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5741发布日期:2018-08-10 22:2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碰撞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总量的不断增加,汽车日益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交通安全事故,造成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车祸占意外死亡总数的50%以上,而我国每年因为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汽车安全日益被人们所关注。因此,对汽车防碰撞装置以及防碰撞系统的研究符合当前趋势,能够有效增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汽车防碰撞安全领域,许多人做了相关的研究。在专利号为CN106019308A《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汽车防碰撞系统与控制方法》中,通过激光雷达探测障碍物与汽车的相对轨迹,使得碰撞的预测更加准确。在专利号为CN101445086A《汽车防撞装置》中,通过软垫层和弹簧层,吸收撞击能量,实现对汽车乘员的保护。在专利号为CN105984411A《后承力软体汽车防撞装置》中,通过装饰布、海绵和橡胶体,使得碰撞力变得缓慢均匀,保障人车安全。在专利号为CN104369707A《汽车防撞缓冲装置》中,通过多层缓冲的方式降低对汽车的破坏程度,避免车祸发生时对人体的伤害,提高安全性能。以上研究都是从汽车碰撞预测以及吸收碰撞能量、减少对人体伤害等方面对汽车防碰撞系统进行研究,有利于增加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对驾乘人员的伤害。

目前在汽车碰撞安全方面,主要是从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个角度来采取一些方法。从主动安全的角度考虑就是一些汽车防碰撞系统,从被动安全的角度考虑就是保险杠和防撞装置。目前的汽车防碰撞系统大多是采用激光雷达或者超声波测距的方法对前车的位置轨迹进行探测,不能很好的处理后方来车。而保险杠大多采用塑料材质,在汽车发生撞击时会产生变形和脱落,结构单一,缓冲效果比较差,目前设计的一些防撞装置大多也只是采用软垫和弹簧,吸能缓冲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而对于客车和货车而言,由于其惯性大,一个能够承受强大冲击力的防撞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设计一种既能够检测复杂路况,吸收碰撞产生的巨大能量又能进行自动报警的智能防撞装置是汽车防碰撞安全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是能够便捷安装在汽车上替代常规保险杠,进而吸收碰撞产生的巨大撞击力量减少碰撞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包括:

防撞器主体,其包括防撞器前体和防撞器后体,所述防撞器主体具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装饰层,其匹配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内部;

多个软垫层,其匹配安装在所述第二凹槽内部,并且所述软垫层之间具有空隙;

气囊层,其固定在所述软垫层之间的空隙中;

其中,所述防撞器前体的中心处设置激光雷达安装槽,并且贯穿所述防撞器前体和所述装饰层,用于安装激光雷达;所述防撞器后体的上部设置有超声雷达安装槽,并且贯穿所述防撞器后体和所述装饰层,用于安装警示光带和超声雷达;

气压传感器,其电联所述气囊层,用于监测所述气压层内的气压;

车速传感器,用于监测车速;

反馈装置,其包括车内显示屏和语音播报器;

控制器,其电联所述反馈装置、所述激光雷达、所述超声雷达、所述气压传感器和所述车速传感器。

优选的是,所述气囊层包括:

多个空气座,其上设置充气孔,所述空气座之间具有空隙;以及

多个空气柱,其设置在所述空气座之间的空隙中。

优选的是,还包括:钢丝纤维层,其设置在所述软垫层和所述气囊层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防撞器主体两侧设置有灯罩;以及

所述防撞器主体和所述装饰层上设置有贯穿通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防撞体采用了分层的结构设置,通过软垫层、胶皮层、钢丝纤维层以及具有特殊结构的气囊层吸收碰撞时产生的巨大能量,克服了传统保险杠减震缓冲效果差的缺点;

2、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层通过自带气压传感器进行检测,便于使用者及时补充气压,并且有利于气囊层的更换,增加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系统还能够在驾驶员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的时候,对汽车进行强制的减速制动,最大程度防止意外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的防撞器前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的防撞器后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的气囊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的气囊层气柱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电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的工作过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包括防撞器主体和电子系统,防撞器主体包括防撞器前体100和防撞器后体200;其中,防撞器前体100从前往后依次包括塑料装饰层120、防撞器胶皮体110、第一软垫130、钢丝纤维层140、气囊层150、第二软垫层131,防撞器前体100表面设置有灯罩121、车牌安装槽111、激光雷达安装槽112、通气孔160,灯罩121设置在防撞器胶皮体110两侧,车牌安装槽111和激光雷达安装槽112固定在防撞器前体100的前部中间,贯穿塑料装饰层120和防撞器胶皮体110,通气孔160设置在防撞器前体100前部两侧,贯穿塑料装饰层120和防撞器胶皮体110,并且在气囊层150上设置有充气孔330;

