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足卡车用户悬架性能需求变更的智能悬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7143发布日期:2018-10-19 21:01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卡车智能技术及新型悬架领域,主要涉及卡车悬架的控制、能量再生、智能网联。

技术背景

悬架是汽车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一般将悬架分为被动悬架、半主动悬架、主动悬架。其中被动悬架的弹簧刚度与阻尼特性是不可调的,这就大大限制了卡车在不同行驶工况下的性能调节与改善;而半主动悬架与主动悬架,均属于电控悬架,虽然提高了卡车的操稳性与平顺性,但是若卡车运营项目发生变更,造成装载物或路面工况改变,则用户对于悬架的性能需求亦随之发生改变,而半主动/主动的电控悬架由于悬架算法固化并不能适应用户对悬架性能需求的变更。

针对用户对悬架性能需求的变更,为用户提供购车以外的悬架功能模块的选择,让用户在卡车后续运营过程中能依据悬架性能需求更换功能模块,或定性更改模块软件参数,实现悬架的智能化、网联化。目前这种悬架在市场上没有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针对用户对悬架性能需求的变更,实现悬架性能的模块划分、智能切换和网联设计。

本发明设计一种满足卡车用户悬架性能需求变更的智能悬架系统,在传统卡车悬架结构基础上并联控制执行器,通过软件实现悬架控制的智能化,该智能悬架的主体框架图见图1。所述主体框架图中装载物、路面条件、交通信息的改变,均属于卡车运营工况的改变,造成用户需求变更;所述用户需求变更造成智能悬架性能中功能模块的选择不同;所述智能悬架性能中功能模块采用的算法包括控制算法和馈能算法;所述控制算法影响悬架控制执行器的选择,所述馈能算法影响能量回收装置的选择;所述悬架控制执行器、能量回收装置、以及运动转换机构、能量存储和利用装置属于悬架的硬件设备,由卡车生产厂商提供。所述主体框架图中虚线框内为本发明软件技术核心。

智能悬架性能划分12个功能模块,该智能悬架的功能模块图见图2。所述功能模块图包括了悬架的3个必选模块,以及9个可选模块。所述必选模块包括基本操控、姿态控制、性能评价,这3个模块在用户购车时即已预装;所述可选模块包括asc(主动悬架控制)增强、能量回收、崎岖路面、车队模块、嵌入接口、dyc(直接横摆力控制)增强、舒适性、载重调整、辅助决策,这9个模块根据用户在卡车后续运营过程中对悬架性能需求的变更而做出自选,并根据上层控制策略为用户提供更优的悬架性能。

在智能悬架的12个功能模块中,性能评价、asc(主动悬架控制)增强、能量回收、崎岖路面、车队模块、嵌入接口这6个模块的参数可改,通过这种设计,为用户提供了模块/参数二级选择权,用户性能需求变更后的操作流程图见图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改变了传统悬架系统构型相同则性能特征必然相同的桎梏,本发明的智能悬架性能划分了12个功能模块,通过模块间的优化组合,使卡车更适应灵活多变的运营工况。

2.用户在卡车后续运营过程中若对悬架性能需求发生改变,可自主更改模块软件参数,或重新选购悬架功能模块,从而给用户提供更适宜的悬架性能,可以为用户提供卡车全生命周期内的悬架性能选择权。

3.本发明能为卡车提供成熟的馈能模块,可高效回收能量并转化存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智能悬架的主体框架图,图2是本发明智能悬架的功能模块图,图3是用户需求变更后的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所述的智能悬架主体框架图,主要包括了悬架的软件技术核心与硬件设备。所述软件技术核心包括智能悬架性能的12个功能模块与6种算法;所述硬件设备包括悬架控制执行器、运动转换装置、能量回收装置、能量存储和利用装置。

在卡车运载过程中,若装载物(如矿砂或钢卷)、路面条件(如平坦或崎岖)、交通信息(如拥堵或畅通)发生改变,为更好的适应这些变化,用户需求发生变更,则所需智能悬架性能的功能模块不同,用户可通过手机、车载控屏幕在线自主更换功能模块,或在4s店悬架功能模块系统中下载,并进一步更改模块参数;若不需更换模块,亦可定性更改模块参数,以适应新的运营工况。智能悬架的功能模块采用的算法分为控制算法、馈能算法,不同的控制算法、馈能算法对应的悬架控制执行器、能量回收装置不同,其中悬架控制执行器、能量回收装置、以及运动转换机构、能量存储和利用装置属于悬架的硬件设备,由卡车生产厂商提供。

图2所述的智能悬架的功能模块图,主要包括了3个必选模块和9个可选模块,其中必选模块包括基本操控、姿态控制、性能评价,可选模块包括asc增强、能量回收、崎岖路面、车队模块、嵌入接口、dyc增强、舒适性、载重调整、辅助决策。

当悬架性能需求发生变更时,上层控制策略选择所需功能模块,并调整已选模块的权值域,对未选模块赋值为零。对于参数可修改的模块,可定性选择模块参数,从而缩小控制算法优化的初始范围。

图3所述的用户需求变更后的操作流程图,描述了在卡车运营过程中,用户对悬架性能需求发生变更时,自主更换模块或更改模块参数的流程。

当卡车运营工况发生改变时,为了提高悬架性能,用户需要选择更换悬架功能模块或者更改模块参数。若需要更换模块,可提供两种方式,一是利用手机或车载控屏幕通过在线访问服务商获得授权后,用户自主更换模块;二是在4s店悬架功能模块系统中专门下载所需模块。若不需更换模块或模块更换完毕后,用户需要选择是否更改模块参数,提供两种方式,一是用户自主更改模块参数;二是采用系统推荐的参数值。两次参数输入后,比较驾驶员主观评价,并进行数据分析,判断是否有最优解,使悬架性能最佳。若有最优解,则直接输出储存;若无最优解,则返回到手动更改参数,重新输入参数进行判断,直到找出最优解,并将该数据储存。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卡车智能技术及新型悬架领域,主要涉及卡车悬架的控制、能量再生、智能网联。该智能悬架主体框架包括软件核心技术、硬件设备。其中软件核心技术包括了智能悬架的12个功能模块,在卡车运营工况改变后,用户能根据需求自主更换功能模块或更改模块参数。该设计能满足用户对悬架性能需求的变更,实现悬架性能的个性化设计,为用户提供最优的悬架控制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柳江;李鑫军;王政皓;刘之涵;刘碧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5.07
技术公布日:2018.10.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