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遮阳伞支撑架及汽车遮阳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2427发布日期:2019-01-22 22:54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汽车遮阳伞支撑架及汽车遮阳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支撑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遮阳伞支撑架及汽车遮阳伞。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在骄阳下停车,车体金属板可以迅速传导热量,使车厢内的温度也迅速升高,在开车后使用空调,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进行降温工作。因此,汽车遮阳篷的应用也就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各式各样的遮阳篷也就应运而生。

CN201010206352.4公开了一种汽车遮阳篷的骨架,包括底架,底架上方设有一对前后成平行设置的传动轴,在传动轴上设有传动轴支撑件;传动轴的两端套设有一轴齿轮,轴齿轮与传动轴支撑件固接,传动轴可绕传动轴支撑件和轴齿轮转动;传动轴的两端固接有一齿轮连接件,在齿轮连接件上穿设有可绕其转动的侧翻轴,侧翻轴穿过齿轮连接件与一翻转齿轮相接,翻转齿轮与轴齿轮相互啮合,在侧翻轴上还设有侧翻杆;底架上方设有一对从动轴,从动轴上设有侧挡支撑杆。它通过前后传动轴与外接电机连接,并在电机的驱动下发生转动,传动轴发生转动的同时也带动齿轮连接件向外翻转;侧翻轴跟随齿轮连接件转动,向前后两端打开;侧翻轴上连接有翻转齿轮,轴齿轮与传动轴支撑件固接设于底架上,传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轴齿轮与传动轴支撑件均是固定不动的,由于翻转齿轮与轴齿轮相互啮合的,侧翻轴在向外翻转的过程中同时产生自转,从而使侧翻轴上的侧翻杆向左右两侧展开。遮阳布随着侧翻杆和侧挡支撑杆的翻转而收合,无需人工操作,易于自动化操控,使用非常方便。因此,该设计较好地解决了早期的汽车遮阳篷使用不便的问题。但是,由于该设计的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导致生产制造较为不便,生产成本较高,难以推广使用。

CN 200420117023.2公开了一种汽车遮阳篷,包括遮阳布(G)和支撑架(K)两大部分,支撑架(K)展开后呈X状,由四个相同的组合单体(Y)构成,四个相同的组合单体(Y)与总成件(Z1) 和(Z2)转动连接,每组单体由连杆(1)、连杆(2)、连杆(3)、连杆(4)经连接件(a、b、d)和若干螺栓(5、6、7、8、9)同步绕点转动连接,并通过螺栓(10、11、12)与连接件(e)、吸盘(p)和固定拉绳(h)分别连接,每个连接件(e)与遮阳布用螺栓固定,定位拉绳(h)上连着可调定位件(15)。该设计虽然简单容易操作,但是其稳定性较差,当遇到稍大风力(5-6级风力)时容易被吹翻而损坏。

CN 201620264365.X公开了一种汽车遮阳伞支撑架及汽车遮阳伞,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组合单体Ⅰ(D1)、组合单体Ⅱ(D2)、组合单体Ⅲ(D3)、组合单体Ⅳ(D4),所述四个组合单体Ⅰ(D1)、组合单体Ⅱ(D2)、组合单体Ⅲ(D3)、组合单体Ⅳ(D4)分别与凸杆件(9)和凹槽件(10)转动连接,所述每个组合单体由连杆Ⅰ(1)、连杆Ⅱ(2)、连杆Ⅲ(3)、连杆Ⅳ(4)、连杆Ⅴ(5)、连杆Ⅵ(6)经连接件Ⅰ(11)、连接件Ⅱ(12)、连接件Ⅲ(13)和销钉同步绕点转动连接,并通过销钉与顶盘(14)、底盘(15)和拉绳(17)分别连接;所述组合单体Ⅰ(D1)与所述组合单体Ⅱ(D2)之间、所述组合单体Ⅲ(D3)与所述组合单体Ⅳ(D4)之间分别还设有增强连杆Ⅰ(7) 和增强连杆Ⅱ(8)。该结构设计的支撑架虽然已经得到加强,但是其展开后的长度跨度较大,当遇到较大风力(7级或8级风力)或汽车行驶较快速度(大于60km/h)时,支撑架长度方向振动较大而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稳定性较好,能够折叠收缩,便于携带的汽车遮阳伞支撑架及汽车遮阳伞。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遮阳伞支撑架,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组合单体Ⅰ、组合单体Ⅱ、组合单体Ⅲ、组合单体Ⅳ,所述组合单体Ⅰ、组合单体Ⅱ、组合单体Ⅲ、组合单体Ⅳ分别与凸杆件和凹槽件转动连接,每个组合单体由连杆Ⅰ、连杆Ⅱ、连杆Ⅲ、连杆Ⅳ、连杆Ⅴ、连杆Ⅵ经连接件Ⅰ、连接件Ⅱ、连接件Ⅲ和销钉同步绕点转动连接,并通过销钉与顶盘、底盘和拉绳分别连接;在所述每个组合单体的连杆Ⅰ上设置有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垫。

