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霜风道组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0389发布日期:2018-09-18 22:3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霜风道组件及汽车。



背景技术:

当汽车在寒冷环境中行驶时,如果汽车的除霜效果不好,容易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和侧窗玻璃上形成霜层,进而影响驾驶员的驾驶视野,影响行车安全,甚至造成重大交通隐患。因此,如何快速除去前挡风玻璃和侧窗玻璃上的霜层,是汽车空调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一般是开启汽车的空调,通过提升驾驶室内的温度,来除去附着在前挡风玻璃和侧窗玻璃上的霜层,进而改善驾驶员的驾驶视野,改善行车安全。然而将驾驶室内的温度提升到可以除霜的温度,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影响汽车的除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除霜风道组件及汽车,以解决低温环境下的汽车存在除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霜风道组件,包括:风道连接部、第一除霜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除霜部两侧的第二除霜部和第三除霜部,且所述第一除霜部的进风口、所述第二除霜部的进风口及所述第三除霜部的进风口均通过所述风道连接部与汽车空调的出风口连通;

所述第一除霜部包括第一除霜风道,所述第一除霜风道朝向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延伸,并在所述第一除霜风道的末端形成第一出风口,且所述第一出风口正对所述前挡风玻璃设置;

所述第二除霜部包括第二除霜风道,所述第二除霜风道朝向汽车的第一侧窗玻璃延伸,并在所述第二除霜风道的末端形成第二出风口,且所述第二出风口正对所述第一侧窗玻璃设置;

所述第三除霜部包括第三除霜风道,所述第三除霜风道朝向汽车的第二侧窗玻璃延伸,并在所述第三除霜风道的末端形成第三出风口,且所述第三出风口正对所述第二侧窗玻璃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除霜风道呈“Y”形设置,并在所述第一除霜风道的末端形成两个第一出风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除霜风道内设有导流板。

可选的,在所述两个第一出风口之间还设有用于安装光敏传感器的安装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出风口设有第一格栅。

可选的,所述第二除霜风道和所述第三除霜风道的内表面均呈曲面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出风设有第二格栅,所述第三出风口设有第三格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除霜风道组件。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正对前挡风玻璃的第一除霜部,正对第一侧窗玻璃的第二除霜部以及正对第二侧窗玻璃的第三除霜部,可以将汽车空调吹出的热风,分别导向前挡风玻璃及汽车驾驶员两侧的侧窗玻璃,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提升驾驶室内的问题来去除附着的前挡风玻璃及侧窗玻璃上的霜层,可以实现对前挡风玻璃及侧窗玻璃的快速除霜,提升除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霜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霜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除霜风道组件,包括风道连接部10、第一除霜部2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除霜部20两侧的第二除霜部30和第三除霜部40,且所述第一除霜部20的进风口、第二除霜部30的进风口及所述第三除霜部40的进风口均通过所述风道连接部10与汽车空调的出风口连通;

所述第一除霜部20包括第一除霜风道21,所述第一除霜风道21朝向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延伸,并在所述第一除霜风道21的末端形成第一出风口22,且所述第一出风口22正对所述前挡风玻璃设置;

所述第二除霜部30包括第二除霜风道31,所述第二除霜风道31朝向汽车的第一侧窗玻璃延伸,并在所述第二除霜风道31的末端形成第二出风口32,且所述第二出风口32针对所述第一侧窗玻璃设置;

所述第三除霜部40包括第三除霜风道41,所述第三除霜风道41朝向汽车的第二侧窗玻璃延伸,并在所述第三除霜风道41的末端形成第三出风口42,且所述第三出风口42正对所述第二侧窗玻璃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正对前挡风玻璃的第一除霜部20,正对第一侧窗玻璃的第二除霜部30以及正对第二侧窗玻璃的第三除霜部40,可以将汽车空调吹出的热风,分别导向前挡风玻璃及汽车驾驶员两侧的侧窗玻璃,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提升驾驶室内的问题来去除附着的前挡风玻璃及侧窗玻璃上的霜层,可以实现对前挡风玻璃及侧窗玻璃的快速除霜,提升除霜效率。

