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软体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5912发布日期:2019-04-05 21:0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软体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配套实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软体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节约能源、环保无污染等优点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越来越广泛。充电装置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基础配套设施,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的主要途径,然而现有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属刚体结构,灵活性差;安装于地面,占地空间大;使用金属材料,存在漏电风险;充电枪(充电端头)用导线连接,刚度不足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活性好、占地空间小、具有足够刚度的新能源汽车软体充电装置,并能够避免漏电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软体充电装置,包括流体供给系统、PLC控制系统、触摸屏和底座,底座上竖直设置有主体,主体下端与底座固接,主体上端固接有可收缩可伸展的伸展头,伸展头上安装有充电端头和位置传感器,伸展头与第一软管连通;

所述的主体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连接件,连接件的一侧并排固接有多个弯曲件,弯曲件包括并排设置的两块中空的柔性材料制成的支板,两块支板的一端通过连接块相连,两块支板的内部相通,支板的另一端与连接件固接,支板上设有穿管孔;相邻两个弯曲件中相接触的且位于该两个弯曲件中的两个支板朝向连接件的一端固接,穿过孔与支板内部不相通;所有弯曲件的内部连通形成一个容纳空间;与底座固接的弯曲件中朝向底座的支板上设有与该支板内部连通的流体进口,该流体进口上安装有第二软管,第二软管与容纳空间连通,充电端头与充电导线相连,传感器与传感器导线相连,其中一个弯曲件上安装有第一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使用软体材料,可避免漏电,保证用电安全,同时使得充电主体具备一定的柔性。

2)安装方式灵活,可安装于地面、墙体或悬挂于顶部等,节约用地。

3)重复定位精度高,耐高温、抗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中主体伸展开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中伸展头展开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中流体供给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中PLC控制器与其它元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实用新型充电装置的柜式安装示意图。

图8是实用新型充电装置的悬挂式安装示意图。

图中:1.主体,2.伸展头,3.充电端头,4.位置传感器,5.底座,6.充电导线,7.传感器导线,8.第一软管,9.第二软管,10.连接件,11.弯曲件,12.支板,13.连接块,14.穿管孔,15.第一支撑板,16.第二支撑板,17.伸缩套,18.腔体,19.柜体,20.天花板,21.第一压力传感器,22.第二压力传感器,23.第一压力调节阀,24.第二压力调节阀,25.气罐,26.过滤器,27.空气压缩机,28.PLC控制器,29.触摸屏,30.第一泄压阀,31.第二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包括流体供给系统、PLC控制系统28、触摸屏29和底座5,底座5上竖直设置有主体1,主体1下端与底座5固接,主体1上端固接有伸展头2,伸展头2上安装有充电端头3、位置传感器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2。

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中的主体1为可伸展件,其展开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主体1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连接件10,连接件10的一侧并排固接有多个柔性材料制成的弯曲件11,弯曲件11包括并排设置的两块中空的柔性材料制成的支板12,两块支板12的一端通过连接块13相连,两块支板12的内部相通,支板12的另一端与连接件10固接,支板12上设有穿管孔14;相邻两个弯曲件11中相接触的且位于该两个弯曲件11中的两个支板12朝向连接件13的一端固接,穿过孔14与支板12内部不相通;所有弯曲件11的内部连通形成一个容纳空间。与底座5固接的弯曲件11中朝向底座5的支板12上设有与该支板12内部连通的流体进口,该流体进口上安装有第二软管9,第二软管9与容纳空间连通,第二软管9与弯曲件11密封连接。

所有的穿过孔14构成一个穿线通道。其中的一个弯曲件11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1。

柔性材料采用橡胶等。连接件10的硬度小于弯曲件11的硬度。

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中的伸展头2为可伸展件,其展开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伸展头2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5和第二支撑板16,第一支撑板15和第二支撑板16通过筒形的伸缩套17相连接,第一支撑板15、第二支撑板16和伸缩套17围成密闭的腔体18。伸缩套17可伸展可收缩,其结构类似于手风琴风箱,伸缩套17上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22。