防撞器后体200从前往后依次包括塑料装饰层220、防撞器胶皮体210、第一软垫230、钢丝纤维层240、气囊层250、第二软垫层231,防撞器后体200表面设置有灯罩221、车牌安装槽211、通气孔260,灯罩221设置在防撞器胶皮体210两侧,车牌安装槽211固定在防撞器后体200的前部中间,贯穿塑料装饰层220和防撞器胶皮体210,通气孔260设置在防撞器后体200前部两侧,贯穿塑料装饰层220和防撞器胶皮体210,并且在气囊层250上设置有充气孔330;

其中,防撞器后体200和防撞器前体的区别在于,防撞器后体200没有设置激光雷达安装槽112而增加了警示光带212和超声雷达安装槽213,警示光带212安装在防撞器后体200外部正上方,超声雷达安装槽213设置在警示光带212两侧贯穿塑料装饰层220和防撞器胶皮体210;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子系统包括探测模块、处理模块、警示模块、和反馈模块。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灯罩121、221均安装在防撞器胶皮体110、210内,可以在发生碰撞时有效保护车灯,采用圆形凹孔的设计,便于在汽车上的安装。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在防撞器前体100中的通气孔160贯穿塑料装饰层120和防撞器胶皮体110,在防撞器后体200中的通气孔260贯穿塑料装饰层220和防撞器胶皮体210,通过通气孔160、260的设置可以使得防撞体内的气体有效排出,有效增加防撞体的使用寿命。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塑料装饰层120、220均安装在防撞体的最外部,起到保护和装饰的作用。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防撞器胶皮体110、210由橡胶制成,具有足够的弹性,支撑起整个防撞体,并且其背部有相应安装槽孔,方便固定在汽车上。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软垫层130、230和第二软垫层131、231均是由高密度海绵制成,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钢丝纤维层140、240由网状钢丝层和网状玻璃纤维层逐层复合叠加而成,具有一定的刚度,能够对气囊层150、250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气囊层150、250均呈“工”字型结构,两边是矩形的空气座320,两个空气座320中间夹着空气柱310,所述空气座320上设置有充气孔330,便于补充气囊层150、250的空气压力,三个空气柱310相互之间呈等边三角形排列,这样能够具有足够的稳定性,通过空气的可压缩性取得很好的缓冲效果,气囊层上还设置有气压传感器,可以有效检测内部压力,提示驾驶员及时补充气压。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警示光带212安装在防撞器后体200外部的正上方,警示光带212内部由LED小灯泡组成,通过灯光的闪烁频率警示后方来车,看是否存在着碰撞危险。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超声雷达安装槽213设置在警示光带212两侧,里面设置有超声雷达,检测后方来车的距离和车速,超声雷达的成本比较低但是精度比较差,通过左右两侧的超声雷达综合判断,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精度。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探测模块包括防撞器后体200上的两个超声雷达、防撞器前体100上的激光雷达、防撞器气压传感器以及车速传感器,进而能够有效检测前后车的车速和车距信号以及气囊层150、250内的气压。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分析模块包括一个基于DSP芯片的控制器,能够接受探测模块传递过来的信号并且将反馈信号传递给警示模块和反馈模块。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警示模块包括防撞器后体200上的警示光带212以及相应的PLC芯片,能够控制警示光带212的发光频率,警示后方来车。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反馈模块包括车内显示屏和语音播报器,能够根据分析模块传递过来的信号给驾驶员显示不同的信息,并且给驾驶员进行语音提示。

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汽车防撞装置的工作过程,包括如下过程:

步骤一、开启开关,汽车防撞器的电子部分开始工作;

步骤二、激光雷达、超声雷达、车速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检测数据,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激光雷达检测前车距离以及前车速度,超声雷达检测后车距离以及后方车速,车速传感器检测本车车速,气压传感器检测气囊层的气压。

步骤三、控制器对传递过来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探测模块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显示在前显示屏上;

步骤四、控制器判断前车距离是否大于车前安全距离,若是,执行步骤五,否则跳转至步骤七;当车速大于10km/h时,车前安全距离是在3m和本车每小时车速减去前车每小时车速的千分之一中取较大值;当车速小于10km/h时,车前安全距离取0.5m。

步骤五、控制器判断后车距离是否大于车后安全距离,若是则跳转至步骤十,否则执行步骤六;当车速大于10km/h时,车后安全距离是在3m和车后每小时车速减去本车每小时车速的千分之一中取较大值;当车速小于10km/h时,车后安全距离取0.5m。

步骤六、警示光带根据后车距离,分别以3Hz、2Hz、1Hz频率开始闪烁;当后车距离在车后安全距离的2/3-1之间是3Hz频率闪烁,在车后安全距离的1/3-2/3是2Hz,在车后安全距离的0-1/3之间是1Hz频率闪烁。

步骤七、语音播报器对驾驶员发出警示。

步骤八、控制器判断驾驶员是否进行了相应的调节,若是执行步骤四,否则执行步骤九;控制器根据本车的车速变化判断驾驶员是否进行了相应调节。

步骤九、电子系统给汽车总控制器发出信号,进行强制减速和制动,跳转至步骤四,电子系统通过和汽车制动系统之间的交互完成这一过程。

步骤十、工作过程结束。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