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陆空两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2336发布日期:2019-01-28 13:07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陆空两用汽车的制作方法

一种陆空两用汽车,属于飞行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陆空两用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是一种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现有的汽车包括车壳、底盘、安装在底盘上的设备等组成。但是,现有汽车的功能比较单一,且目前的汽车通常只能在陆地上行驶;鉴于上述问题,因此,有必要在现有技术汽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从而设计一种陆空两用汽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这种现状,发明了一种陆空两用汽车用以解决上述问题上。

一种陆空两用汽车,包括车体、底盘、车轮装置。

所述车体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车体内部。

所述底盘包括,车架、下转臂、上转臂和起降座;车架呈正方形分布在车体下,下转臂安装在车架上四角上;所述起降座安装在底盘的中心部位。

所述车轮装置包括,车轮、轮毂、电机、轴承、行星齿轮组、小齿轮、支撑架、螺旋桨和电子调速器;所述车轮内部为齿形结构在靠近车体的一面装有轮毂;所述轮毂为三杆连接中间交错处装有轴承;所述电机为内外双轴电机,内侧的电机轴穿过行星齿轮组上的轴承连接,外侧的电机轴与螺旋桨活装,所述小齿轮与行星齿轮组啮合,行星齿轮组和车轮啮合,小齿轮与行星齿轮组内部为三杆连接中间交错处装有轴承;所述支撑架一侧固定在下转臂上,另一侧固定行星齿轮组。所述电子调速器安装在上转臂上与电机电连接,电子调速器用来调节电机的转速用。

一种陆空两用汽车一共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为驾驶模式,一种为飞行模式,汽车采用前轮驱动,在驾驶模式准备阶段时,位于后车轮的两个上转臂与地面垂直且在车轮上方,然后将前车轮处的两个电机上的螺旋桨拆卸下来,此目的是防止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螺旋桨所产生的风力影响驾驶;之后检查起降座是否牢固且能正常使用;此目的是避免驾驶时起降座发生故障;在驾驶模式时,使得前车轮处的两个电机逆时针旋转,通过小齿轮、行星齿轮组以及车轮之间的传动,使得前车轮顺时针旋转,提供一个向前的动力,由于电机的转速非常快不适合驾驶模式所以电机将通过小齿轮与行星齿轮组的啮合,行星齿轮组与车轮内的齿形结构啮合,达到一个减速的效果能够使汽车正常行驶;左转时,控制器控制位于左前车轮处的电子调速器输出电压减少,位于右前车轮处的电子调速器输出电压增加,使得左前车轮处电机的转速减少,右前车轮处的电机转速增加,所以车架左侧的轮毂转动变慢,右侧轮毂转速加快,实现飞行汽车的左转;右转时,控制器控制位于右前车轮处的电子调速器输出电压减少,位于左前车轮处的电子调速器输出电压增加,使得右前车轮处的电机的转速减少,左前车轮处的电机转速增加,所以车架右侧的轮毂转动变慢,左侧轮毂转速加快,实现飞行汽车的右转。

在转换飞行模式前,将电机上装上螺旋桨,通过控制器控制起降座下降将汽车抬高,通过控制器控制前车轮处的上转臂将两个电机由下往上翻转到水平于车身的位置,控制后车轮处的上转臂将两个电机由上往下翻转到水平位置,使得电机只带动螺旋桨工作,再通过控制电子调速器来控制电机的转向使得汽车能保持飞行平衡。

优选的起降座可以换成起落架。

优选的车架上可以安装八个下转臂和车轮。

本发明的一种陆空两用汽车,其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可以进行陆空两栖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陆空两用汽车的驾驶模式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种陆空两用汽车的飞行模式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一种陆空两用汽车的车轮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一种陆空两用汽车的仰视示意图。

图中,1-车体,2-底盘,3-车轮装置,11-控制器,21-车架,22-下转臂,23-上转臂,24-起降座,31-车轮,32-轮毂,33-电机,34-轴承,35-行星齿轮组,36-小齿轮,37-支撑架,38-螺旋桨,39-电子调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说明:一种陆空两用汽车,包括车体1、底盘2、车轮装置3。

