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车内置一体化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7667发布日期:2019-04-03 00:33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车内置一体化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空调设备技术领域,更加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房车内置一体化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房车逐渐走入千家万户,然而房车除了需要配置与普通汽车一样的自带空调外,还需要设置生活区的空调,以保证房车在工作状态下保证整车人员的舒适度,然而,现阶段房车内所配备的空调一般为分离式内外机,不仅占用空间较大,还需要高压电流,对于房车而言,负载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房车内置一体化空调,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制成的空调一体机能有效节约空间。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房车内置一体化空调,包括空调内出风口、空调外出风口、热量交换器、内置风机、缓冲装置、冷却水出水管、电机、安装固定扣,一体化空调为整机结构,空调内出风口与空调外出风口设置在一体化空调机相对的面上,电机为48V配电电机或12V配电电机,所述电机与交变器电性连接,电机动力端设有润滑仓,润滑仓与电机之间设有毛细管。

空调外出风口下方设有热量交换器,所述热量交换器为若干个矩形散热片阵列排列组成的热量交换器,作为优化,热量交换器表面设有纱网状隔离网,隔离网的设置有效隔绝灰尘及较大颗粒杂质的进入,保护热量交换器在房车运行过程中不受空气中漂浮物的伤害,隔绝灰尘进入,保证热量交换的效果,延长热量减缓器的使用寿命。

空调外出风口设在一体化空调机在房车外端的面上并且与外界相连,其中空调外出风口朝向向上,避免风口朝下将车体或路上的积尘吹散,影响路边行人,空调内出风口朝向向下,作为优化,空调内出风口的扇叶为旋转扇叶,所述旋转扇叶的旋转角度在30°-120°范围内,旋转叶片的设计便于车内用户根据需要调整风向。

冷却液箱设在电机下方,冷却液箱与电机通过PCB连接,冷却液箱为长方体空腔或圆形空腔,所述冷却液箱背面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设有拉合门。

冷却液箱尾端连接冷却水出水管,所述冷却水出水管外层设有防爆层,进一步,冷却水出水管为软管。

缓冲装置设置在一体化空调机下方与房车本体固定连接,缓冲装置为弹性构件,进一步,缓冲装置为广口波纹管。

内置风机设有若干水滴形8字交叉的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相互之间进行同向叠合,所述旋转叶片向上卷翘,所述卷翘的角度为在5°-30°范围。

内置风机表面镀有抑菌层,所述抑菌层的厚度在3-5mm范围内。

一体化空调机箱体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固定扣,所述安装固定扣为通孔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房车内置一体化空调,采用特制的48V配电电机或12V配电电机,降低一体化空调内各用电器在总功率上对一体化空调使用寿命的损耗。

2、本实用新型一种房车内置一体化空调,将空调内外机分开装配的形式创造性的进行一体化,不仅节约了空调所占空间,还节约了生产成本的投入,实现良好的实用效果和经济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一种房车内置一体化空调,将一体化空调与房车有机结合,使得空调用电与车载电源可以交互使用,不仅将房车的舒适度大幅度提高,还使得房车成本保持最低。

4、本实用新型一种房车内置一体化空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涉河大规模工业生产,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空调生产加工行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

方案和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房车内置一体化空调装配在房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房车内置一体化空调外置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房车内置一体化空调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房车内置一体化空调内部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房车内置一体化空调侧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房车内置一体化空调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调内出风口;2、空调外出风口;3、热量交换器;4、内置风机;5、冷却水出水管;6、缓冲装置;7、电机;8、冷却液箱;9、润滑仓;10、交变器;11、安装固定扣;12、出风口;13、控制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5所示,一种房车内置一体化空调,包括空调内出风口1、空调外出风口2、热量交换器3、内置风机4、缓冲装置6、冷却水出水管5、电机7、安装固定扣11,一体化空调为整机结构,空调内出风口1与空调外出风口2设置在一体化空调机相对的面上,电机7为48V配电电机7或12V配电电机7,所述电机7与交变器10电性连接,电机7动力端设有润滑仓9,润滑仓9与电机7之间设有毛细管。

空调外出风口2下方设有热量交换器3,所述热量交换器3为若干个矩形散热片阵列排列组成的热量交换器3,作为优化,热量交换器3表面设有纱网状隔离网,隔离网的设置有效隔绝灰尘及较大颗粒杂质的进入,保护热量交换器3在房车运行过程中不受空气中漂浮物的伤害,隔绝灰尘进入,保证热量交换的效果,延长热量减缓器的使用寿命。

空调外出风口2设在一体化空调机在房车外端的面上并且与外界相连,其中空调外出风口2朝向向上,避免风口朝下将车体或路上的积尘吹散,影响路边行人,空调内出风口1朝向向下,作为优化,空调内出风口1的扇叶为旋转扇叶,所述旋转扇叶的旋转角度在30°-120°范围内,旋转叶片的设计便于车内用户根据需要调整风向。

冷却液箱8设在电机7下方,冷却液箱8与电机7通过PCB连接,冷却液箱8为长方体空腔或圆形空腔,所述冷却液箱8背面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设有拉合门。

冷却液箱8尾端连接冷却水出水管5,所述冷却水出水管5外层设有防爆层,进一步,冷却水出水管5为软管。

缓冲装置6设置在一体化空调机下方与房车本体固定连接,缓冲装置6为弹性构件,进一步,缓冲装置6为广口波纹管。

内置风机4设有若干水滴形8字交叉的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相互之间进行同向叠合,所述旋转叶片向上卷翘,所述卷翘的角度为在5°-30°范围。

内置风机4表面镀有抑菌层,所述抑菌层的厚度在3-5mm范围内。

一体化空调机箱体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固定扣11,所述安装固定扣11为通孔结构。

如图6所示,在上述技术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也可将一体化空调机设为置顶式结构,其中出风口12分别设为中间方向上的垂直出风口及四周的摇摆式出风口,所述垂直出风口12下方设有控制按键13。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