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座椅的调节设备的调节组件以及用于制造该调节组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28494发布日期:2018-11-03 00:0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调节设备的调节组件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这样的调节组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座椅的调节设备、例如靠背的倾角调节设备或用于整个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设备常规上具有被支承在框架结构处的横向管,其抗扭地与连接件、例如导杆、法兰或配装件相连接。经由连接件,转动运动或摆动运动可被传递到横向管上且/或横向管将转动运动传递到连接件上,以便于又可经由连接件间接或直接操纵确定的调节机构。在此,例如在横向管的两侧上抗扭地布置有这样的连接件,以便于可将摆动运动在两侧传递到在车辆座椅处或者在相应的车辆座椅部件处的相应的调节机构上且因此用于最佳的调节。

例如在de102015206461a1中描述了一种在横向管与座椅侧面件形式的连接件之间的连接,据此横向管被插入到座椅侧面件的钻孔中。为了横向管在钻孔中的轴向紧固,在横向管处尤其构造有内部的隆起部。在此,内部的隆起部在预先执行的成型过程中被带入到横向管中,从而得出横向管的大于钻孔的内半径的外半径。由此引起,横向管不可被更深地插入到钻孔中。在另一方向上的轴向紧固由此实现,即,在横向管插入到钻孔中之后横向管的端部区域如此地径向向外成型,使得横向管不再可从钻孔中被取出,因为端部区域那时具有同样大于钻孔的内半径的半径。

在此不利的是,尤其在碰撞情况中朝向内部的隆起部作用有非常高的变形和张紧力,由此不可确保在横向管与连接件、此处座椅侧面件之间的持久且可靠的连接。此外,装配非常耗费且由于内部的隆起部的构造须考虑对于横向管的相应的材料过量。

横向管与连接件的另一连接在不同类型的ep2446980b1中被指出,其描述了将支架管固定在实施成底板的连接件处。因而设置成,在横向管中构造带有彼此贴靠的褶缝层的双褶缝,从而使得外管的外半径增大。在横向管插入到在底板中的钻孔中的情形中,自一定的插入深度起双褶缝到达到底板处且阻止更深的插入,因为钻孔的内半径小于双褶缝的外半径。在该状态中,被插入的横向管的端部区域径向向外成型且被安放到底板处,从而使得底板在成型的端部区域与双褶缝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被夹紧。

在此同样不利的是,双褶缝在负荷情况中经受较高的变形力和张紧力,其可能引起变形,从而使得相对底板的连接不可持久地被确定。此外,为了双褶缝的构造须考虑在横向管处的材料过量。同样地,在两个构件之间的该连接的建立是耗费的。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调节设备的调节组件,其在负荷的情形下同样被安全且可靠地使用且其此外可以较少耗费和较少成本来构造。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说明一种用于制造这样的调节组件的方法。

该目的通过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调节组件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来实现。优选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相应地设置成,在调节组件的连接件处、例如导杆或法兰处在调节组件的横向管被插入到其中的钻孔的区域中构造有以确定的角度倾斜的连接件贴靠面,在其处贴靠有横向管的相反地倾斜的横向管贴靠面,其中,由此横向管在钻孔中的轴向运动被限制。此外,横向管在连接件的连接件背面上的端部区域如此地径向向外成型,即,连接件在贴靠在连接件贴靠面处的横向管贴靠面与向外成型的端部区域之间被夹紧,从而使得横向管与连接件优选抗扭地相连接。

由此如下优点已被实现,即,在横向管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不通过成型的隆起部构造。通过贴靠面的共同作用,相反于隆起部或双褶缝可截住更高的力,从而使得安全且可靠的连接在较高负荷的情形中同样可被确保。此外,为了构造该连接仅考虑额外的用于端部区域的成型的材料。由此材料成本可被节省且装配成本可被降低,因为除了端部区域的变形之外不需要额外的成型过程。