所述车体1包括控制器11。所述控制器11安装在车体1内部通过电线密封连接。

所述底盘2包括,车架21、下转臂22、上转臂23和起降座24;车架21呈正方形分布在车体1下,下转臂22安装在车架21上四角上;所述起降座24安装在底盘2的中心部位。

所述车轮装置3包括,车轮31、轮毂32、电机33、轴承34、行星齿轮组35、小齿轮36、支撑架37、螺旋桨38和电子调速器39;所述车轮31内部为齿形结构在靠近车体1的一面装有轮毂32;所述轮毂32为三杆连接中间交错处装有轴承34;所述电机33为内外双轴电机33,内侧的电机33轴穿过行星齿轮组35上的轴承34连接,外侧的电机33轴与螺旋桨38活装,所述小齿轮36与行星齿轮组35啮合,行星齿轮组35和车轮31啮合,小齿轮36与行星齿轮组35内部为三杆连接中间交错处装有轴承34;所述支撑架37一侧固定在下转臂22上,另一侧固定行星齿轮组35。所述电子调速器39安装在上转臂23上与电机33相固定连接。

一种陆空两用汽车一共有三种工作模式:一种为驾驶模式,一种为飞行模式,汽车采用前驱驱动,在驾驶模式准备阶段时,位于后车轮的两个上转臂与地面垂直且在车轮上方,然后将前车轮处的两个电机上的螺旋桨拆卸下来,此目的是防止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螺旋桨38所产生的风力影响驾驶;之后检查起降座24是否牢固且能正常使用;此目的是避免驾驶时起降座24发生故障;在驾驶模式时,通过控制器11控制电子调速器39,使得前车轮处的两个电机逆时针旋转,通过小齿轮、行星齿轮组以及车轮之间的传动,使得前车轮顺时针旋转,提供一个向前的动力,由于电机的转速非常快不适合驾驶模式所以电机将通过小齿轮与行星齿轮组的啮合,行星齿轮组与车轮内的齿形结构啮合,达到一个减速的效果能够使汽车正常行驶;左转时,控制器控制位于左前车轮处的电子调速器输出电压减少,位于右前车轮处的电子调速器输出电压增加,使得左前车轮处电机的转速减少,右前车轮处的电机转速增加,所以车架左侧的轮毂转动变慢,右侧轮毂转速加快,实现飞行汽车的左转;右转时,控制器控制位于右前车轮处的电子调速器输出电压减少,位于左前车轮处的电子调速器输出电压增加,使得右前车轮处的电机的转速减少,左前车轮处的电机转速增加,所以车架右侧的轮毂转动变慢,左侧轮毂转速加快,实现飞行汽车的右转。

在转换飞行模式前,将电机33上装上螺旋桨38,通过控制器11控制起降座24下降将汽车抬高,通过控制器控制前车轮处的上转臂将两个电机由下往上翻转到水平于车身的位置,控制后车轮处的上转臂将两个电机由上往下翻转到水平位置,再通过控制电子调速器来控制电机33的转向使得汽车能保持飞行平衡。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陆空两用汽车,属于飞行汽车技术领域,包括车体、底盘、车轮装置。车体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安装在车体内部。底盘包括,车架、下转臂、上转臂和起降座;车架呈正方形,下转臂安装在车架上;起降座安装在底盘下。车轮装置包括,车轮、轮毂、电机、轴承、行星齿轮组、小齿轮、支撑架、螺旋桨和电子调速器;车轮内部为齿形结构在靠近车体的一面装有轮毂;电机轴穿过行星齿轮组上的轴承连接,电机轴与螺旋桨活装,小齿轮与行星齿轮组啮合,行星齿轮组和车轮啮合,支撑架一侧固定在下转臂上,另一侧固定行星齿轮组。电子调速器安装在上转臂上与电机相固定连接。本发明的一种陆空两用汽车,其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可以进行水空陆三栖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成;王鹏飞;李玉龙;罗哲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30
技术公布日:2019.0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