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调节防眩光的外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2274发布日期:2018-11-23 20:49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调节防眩光的外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防眩光的外后视镜,属于汽车零部件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外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直接获取外部信息最直接的工具,是汽车主要的主动安全装置,位于汽车外部的左右两侧,可反映汽车后方情况,扩大驾驶者的视野范围。

近些年来,后方车辆开启远光灯给前方司机通过左右两侧外后视镜观察视野情况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后车开启远光灯,会让对前车误判了乱开远光灯汽车的车速和距离,易引发事故;夜晚行车时,远光灯可使前方驾驶员视觉上产生瞬间致盲,致盲时间根据驾驶员自身视力,周围环境不同持续时间也会不同,但最快也要持续2秒左右的时间。另外,夜晚视线不好,因此人眼对于后面来车的速度判断会大打折扣,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启远光灯对人眼的干扰会使这一判断力加速下降。当后车开启远光灯时,前车内外3个后视镜中会出现大面积光晕,从而缩小前车前方路况的可视范围,如果此时前车想并线或转弯,从后视镜观察后方情况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因此,研发一种可自动调节防眩光的外后视镜,可避免使用者因眩光所产生的眼睛不适或视觉残影,增加夜间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汽车外后视镜的防眩光功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且可自动调节外后视镜反射亮度的防眩光的外后视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调节防眩光的外后视镜,包括壳体、后视镜片和固定架 ,所述壳体通过固定架与车体固定,后视镜片活动置于壳体内,还包括置于壳体与后视镜片之间的光敏传感器和调节减速电机;所述光敏传感器与ECU电性连接,用于感应后方车辆远光灯光照强度并反馈给ECU;所述调节减速电机与ECU电性连接,用于驱动后视镜片调整相应角度。

优选的,所述的光敏传感器与后视镜片为一体式结构。

原理:首先由光敏传感器感应后方车辆远光灯光照强度,当后方车辆高于10000cd的光照强度时,通过CAN总线发送相关数据到ECU进行数据处理,ECU控制调节减速电机,后视镜片在调节减速电机的驱动下,调整相应角度以达到衰减后视镜眩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外后视镜片背面加设光敏传感器,根据行车时采集后方车辆光照强度来自动调节后视镜的角度,无需车主手动调整,在黑夜行车时对于后视镜的眩光起到了很好的减弱效果,对于驾驶者的夜间行车视线保护起了极大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后视镜片;3、光敏传感器;4、调节减速电机;5、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一种可自动调节防眩光的外后视镜,包括壳体1、后视镜片2、光敏传感器3、调节减速电机4和固定架5 ,所述壳体1通过固定架5与车体固定,后视镜片2活动置于壳体1内,光敏传感器3和调节减速电机4置于壳体与后视镜片之间;所述光敏传感器3与ECU电性连接,用于感应后方车辆远光灯光照强度并反馈给ECU;所述调节减速电机4与ECU电性连接,用于驱动后视镜片调整相应角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自动调节防眩光的外后视镜中,由光敏传感器感应后方车辆远光灯光照强度,当后方车辆高于10000cd的光照强度时,通过CAN总线发送相关数据到ECU进行数据处理,ECU控制调节减速电机,后视镜片在调节减速电机4的驱动下,调整相应角度以达到衰减外后视镜对驾驶者的眩光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基础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各种变形或引申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