根据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设置成,在连接件处在钻孔的区域中布置有至少一个凹入部,其如此地对置于在横向管处的凸出部,即,在横向管与连接件之间的扭转被阻止。这也就是说,在横向管处的凸出部处在在钻孔的区域中的凹入部中且因此阻止横向管在钻孔中的转动。有利地由此抗扭性被改善,因为该措施支持已可负责一定的抗扭性的夹紧作用。

根据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设置成,设置有四个凹入部,其彼此偏移90°地布置在钻孔的区域中。由此,抗扭性在非常高的负荷的情形中同样可被确保。

优选地此外设置成,在横向管处的凸出部可通过横向管的表面在凸出部的区域中的至少部分变形和/或通过横向管的表面在凸出部旁边的区域中的至少部分变形构造成。

由此可有利地实现如下,即,凸出部可在横向管被插入到在连接件处的钻孔中的连接过程期间构造成。通过使横向管在插入之前的原始状态中的外半径至少局部大于钻孔的内半径,横向管的表面在插入的情形中在力作用的情形下被匹配于钻孔的轮廓。因为钻孔具有凹入部,所以横向管的表面在连接过程的情形中于是如此地变形,即,至少一个相反于凹入部成形的凸出部构造在横向轮廓处。这要么由此实现,即,在一定的区域中降低横向管的外径且由此凸出部保持在其间,要么由此实现,即,横向管同样在凸出部的区域中自身至少在较少部分上被变形。

由此可有利地实现如下,即,为了抗扭性的构造预先不在横向管处制造额外的凸出部或类似的元件且因此可取消额外的成型。由此制造成本可被最小化,因为仅须提供横向管,其优选具有小于连接件或者连接件处的钻孔的区域的硬度,从而使得横向管可匹配于钻孔的轮廓,而不损伤钻孔本身。

根据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此外设置成,类似于在横向管处的凸出部,倾斜的横向管贴靠面同样可通过横向管的表面的变形构造成。这也就是说同样地此处,横向管贴靠面同样可在连接过程期间才可以如下方式构造成,即,由于钻孔和横向管的不同半径横向管的表面的变形通过连接件贴靠面实现。通过在力作用下横向管插入到钻孔中相应地实现,相反地倾斜的横向管贴靠面被构造成,使得根据本发明的夹紧作用可在没有较大装配成本且仅以较少装配步骤且没有横向管的预先成型的情况下构造成。

根据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设置成,倾斜的连接件贴靠面在连接件处以在50°与70°之间的、尤其60°的角度被倾斜。由此,由横向管到连接件中的特别高效的力传递可被确保。同时,在连接过程的情形中仅需要用于横向管的变形的较少的力作用,通过其构造成横向管贴靠面。

根据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此外设置成,用于构造夹紧作用的成型的端部区域贴靠在连接件的连接件背面处,从而不需要额外的用于夹紧作用的元件。

优选地,调节组件在此是用于车辆座椅的调节设备、例如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设备或靠背的倾角调节装置的部分。根据一种优选的构造方案,根据本发明的调节组件的横向管在此是高度调节设备的前横向管,其中,调节组件在该情况中负责座椅件在前部区域中的上升和下降且高度调节设备的前导杆相应地用作为连接件。然而原则上,横向管还可相应匹配地是高度调节设备的后横向管,其相应地具有后导杆作为连接件,操纵装置的操纵经由其被例如传递到齿圈上。

为了制造这样的调节组件因此根据本发明设置成,首先提供带有某一外半径且带有可成型的端部区域的横向管以及提供带有具有小于横向管的外半径的内半径的钻孔且带有以某一角度倾斜的连接件贴靠面的连接件。

紧接着,横向管沿着插入方向在横向管的表面变形的情形下被如此地插入到在连接件中的钻孔中,即,由于在横向管的表面上的半径中的差别构造有横向管贴靠面,其相反于连接件贴靠面倾斜。该插入实现,至少直至端部区域从在钻孔在连接件背面处伸出。

