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扎胎装置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9475发布日期:2019-03-15 19:3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扎胎装置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扎胎装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路面上的铁钉等铁质物体经常会将汽车的轮胎扎坏,从而影响行车的安全,有的汽车虽然装有一些吸附铁质物体的设备,但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这些设备会增大汽车行驶的阻力,从而增大了汽车的油耗。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扎胎装置的汽车,至少能够解决目前技术存在的部分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扎胎装置的汽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固定连接有防扎胎装置,所述防扎胎装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车体下侧,且所述防扎胎装置位于所述汽车前轮的前面;

所述防扎胎装置包括固定部、移动部和磁铁,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滑动连接,所述磁铁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部的下部且位于所述车体下侧;

其中,在风力的作用下,所述移动部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滑动,以带动所述磁铁朝向所述汽车前轮方向以及所述车体上方移动。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移动部包括移动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与所述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移动杆的同侧;

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滑动的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平行布置;

所述磁铁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杆的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沟槽与水平面呈斜角布置,所述移动杆垂直所述第一沟槽。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固定板间构造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轴承在所述第一沟槽深度方向上的移动;

所述第二沟槽和所述固定板间构造有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轴承在所述第二沟槽深度方向上的移动。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一沟槽的两端分别由所述固定板上延伸出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二沟槽的两端分别由所述固定板上延伸出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一沟槽内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间;

所述第二沟槽内设有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与所述第三限位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与所述第四限位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三弹簧和所述第四弹簧间。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磁铁为永磁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位于轮胎前部的磁铁能够吸附路面上的铁质物体,从而降低汽车轮胎被扎坏的风险;

2、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在风力的作用下,防扎胎装置上的移动部能够相对固定部滑动,以带动磁铁朝向汽车前轮方向以及车体上方移动,即磁铁能够收起,从而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风阻,提高燃油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防扎胎装置的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防扎胎装置中固定部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固定部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防扎胎装置中移动部和磁铁配合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防扎胎装置与汽车车架配合的示意图。

图中:

1.车体;2.防扎胎装置;3.前轮;4.车架;

21.固定部;211.固定板;212.第一沟槽;213.第二沟槽;214.第一空间;215.第二空间;

2121.第一限位部;2122.第二限位部;2123.第一弹簧;2124.第二弹簧;2131.第三限位部;2132.第四限位部;2133.第三弹簧;2134.第四弹簧;

221.第一轴承;222.第二轴承;223.移动杆;224.第一固定轴;225.第二固定轴;

23.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此外,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考图1至5,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扎胎装置的汽车,主要包括车体1,在车体1上固定连接有防扎胎装置2,防扎胎装置2至少部分位于车体1的下侧,且防扎胎装置2位于汽车前轮3的前面。其中,防扎胎装置2包括固定部21、移动部和磁铁23,所述固定部21固定连接在所述车体1上,所述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21滑动连接,所述磁铁23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部的下部且位于所述车体1下侧;其中,在风力的作用下,所述移动部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21滑动,以带动所述磁铁23朝向所述汽车前轮3方向以及所述车体1上方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部包括移动杆223、第一轴承221和第二轴承222,所述第一轴承221和所述第二轴承222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轴224和第二固定轴225与所述移动杆2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224和所述第二轴承225位于所述移动杆223的同侧;

所述固定部21包括固定板211,所述固定板211固定连接在所述车体1上,所述固定板211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轴承224和所述第二轴承225滑动的第一沟槽212和第二沟槽213,所述第一沟槽212和所述第二沟槽213平行布置;

所述磁铁23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杆223的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沟槽212与水平面呈斜角布置,所述移动杆223垂直所述第一沟槽2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沟槽212和所述固定板211间构造有第一空间214,所述第一空间214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轴承221在所述第一沟槽212深度方向上的移动,应当理解的是,第一空间214由第一沟槽212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沟槽212的另一端,且第一轴承221能够在第一空间214内活动;

所述第二沟槽213和所述固定板211间构造有第二空间215,所述第二空间215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轴承222在所述第二沟槽213深度方向上的移动,应当理解的是,第二空间215由第二沟槽213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沟槽213的另一端,且第二轴承222能够在第二空间215内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沟槽212的两端分别由所述固定板211上延伸出第一限位部2121和第二限位部2122,第一限位部2121和第二限位部2122均用于限制第一轴承221在第一沟槽212长度方向上的移动;

所述第二沟槽213的两端分别由所述固定板211上延伸出第三限位部2131和第四限位部2132,第三限位部2131和第四限位部2132均用于限制第二轴承222在第二沟槽213长度方向上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沟槽212内设有第一弹簧2123和第二弹簧2124,所述第一弹簧2123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1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124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1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221位于所述第一弹簧2123和所述第二弹簧2124间,第一弹簧2123和第二弹簧2124分别用于降低第一轴承221对第一限位部2121和第二限位部2122的撞击;

所述第二沟槽213内设有第三弹簧2133和第四弹簧2134,所述第三弹簧2133与所述第三限位部213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2134与所述第四限位部21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222位于所述第三弹簧2133和所述第四弹簧2134间,所述第三弹簧2133和所述第四弹簧2134分别用于降低第二轴承222对第三限位部2131和第四限位部2132的撞击。

进一步地,所述磁铁23为永磁铁。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扎胎装置的汽车,在汽车车体1上应开设有可以容纳防扎胎装置2的空间,该空间与汽车底部连通,该空间的一侧可以与车架4连通,防扎胎装置2上的固定板211固定连接(如焊接)在与该空间侧部连通的车架4上(如图5所示),具体的,可根据情况进行选择。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扎胎装置的汽车,防扎胎装置2上的磁铁23能够吸附路面上的铁质物体,从而降低汽车轮胎被扎坏的风险;此外,汽车静止时,移动杆223距离地面的距离最近,当汽车高速行驶时,在风力的作用下,移动杆223相对固定板211滑动,即第一轴承221和第二轴承222分别在第一沟槽212和第二沟槽213内滑动,直至第一轴承221和第二轴承222分别到达第一沟槽212和第二沟槽213的顶部,该过程中,移动杆223带动磁铁23朝向汽车前轮3的方向以及车体1的上部移动,使得移动杆223和磁铁23能够至少部分收入车体1内,从而降低了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风阻,提高燃油经济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防扎胎装置的汽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