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的麦弗逊式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3585发布日期:2018-11-27 23:18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的麦弗逊式悬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的麦弗逊式悬架,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整前轮外倾角的汽车的麦弗逊式悬架。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的焊接技术对车身焊接尺寸精度、悬架部分、制动零件部分尺寸精度控制不合格,或者装配工艺不合理且难以解决,目前应用麦弗逊式悬架的车型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前轮外倾角不合格的问题。麦弗逊悬架前轮外倾角一般设计为不可调整,这就在造成在线检测出现外倾角不合格的过程中,难以实施车辆返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调整前轮外倾角的汽车的麦弗逊式悬架,通过调节调整螺母,从而调整控制臂安装轴线与球头销球心之间的距离,可实现对车轮外倾角的调整,解决了在线检测出现外倾角不合格的过程中,难以实现车辆返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可调整前轮外倾角的汽车的麦弗逊式悬架,包括前滑柱总成、前转向节制动器总成、前下控制臂总成和前副车架总成,所述前下控制臂总成由球头销总成、固定块、调整块、调节螺杆及下控制臂本体组成,所述固块焊接于下控制臂本体上,所述球头销总成与下控制臂本体之间由三个紧固螺栓通过下控制臂本体上的三个整车Y向设计的长圆孔安装于下控制臂本体上,所述调整块焊接于中间的紧固螺栓上,所述调整螺杆与固定块及调整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在线检测过程中出现外倾角不合格的情况时,调节调整螺柱,由调整螺柱的松紧程度改变球头销球心与下控制臂本体安装轴之间的距离,达到调节前轮外倾角的目的,解决了返修过程中外倾角调节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麦弗逊式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使用新型的下控制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控制臂本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中:1(前滑柱总成)、2(前转向节制动器总成)、3(前下控制臂总成)、4(前副车架总成)。

图2中:301(下控制臂本体)、302(球头销总成)、303(调整螺杆)、304(固定块)、305(调整块)。

图3中:401(整车Y向设计的长圆孔)、301(下控制臂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所示,一种汽车的麦弗逊式悬架包括前滑柱总成(1)、前转向节带制动器总成(2)、前下控制臂总成(3)和前副车架总成(4),所述前下控制臂总成(3)由球头销总成(302)、固定块(304)、调整块(305)、调整螺杆(303)及下控制臂本体(301)组成。

所述固定块(304)焊接于下控制臂本体(301)上;所述球头销总成(302)与下控制臂本体(301)之间由三个紧固螺栓通过下控制臂本体(301)上的三个整车Y向设计的长圆孔(401)安装于下控制臂本体(301)上;所述调整块(305)焊接于中间的紧固螺栓上;所述调整螺杆(303)与固定块(304)及调整块(305)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当在线检测过程中出现外倾角不合格的情况时,当前轮外倾角偏大时,调节调整螺杆将球头销总成向远离下控制臂本体的方向调整,增大球头销球心与下控制臂安装轴线之间的间距,达到减小外倾角的目的;当前轮外倾角偏小时,调节调整螺杆将球头销总成向靠近下控制臂本体的方向调整,减小球头销球心与下控制臂安装轴线之间的间距,达到增大外倾角的目的,解决了返修过程中麦弗逊式悬架前轮外倾角调节困难的问题。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