紧接着,横向管的端部区域的成型如此地设置,即,连接件在钻孔的区域中在横向管贴靠面与成型的端部区域之间被夹紧,从而使得横向管优选抗扭地与连接件相连接。

因此可以简单的方式构造安全且可靠的连接,其中,重要的成型过程可直接在连接期间被实施,而不存在经由隆起部或褶缝的力传递。

通过使成型直接经由钻孔(横向管也实际被紧固在该钻孔中)实现,在调整座椅高度或座椅倾角的情形中的咔哒声可避免,因为成型仅在实际需要的量块(或程度,即masse)上实现。通过倾斜的贴靠面,于是可有利地支持不期望的噪声抑制。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一些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显示了车辆座椅的示意性视图;

图2a,2b显示了在前横向管与前导杆之间的连接的详细视图;

图3显示了在钻孔的区域中的前导杆的截面视图;

图4a显示了前导杆的透视视图;且

图4b显示了钻孔的截面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车辆座椅

2座椅件

3靠背

4上轨

5车辆底板

6下轨

7操作杆

8前导杆/连接件

8a前导杆8的上端部

8b前导杆8的下端部

8c连接件贴靠面

8d导杆背面/连接件背面

9前横向管

9a横向管贴靠面

9b端部区域

9c前横向管9的表面

10后导杆/连接件

11钻孔

12凹入部

13凸出部

100调节组件

d转动轴线

e插入方向

r1前横向管的外半径

r2钻孔11的内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示出了车辆座椅1,其具有座椅件2和靠背3。车辆座椅1经由上轨4被可纵向调节地支承在车辆底板5处,其中,上轨4为此被可移动地容纳在下轨6中。此外,车辆座椅1根据该实施例装备有高度调节设备。为了机动车座椅1的高度调节,在座椅侧处设置有未示出的高度调节泵,其经由操作杆7被操纵。高度调节泵具有小齿轮,其以已知的方式与在此处充当连接件的后导杆10处的齿扇啮合,其中,后导杆10在上端部处与未示出的后横向管抗扭地相连接。另一后导杆10以相同的方式被抗扭地容纳在后横向管的另一端部处。

通过利用操作杆7的相应的泵运动,高度调节泵的小齿轮加载后导杆10的齿扇,从而使得该后导杆10在扭转后横向管的情形下摆动到其中一个或另一个方向上。该摆动运动经由后横向管同样被传递到另一后导杆10上。因此,通过高度调节泵所引起的摆动运动同时作用到两个后导杆10上,由此座椅件2相对车辆底板5的高度可被调节。高度调节设备的该构造与现有技术相符,从而使得其为此不需要进一步说明。

补充地,根据图1设置有两个作为连接件的前导杆8,其以相应的方式经由前横向管9彼此抗扭地相连接且通过在上轨4和座椅件2的座椅件框架处的支承在操纵操作杆7的情形中同样摆动,从而使得车辆座椅1被整体地向上或向下调节。对此的详细视图尤其在图2a和2b中示出,其显示了带有前横向管9的前导杆8。经由前横向管9,前导杆8的上端部8a相应地以任意方式在座椅件2的未示出的座椅件框架处围绕转动轴线d可摆动地被支承。经由前导杆8的下端部8b,其此外相应地被可摆动地支承在上轨4处。

为了构造在前横向管9与两个前导杆8之间的抗扭的连接且由此提供是相应的调节设备的部分的调节组件100,具有外半径r1的前横向管9被插入穿过在前导杆8的上端部8a中具有内半径r2的钻孔11,其中,外半径r1大于内半径r2。示例地,这在下面对于前导杆8中的其中一个作进一步说明:

前横向管9相对前导杆8沿着转动轴线d的轴向可移动性相应地由此被限制,即,前横向管9在钻孔11的区域中以倾斜的横向管贴靠面9a至少部分贴靠在前导杆8处的连接件贴靠面8c处且支撑在其上。由此,前横向管9沿着插入方向e的轴向运动被限制,因为连接件贴靠面8c至少在不施加较高力的情形中阻止沿着插入方向e的进一步插入。