进一步,组合单体Ⅰ与组合单体Ⅱ之间、组合单体Ⅲ与组合单体Ⅳ之间分别还设有增强连杆Ⅰ和增强连杆Ⅱ。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伸展开后,所述增强连杆Ⅰ和增强连杆Ⅱ呈“X”状。

进一步,为了使所述支撑架能够吸附在汽车引擎盖和汽车尾箱盖上,所述支撑垫下方设置有吸盘。

进一步,为了使所述支撑架能够吸附在汽车引擎盖和汽车尾箱盖上,所述支撑垫中设置有磁铁块。

进一步,为了能够调整拉绳长度与张力,在所述拉绳上连着可调定位件;定位件可调到一定的距离,使拉绳正好卡在车门内,防止底盘脱落后遮阳伞与汽车分离或被大风吹走。拉绳上的定位件可随拉绳上下移动,随时定位。

进一步,为了使所述支撑架能够吸附在汽车车顶上,所述底盘内设有磁铁块。

进一步,为了使所述支撑架能够吸附在汽车车顶上,所述底盘下方设有吸盘。

一种汽车遮阳伞,包括遮阳布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遮阳伞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中增设有支撑杆和支撑垫,以及增强连杆Ⅰ和增强连杆Ⅱ,大大提高了支撑架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轻松折叠收缩,收缩后体积较小,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遮阳伞支撑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组合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凸杆件9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凹槽件1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图2、图3、图4,本实施例汽车遮阳伞支撑架,包括组合单体ⅠD1、组合单体ⅡD2、组合单体ⅢD3、组合单体ⅣD4,所述四个组合单体ⅠD1、组合单体ⅡD2、组合单体ⅢD3、组合单体ⅣD4分别与凸杆件9和凹槽件10转动连接,所述每个组合单体由连杆Ⅰ1、连杆Ⅱ2、连杆Ⅲ3、连杆Ⅳ4、连杆Ⅴ5、连杆Ⅵ6经连接件Ⅰ11、连接件Ⅱ12、连接件Ⅲ13和销钉同步绕点转动连接,并通过销钉与顶盘14、底盘15和拉绳17分别连接;在所述每个组合单体的连杆Ⅰ1上设置有支撑杆18,在所述支撑杆18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垫19。

所述组合单体ⅠD1与所述组合单体ⅡD2之间、所述组合单体ⅢD3与所述组合单体Ⅳ D4之间分别还设有增强连杆Ⅰ7和增强连杆Ⅱ8。

所述支撑架伸展开后,所述增强连杆Ⅰ7和增强连杆Ⅱ8呈“X”状。

为了使所述支撑架能够吸附在汽车引擎盖和汽车尾箱盖上,所述支撑垫19下方设置有吸盘。

为了能够调整拉绳17长度与张力,在所述拉绳17上连着可调定位件16;定位件16可调到一定的距离,使拉绳17正好卡在车门内,防止底盘15脱落后遮阳伞与汽车分离或被大风吹走。拉绳17上的定位件16可随拉绳17上下移动,随时定位。

为了使所述支撑架能够吸附在汽车车顶上,在所述底盘15内设有磁铁块。

将本实施例汽车遮阳伞支撑架应用于汽车遮阳伞,与未使用本实用新型汽车遮阳伞支撑架的汽车遮阳伞比较,遮阳伞的稳定性与抗倾覆强度大大提高;凸杆件9和凹槽件10分离后四个组合单体就同时以凸杆件9、凹槽件10为中心收缩,折叠后体积很小,可随车携带,比较方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底盘15下方还设有吸盘;所述支撑垫19中设置有磁铁块。

将本实施例汽车遮阳伞支撑架应用于汽车遮阳伞,与未使用本实用新型汽车遮阳伞支撑架的汽车遮阳伞比较,遮阳伞的稳定性与抗倾覆强度大大提高;凸杆件9和凹槽件10分离后四个组合单体就同时以凸杆件9、凹槽件10为中心收缩,折叠后体积很小,可随车携带,比较方便。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支撑垫19中设置有磁铁块。

将本实施例汽车遮阳伞支撑架应用于汽车遮阳伞,与未使用本实用新型汽车遮阳伞支撑架的汽车遮阳伞比较,遮阳伞的稳定性与抗倾覆强度大大提高;凸杆件9和凹槽件10分离后四个组合单体就同时以凸杆件9、凹槽件10为中心收缩,折叠后体积很小,可随车携带,比较方便。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底盘15下方还设有吸盘。

将本实施例汽车遮阳伞支撑架应用于汽车遮阳伞,与未使用本实用新型汽车遮阳伞支撑架的汽车遮阳伞比较,遮阳伞的稳定性与抗倾覆强度大大提高;凸杆件9和凹槽件10分离后四个组合单体就同时以凸杆件9、凹槽件10为中心收缩,折叠后体积很小,可随车携带,比较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