗。在该情况下,在花纹块30内的磨耗程度上产生差异,因此可能会产生不均匀磨耗。此外,在(ws/wg)>0.2的情况下,周向主槽10的振幅过小,因此,传播至周向主槽10内的声音容易穿过周向主槽10而放出至接地区域外,可能会难以降低噪声。与此相对,在-0.2≤(ws/wg)≤0.2的范围内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花纹块30的刚性在周向主槽10的弯曲部13附近变得过低,能够抑制不均匀磨耗。此外,能够抑制从周向主槽10内放出至接地区域外的声音变得过多,能够抑制因从周向主槽10内放出大量声音而引起的噪声。其结果是,能够在抑制不均匀磨耗的同时谋求低噪声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周向主槽10形成有五条,花纹块列35形成有六列,但周向主槽10、花纹块列35也可以由除此以外的数量形成。无论周向主槽10、花纹块列35的数量如何,在横纹槽20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与周向主槽10连接的部分中,从中心线交点33至前侧横纹槽中心线25的距离lf与从中心线交点33至后侧横纹槽中心线26的距离lb的关系全部在1.0≤(lb/lf)≤1.2的范围内即可。[实例]

图5a、图5b是表示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结果的图表。以下,关于上述充气轮胎1,对针对以往例的充气轮胎和本发明的充气轮胎1进行的性能的评价试验进行说明。关于性能评价试验,针对伴随着充气轮胎1的滚动而产生的声音即通过噪声和在湿滑路面行驶时的行驶性能即湿地性能进行了试验。

性能评价试验是通过将由etrto规定的轮胎的公称为315/70r22.5尺寸的充气轮胎1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并将气压调整为900kpa,装接于牵引车头(2-d)的试验车辆来进行测试行驶来进行的。在各试验项目的评价方法中,对于通过噪声,根据按照ecer117-02(eceregulationno.117revision2)中规定的轮胎噪声试验法测定出的车外轮胎通过噪声的大小来进行评价。在该试验中,使试验车辆从噪声测定区间的足够前方开始行驶,在该区间的跟前停止发动机,以将基准速度±10km/h的速度范围大致等间隔地分为8个以上的多个速度,来测定惯性行驶时的噪声测定区间内的最大噪声值db(频率800hz~1200hz范围的噪声值),将平均值设为车外通过噪声。最大噪声值db为:使用在噪声测定区间内的中间点处设置于在侧方距离行驶中心线7.5m、并且距离路面1.2m的高度的固定麦克风并通过a特性频率校正电路而测定出的声压db(a)。对于通过噪声而言,该测定结果通过将后述的以往例设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数值越大,表示声压db越小、对于通过噪声的性能越优异。

此外,关于湿地性能,在牵引车装接轮胎,在水深0.5~2.0mm的路面上以速度50km/h测定出在轮胎锁定之前产生的最大制动力。对于湿地性能而言,该测定结果通过将后述的以往例设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数值越大,表示湿滑路面上的制动距离越短、湿地性能越优异。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通过噪声和湿地性能而言,即使在性能比以往例低的情况下,在指数为95以上的情况下,也具有允许范围内的性能。

对作为以往的充气轮胎的一个例子的以往例的充气轮胎和作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1的实施例1~15这16种充气轮胎进行了评价试验。在这些充气轮胎1中,以往例的充气轮胎的从中心线交点33至前侧横纹槽中心线25的距离lf与从中心线交点33至后侧横纹槽中心线26的距离lb的关系在1.0≤(lb/lf)≤1.2的范围外。

与此相对,作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1的一个例子的实施例1~15的从中心线交点33至前侧横纹槽中心线25的距离lf与从中心线交点33至后侧横纹槽中心线26的距离lb的关系全部在1.0≤(lb/lf)≤1.2的范围内。此外,在实施例1~15的充气轮胎1中,从中心线交点33至前侧横纹槽中心线25的距离lf与从中心线交点33至后侧横纹槽中心线26的距离lb的关系、前侧边缘部32f的长度lbf与后侧边缘部32b的长度lbb的关系、周向主槽10的振幅f、周向主槽10的内侧方向弯曲点15与外侧方向弯曲点16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ws与周向主槽10的平均槽宽wg的关系各不相同。

使用这些充气轮胎1进行了评价试验的结果如图5a、图5b所示,可知:相对于以往例,实施例1~15的充气轮胎1能够将通过噪声和湿地性能均维持在允许范围内。就是说,实施例1~15的充气轮胎1能够在维持湿地性能的同时谋求低噪声化。

标记说明

1充气轮胎

2胎面部

3胎面表面

10周向主槽

11交叉周向主槽

12边缘部

13弯曲部

14弯曲点

15内侧方向弯曲点

16外侧方向弯曲点

20横纹槽

21交叉横纹槽

23、32、34边缘部

24交叉横纹槽中心线

25前侧横纹槽中心线

26后侧横纹槽中心线

30花纹块

31交叉花纹块

32f前侧边缘部

32b后侧边缘部

33中心线交点

35花纹块列

50交叉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