为了同样防止前横向管9逆着插入方向e的轴向运动,前横向管9在端部区域9b中径向向外环绕地被朝向导杆背面8d(连接件背面)弯曲。因此,前横向管9通过倾斜的贴靠面9a,8c的共同作用以及前横向管9的弯曲的端部区域9b被保持在前导杆8处或者前导杆8由此被横向管9夹紧。由于两个贴靠面9a,8c的至少部分环绕的贴靠,垂直于转动轴线d的径向运动同样被阻止。

前横向管9相对前导杆8的抗扭性可通过上面所描述的夹紧构造成仅到一定程度。为了支持这点,根据图3,4a和4b此外设置有四个被安装在钻孔11的区域中的凹入部12,其彼此偏移90°地布置。前横向管9以隐约地在图2b中可识别的凸出部13贴靠在这些凹入部12中,其中,凸出部13在前横向管9中在前横向管9的连接过程中构造有前导杆8。前横向管9于是在钻孔11的区域中理想地完全环绕地以如下方式贴靠在前导杆8处,即,横向管贴靠面9a在连接件贴靠面8c处平面地贴靠且在其间以90°偏移地在前横向管9处的四个凸出部13贴靠在钻孔11的四个凹入部12处。由此,最后前横向管9不再可相对前导杆8被扭转。因此可构造成前横向管9相对前导杆8在所有方向上的运动限制。

在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构造在前横向管9与相应的前导杆8之间的连接、也就是说用于构造调节组件100的连接过程中,例如可设置有如下步骤:

在第一步骤st1中,提供带有外半径r1且带有可成型的端部区域9b的优选柱形的前横向管9以及带有具有小于前横向管9的外半径r1的内半径r2的钻孔11且带有至少部分环绕的倾斜的连接件贴靠面8c以及凹入部12(如示例地在图3中示出的那样)的前导杆8。连接件贴靠面8c例如以相对水平线在50°与70°之间、尤其大约60°的角度α被倾斜。

在第二步骤st2中,前横向管9被插入到前导杆8的钻孔11中,直至端部区域9b伸过钻孔11。这由于在半径r1,r2中的差别通过力作用以及在前横向管9的变形的情形下至少在前横向管9的表面9c的区域中实现,在该区域中表面9c到达抵靠钻孔11,从而使得前横向管9的表面9c至少部分匹配于钻孔11的轮廓。

相应地,在前横向管9的表面9c处构造有倾斜的横向管贴靠面9a,其相反地倾斜于以角度α倾斜的连接件贴靠面8c构造。在钻孔11中的凹入部12的区域中发生前横向管9的表面9c的较少程度的变形,因为在凹入部12的区域中的钻孔11的内半径r2较少程度地偏差于前横向管9的外半径r1。前横向管9的表面9c在该区域中按照凹入部12的深度可能同样保持不受影响。由此确保,前横向管9不可在钻孔11中且因此相对前导杆8被扭转。

前横向管9的插入实现,例如需要直至一定的力消耗,以便于更深地插入前横向管9且因此进一步变形。此外插入可由此被限制,即,前横向管9的足够大的部分伸入穿过钻孔11且前横向管9的端部区域9b因此在第三步骤st3中可如此地径向向外成型,即,其可被安放到导杆背面8d处,以便于将前导杆8在一定程度上在成型的端部区域9b与管连接面9a之间夹紧。

因此结束连接过程且前横向管9被抗扭地容纳在前导杆8处。与横向管的该形式的连接可设置用于在图1中示出的所有导杆8,10,即例如同样地用于后导杆8和未示出的后横向管。补充地同样可在靠背3的倾角调节设备中设置有在横向管与导杆或配装件或法兰之间的这样的连接,其可以相同的方式实现且以其同样可实现抗扭性和在该倾角调节设备中的可靠保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