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前围隔热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7928发布日期:2019-06-11 23:22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前围隔热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前围隔热垫。



背景技术:

一般,发动机舱内由于发动机的高速运转,导致发动机舱的工作温度非常高。而与发动机舱相邻的就是驾驶室,驾驶员和副驾驶员距离发动机舱最近,这样如果不做任何防护措施,发动机舱的高温和振动就会极大的传导到驾驶室,使驾驶室的温度升得很高,振动频率也很高,这样驾驶室的驾驶员和乘客的乘坐体验会非常糟糕,所以需要在发动机舱和驾驶室之间添加一个隔音隔热垫。

目前的隔音隔热垫只有正对着驾驶员室的一块,对驾驶室的隔音隔热效果不太好,是因为在发动机舱下隔热垫的上部,是发动机舱空气板,发动机舱的热量会从这里散发到大气中,但是这里正好是驾驶室空调的通风盖板所在的位置,且驾驶室的仪表板也在这里,如果这里没有防护会导致热量传导到仪表板内部,使仪表板内部的工作温度上升,仪表板元件使用寿命降低,而且噪音隔绝性能也受到影响,距离发动机舱最近的驾驶员和副驾驶员都会感觉不好,如果把发动机舱前围钣金上的隔热垫加长把发动机舱空气板都包住,汽车发动机舱和驾驶室的线束通过性就受到影响,况且安装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前围隔热垫,以解决现有汽车发动机舱前围隔热垫隔热效果差、制造难度大、安装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前围隔热垫,其包括分体设置的上隔热垫和下隔热垫;所述上隔热垫安装在发动机舱空气板上;所述下隔热垫安装在发动机舱前围钣金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隔热垫、所述下隔热垫上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上隔热垫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套装在所述发动机舱空气板的连接柱上,并通过卡扣连接;所述下隔热垫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套装在所述发动机舱前围钣金的所述连接柱上,并通过所述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隔热垫上还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柱穿过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上隔热垫、所述下隔热垫均包括依次设置的无纺布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和铝箔层。

进一步的,所述上隔热垫和所述下隔热垫厚度均为5-25mm。

进一步的,所述铝箔层厚度为0.5-1.5mm。

进一步的,所述上隔热垫与所述发动机舱前围钣金之间的距离为 4-6mm。

进一步的,所述上隔热垫与所述下隔热垫均通过模压工艺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上隔热垫、所述下隔热垫边沿设有压边。

进一步的,所述上隔热垫上开设有主定位孔和辅助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发动机舱前围隔热垫,其包括分体设置的上隔热垫和下隔热垫;所述上隔热垫安装在发动机舱空气板上;所述下隔热垫安装在发动机舱前围钣金上;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发动机舱空气板上增加了所述上隔热垫,增加了对驾驶室的防护,整体提升了隔音和隔温效果,提升了驾驶室成员的驾乘体验,改善了发动机舱与驾驶室之间仪表板各零部件的工作环境,使之工作温度降低,震动减低,延长了其工作寿命;同时,所述上隔热垫、所述下隔热垫分体设置,大大提高了成型的灵活性,和工程可行性,并且也给线束管路的布置提供了空间。

2.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隔热垫、所述下隔热垫均包括依次设置的无纺布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和铝箔层;无纺布可降解性好,一般90天即可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较为环保,铝箔的隔热性能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发动机舱前围隔热垫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动机舱空气板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隔热垫结构图;

其中:1-上隔热垫、2-发动机舱空气板、3-下隔热垫、4-发动机舱前围钣金、5-连接柱、6-第一安装孔、7-第二连接孔、8-主定位孔、9-辅助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前围隔热垫,其包括分体设置的上隔热垫1和下隔热垫3;所述上隔热垫安装在发动机舱空气板2上;所述下隔热垫安装在发动机舱前围钣金4上;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发动机舱空气板上增加了所述上隔热垫,增加了对驾驶室的防护,整体提升了隔音和隔热效果,提升了驾驶室成员的驾乘体验,改善了发动机舱与驾驶室之间仪表板各零部件的工作环境,使之工作温度降低,震动减低,延长了其工作寿命;同时,所述上隔热垫、所述下隔热垫分体设置,大大提高了成型的灵活性,和工程可行性,并且也给线束管路的布置提供了空间。

参见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隔热垫、所述下隔热垫上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6;所述上隔热垫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套装在所述发动机舱空气板的连接柱5上,并通过卡扣连接;所述下隔热垫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套装在所述发动机舱前围钣金的所述连接柱上,并通过所述卡扣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孔套装在所述连接柱上,然后利用所述卡扣与所述连接柱连接,将所述上隔热垫、所述下隔热垫固定,便于所述上隔热垫、所述下隔热垫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隔热垫上还设有第二安装孔7,所述第二安装孔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柱穿过的开口;因为所述上隔热垫的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上隔热垫安装时,难以将全部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开口设置的所述第二安装孔,可以使所述连接柱上从侧边的开口位置插入所述第二安装孔,便于所述上隔热垫的安装。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隔热垫、所述下隔热垫均包括依次设置的无纺布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和铝箔层;无纺布可降解性好,一般 90天即可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较为环保,铝箔的隔热性能良好。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隔热垫和所述下隔热垫厚度均为 5-25mm;厚度过小会降低隔热、隔音效果,厚度过大会减小汽车发动机舱的空间,同时,增大隔热垫的制造成本。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铝箔层厚度为0.5-1.5mm;厚度过小会降低隔热、隔音效果,厚度过大会减小汽车发动机舱的空间,同时,增大隔热垫的制造成本。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隔热垫与所述发动机舱前围钣金之间的距离为4-6mm;间隙过小会增加所述上隔热垫的安装难度,间隙过大会降低隔音、隔热效果;所述上隔热垫与所述发动机舱前围钣金之间的间隙可以填充海绵垫,提高隔热、隔音效果。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隔热垫与所述下隔热垫均通过模压工艺成型;模压工艺的优点有原料的损失小,不会造成过多的损失,生产效率高,可以批量生产,生产成本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隔热垫、所述下隔热垫边沿设有压边;设置压边,使隔热垫比较平整,隔热垫与钣金可以大面贴合,可以最大程度的使钣金的震动传导到隔音隔热垫上,且隔热垫与钣金的装配也会比较平整贴合,减少钣金在行车过程中的震动和异响。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隔热垫上开设有主定位孔8和辅助定位孔9;提高所述上隔热垫的安装精度。

本实用新型组装步骤:

第1步,将所述下隔热垫安装到所述发动机舱前围钣金上;

第2步,将所述上隔热垫和所述发动机舱空气板互相连接成一个总成,以整体的形式安装在发动机舱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