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后行李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8294发布日期:2019-04-24 00:14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后行李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动车后行李箱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购置汽车时考虑的因素一般有:车型的品牌、乘坐舒适性、续航里程、储物空间等。后行李箱的储物空间作为车型开发中一项比较重要的指标,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重视。但是,在传动动力乘用车的结构设计中,如图1所示,在两并排车轮100的间距、车身200的轮廓大小、与车身200相连的左右纵梁300的间距等限制下,因传动动力乘用车需要布置排气系统,考虑到汽车底盘的离地间隙,车型设计中预留给后行李箱的空间是不多的,而且,在传动动力乘用车的结构设计中,后行李箱的储物空间主要由截面轮廓呈U字型的左右纵梁300与后地板钣金件400焊接围闭而成,由于汽车的后地板钣金件400的加工受现有的冲压工艺、材质等限制,拉延深度有限,在除去后行李箱预留给备胎500的容纳空间后,留给消费者使用的后行李箱的储物空间被进一步缩减。

近几年,为响应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尤其在国家多方面政策鼓励下,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家开发出发展新能源的纯电动汽车。纯电动车型相比传统车型,其没有燃油系统排气系统等布置制约,给电动乘用车提升后行李箱空间提供了可行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后行李箱结构,优化电动车后行李箱的结构,在不增加汽车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最大化利用空间,增大后行李箱的可利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动车后行李箱结构,设置在该电动车的车身内,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钣金件和至少两个第二钣金件;该第一钣金件的一侧与车身相连,另一侧往车身内部延伸形成有第一横向延伸端,该第一横向延伸端位于车身最下端;该第二钣金件抵接于第一钣金件朝向车身内部的一侧,与第一钣金件围闭形成有截面轮廓呈方形的空腔;还包括后地板钣金件,该后地板钣金件于第一横向延伸端与第二钣金件的连接处与第二钣金件相连,于车身内部构成储物空间。

由上述可知,该第二钣金件抵接于第一钣金件朝向车身内部的一侧,与第一钣金件围闭形成有截面轮廓呈方形的空腔,该空腔的截面尺寸可与在传统车型中由左右纵梁与后地板钣金件围闭形成的空腔的截面尺寸保持一致,从而保证该空腔的功能特性维持不变,而在此同时,后地板钣金件与该空腔的连接位置转移至第一横向延伸端与第二钣金件的连接处,这样,在后地板钣金的拉延深度相同的情况下,本电动车后行李箱结构所形成的储物空间将比传统车型的后行李箱空间多出至少10%的空间,实现在不增加汽车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增大后行李箱的可利用空间。

上述第一钣金件的截面轮廓呈L字型,该第一钣金件包括呈直立设置的第一纵向延伸端,该第一纵向延伸端与车身相连,该第一纵向延伸端的最底部与第一横向延伸端相连。第一钣金件的结构设计使得后地板钣金件与空腔连接的位置较传统车型的设计,下降了至少一个纵梁的高度,使得后行李箱的空间更大。

上述第二钣金件的截面轮廓呈L字型,该第二钣金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纵向延伸端和第二横向延伸端,该第二横向延伸端与第一纵向延伸端相连,该第二纵向延伸端与第一横向延伸端相连。第二钣金件的结构设计使得第一钣金件与第二钣金件可围闭形成截面呈方形的空腔,有效保证该空腔的功能特性维持不变。

上述第二横向延伸端往车身外侧延伸形成有平行于第一纵向延伸端的第一连接延伸端,该第一连接延伸端与第一纵向延伸端相连;上述第二纵向延伸端的最底部往车身内部延伸形成有平行于第一横向延伸端的第二连接延伸端,该第二连接延伸端与第一横向延伸端相连。第一连接延伸端与第二连接延伸端的设计,使得第一钣金件与第二钣金件的焊接更稳定、便利。

上述后地板钣金件连接于第二连接延伸端朝向车身内部的一侧,这使得后地板钣金件的组装更为便利,并让后地板钣金件下移了至少一个纵梁的高度,使得后行李箱的空间更大。

上述第一横向延伸端、第二横向延伸端与第二连接延伸端平行于地面设置,使得空腔的功能特性维持不变,不增加汽车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紧凑、在不增加汽车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最大化利用空间,增大后行李箱的可利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传统车型的后行李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钣金件;2、第二钣金件;3、第一纵向延伸端;4、第一横向延伸端;5、第二纵向延伸端;6、第二横向延伸端;7、第二连接延伸端;8、第一连接延伸端;9、空腔;10、后地板钣金件;11、储物空间;12、车身;13、车轮;100、车轮;200、车身;300、左右纵梁;400、后地板钣金件;500、备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3所示,一种电动车后行李箱结构,设置在该电动车的车身内,本实施例中,该车身12的外轮廓与传统车身的外轮廓一致,车身12的下方设置有并排的车轮13。

本电动车后行李箱结构包括两个第一钣金件1和两个第二钣金件2构成,两个第一钣金件1与两个第二钣金件2一一对应配合并分别设置于车身的左右两侧,其中,第一钣金件1的截面轮廓呈L字型,其包括呈直立设置的第一纵向延伸端3和呈水平横向并平行于地面设置的第一横向延伸端4,该第一纵向延伸端3朝向车身外部的一侧与车身相连,该第一纵向延伸端3的最底部且朝向车身内部的一侧与第一横向延伸端4相连,使得第一横向延伸端4位于车身最下端;第二钣金件2的截面轮廓同样呈L字型,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纵向延伸端5和第二横向延伸端6,第二纵向延伸端5呈直立设置且该第二纵向延伸端5的最底部往车身内部延伸形成有平行于第一横向延伸端4的第二连接延伸端7,该第二连接延伸端7与第一横向延伸端4贴合焊接相连,而该第二横向延伸端6则呈水平横向并平行于地面设置,第二横向延伸端6往车身外侧延伸形成有平行于第一纵向延伸端3的第一连接延伸端8,该第一连接延伸端8与第一纵向延伸端3贴合焊接相连。由此,第二钣金件2即抵接于第一钣金件1朝向车身内部的一侧,与第一钣金件1围闭形成有截面轮廓呈方形的空腔9,该空腔9的的截面尺寸可与在传统车型中由左右纵梁与后地板钣金件围闭形成的空腔9的截面尺寸保持一致,保证空腔9的功能特性维持不变。

本电动车后行李箱结构还包括后地板钣金件10,该后地板钣金件10的结构设计与传统车型的后地板钣金件10一致,这里不在赘述。该后地板钣金件10连接于第二连接延伸端7朝向车身内部的一侧,于第一横向延伸端4与第二钣金件2的连接处与第二钣金件2相连,于车身内部构成储物空间11。

由上述可知,后地板钣金件10连接于第二连接延伸端7朝向车身内部的一侧,而第二连接延伸端7形成于第二纵向延伸端5的最底部,后地板钣金件10的焊接位置会更靠近地面,这样,在后地板钣金的拉延深度相同的情况下,本电动车后行李箱结构所形成的储物空间11将比传统车型的后行李箱空间多出至少10%的空间,实现在不增加汽车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增大后行李箱的可利用空间。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