其中,可以在第一除霜部20、第二除霜部30及第三除霜部40与风道连接部10的连接处设置密封结构,降低从汽车空调中吹出的热风在风道路径上的损耗。而且,风道连接部10与汽车空调的出风口之间也是过盈配合连接,并采用密封条进行密封,以降低从汽车空调中吹出的热风的损耗。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窗玻璃是驾驶员左侧的侧窗玻璃,第二侧窗玻璃是驾驶员右侧的侧窗玻璃;或者,第一侧窗玻璃是驾驶员右侧的侧窗玻璃,第二侧窗玻璃是驾驶员左侧的侧窗玻璃。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一侧窗玻璃和第二侧窗玻璃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定,但是,从第二除霜部30及第三除霜部40中出来的热风必须分别导向驾驶员两侧的侧窗玻璃,来去除附着在侧窗上的霜层,以便驾驶员的可以透过侧窗玻璃,获取后视镜中的视野,提升驾驶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除霜风道21呈“Y”形设置,并在所述第一除霜风道21的末端形成两个第一出风口22。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前挡风玻璃的中心区域并不影响驾驶员的行车视野,因此通过将第一除霜风道21设置成“Y”形,并在所述第一除霜风道21末端形成两个第一出风口22,以便将从第一除霜部20中导出的热风可以分别吹向前挡风玻璃上对应的主驾驶区域及副驾驶区域,可以提升对附着在前挡风玻璃上的霜层的除霜效率。

其中,如图2所示,两个第一出风口22之间还设有用于安装光敏传感器的安装部23,这样可以丰富除霜风道组件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第一除霜风道21内设有导流板211。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除霜风道21内设置导流板211,可以对通过第一除霜风道21内的气流起到疏导作用,而且设于第一除霜风道21内的导流板211还能起到加强肋板的作用,提供第一除霜风道21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其中,如图3所示,导流板211的设置角度可以与“Y”的第一除霜风道21的出风口的倾角方向一致;而且,可以在第一除霜风道21内设置多个导流板211,优选的,导流板211的数量一般设置为4个。

可选的,所述第一出风口22设有第一格栅221。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格栅221与第一出风口22的内侧壁过盈配合连接,而且第一格栅221与第一出风口22的内侧壁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条,以防止气流泄露。其中,第一格栅221呈片状分布,并可朝多个方向转动,以便气流可以流向多个方向,从而提升除霜效率。

比如,位于第一出风口22中间处的格栅朝向前挡风玻璃的中间位置,两侧的格栅分布朝两侧偏转,使从第一出风口22中吹出的气流可以吹向前挡风玻璃的两侧,从而提高气流流动的均匀性,使流出的气流能够更好的分布到前挡风玻璃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格栅221与第一除霜部20可以采用工业塑料一体成型,以提升第一除霜部20的整体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第一格栅221的下方还设有多个卡扣(未图示),通过卡扣与仪表盘安装支架连接,可以将第一除霜部20的出风口一端固定在仪表盘安装支架上。其中,卡扣式连接具有连接稳定、拆卸方便的特点。

可选的,所述第二出风口32设有第二格栅321,所述第三出风口42设有第三格栅。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格栅321和第三格栅均呈片状设置,且可以采用侧吹的方式,将从第二除霜部30和第三除霜部40中热气流直接导向侧窗玻璃的视野区域,提升对视野区域的除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格栅321与第二除霜部30可以采用工业塑料一体成型,以提升第二除霜部30的整体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同理,第三格栅与第三除霜部40可以采用工业塑料一体成型,以提升第三除霜部40的整体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第二除霜风道31和所述第三除霜风道41的内表面均呈曲面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二除霜风道31和第三除霜风道41的内表面设置成光滑曲面,可以降低在第二除霜风道31或第三除霜风道41产生气流涡流,同时降低在第二除霜风道31或第三除霜风道41内的气流流动压力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除霜风道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该汽车是包括上述除霜风道组件的汽车,且上述除霜风道组件实施例的实现方式同样适用于该汽车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