第二支撑板16上安装有充电端头3和位置传感器4,充电端头3与充电导线6的一端相连接,位置传感器4与传感器导线7的一端相连接,第一支撑板15上设有第一软管8,第一软管8的一端伸入腔体18内;充电导线6的另一端、传感器导线7的另一端和第一软管8的另一端均穿过穿线通道,伸出底座5外。第一软管8与第一支撑板15密封连接。

第一支撑板15与主体1顶部固接。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中的流体供给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空气压缩机26、过滤器25和气罐24,气罐24分别与第一压力调节阀23的进气口、第二压力调节阀24的进气口、第一泄压阀30的出气口和第二泄压阀31的出气口相连接;第一压力调节阀23的出气口和第一泄压阀30的进气口均与第一软管8相连,第二压力调节阀24的出气口和第二泄压阀31的进气口均与第二软管9相连。

空气压缩机27接电源。

第一压力传感器21、第二压力传感器22、位置传感器4、第一压力调节阀23、第二压力调节阀24、第一泄压阀30和第二泄压阀31均与PLC控制系统28信号连接;PLC控制系统28还与触摸屏29信号连接,如图5所示。

使用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时:将底座5和流体供给系统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将触摸屏29和PLC控制器28集成于控制面板内,将充电导线6与市电相连。需要给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通过触摸屏29启动流体供给系统,空气压缩机27启动,产生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过滤器26过滤后,进入气罐25,此时,PLC控制器28发出信号,第二压力调节阀24打开,第二泄压阀31关闭,压缩空气通过第二软管9注入主体1上的容纳空间内,在压力流体作用下,所有弯曲件11中的支板12向外膨胀,由于所有弯曲件11均与连接件10固接,而连接件10为柔性材料制成,且连接件10的硬度小于弯曲件11的硬度,膨胀的弯曲件11迫使连接件10弯曲,如图6所示,此时,主体1呈扇形,位置传感器4检测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的位置,并将检测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28,PLC控制器28根据位置传感器传输的信号,控制第二压力调节阀24,增大或减少进入容纳空间内的压缩空气的气量,调节主体1的弯曲度,使得充电端头3对准需充电的新能源汽车上的充电口,当位置传感器4传输的信号表示充电端头3与新能源汽车上的充电口对准后,PLC控制器28控制第二压力调节阀24不变,主体1容纳空间内的空气压力保持不变;并将对准信息通过触摸屏29予以显示。然后,位置传感器4检测充电端头3与新能源汽车上的充电口之间的直线距离,并将检测信号发给PLC控制器28,PLC控制器28给第一压力调节阀23发出信号,第一压力调节阀23开启,此时,第一泄压阀30关闭,压缩空气通过第一软管8进入伸缩套17内,使得伸缩套17伸展,由于伸缩套17的一端与主体1固接,所以,伸缩套17伸展过程中,充电端头3向需充电的新能源汽车方向移动,直至充电端头3与需充电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头相接触,开始给汽车充电,充电过程中,PLC控制器28控制第一压力调节阀23保持输出气量,使充电端头3与需充电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头在充电过程中始终接触。

充电完成后,先通过PLC控制器28开启第一泄压阀30,并关闭第一压调节阀23,腔体18内的压力流体通过第一软管8和第一泄压阀30流回气罐25内,伸缩套17回缩,充电端头3与需充电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头分离。然后,PLC控制器28开启第二泄压阀31,并关闭第二压力调节阀24,容纳空间内的压力流体通过第二软管9和第二泄压阀31流回气罐25内,主体1恢复成图1所示的原状。

流体供给系统的动力源为压缩的空气。压力调节阀用于调节输入容纳空间的气压大小。第一压力传感器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2用于分别采集输入容纳空间和腔体18内的气压大小,并将气压值反馈给PLC控制器28。根据闭环控制原理,PLC控制器28控制压力调节阀,优化输入容纳空间和腔体18内的气压大小。

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可以安装于设置在特定位置的柜体19内,如图7所示。也可以安装在某个物体的天花板20上,如图8所示,此时,充电端头3朝向,底座5安装在天花板20上。采用不同的安装方式,可充分利用顶部及墙体等空间,节约地面,能够减小占地空间,避免了只能依靠地面安装的限制,同时,使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既能从新能源汽车侧面充电,也可以从新能源汽车顶部完成充电,增加了充电的灵活性,非常适合于室内停车场及自家车库等场合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