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安全带卷收装置及安全带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5236发布日期:2019-11-25 21:3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框架、安全带卷收装置及安全带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约束车辆乘员的安全带约束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安全带卷收装置的框架。



背景技术:

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安全带和人体之间有一定量的间隙。预紧式安全带能够在碰撞中通过使安全带收紧而消除该间隙,提供更有效的保护。预紧式安全带通过旋转张紧器来实现这一功能。旋转张紧器连接到安全带卷收器的卷轴,并且可通过传动装置使卷轴旋转。该传动装置通常包括传动轮和用于驱动传动轮旋转的质量体,传动轮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容纳质量体的凹座,并且传动轮与安全带卷轴相连接。当车辆紧急刹车或发生碰撞时,预紧式安全带的旋转张紧器释放,质量体被加速并驱动到传动轮外周面上的凹座中,使得传动轮发生旋转。与传动轮相连接的安全带卷轴因此朝向使安全带收紧的方向旋转,从而实现安全带的预紧。这种预紧式安全带具有用作驱动装置的气体产生器。气体发生器和质量体被设置在管中。通过该气体产生器,能够在短时间内在管内产生非常高的压力。

安全带卷轴被可转动地支撑在框架中。通常,框架中形成通孔,安全带卷轴可以穿过该通孔被安装在框架中。但是,在安全带的卷绕或拉出过程中,特别是在倾斜地拉出或卷绕安全带时,安全带的边缘可能被夹在安全带卷轴与框架通孔的边缘之间。这会造成安全带不能顺利地卷绕或拉出,并且可能使得安全带无法实现其对乘员的保护作用。

为此,需要一种防止或减少安全带被夹在卷轴与框架之间的框架、安全带卷收装置及安全带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防止或减少安全带被夹在卷轴与框架之间的框架、安全带卷收装置及安全带组件。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防止或减少安全带与框架之间的磨损和刮伤的框架、安全带卷收装置及安全带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安全带卷收装置的框架,安全带卷收装置包括卷轴,安全带能够被卷收在卷轴上,框架包括:背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背板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平行,第一侧板、背板和第二侧板整体形成为u型并且围成用于放置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卷轴的容纳空间,其中,第一侧板具有第一通孔,第二侧板具有第二通孔,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卷轴能够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被可转动地支撑在框架上,其中,第一侧板的第一通孔包括第一安全带引导部,其设置在第一通孔的远离背板一侧,并且当卷轴安装在框架中时,第一安全带引导部相对于卷轴的旋转轴线位于安全带的拉出方向侧,其中,在第一安全带引导部处,第一通孔的内径增大,以使得当卷轴安装在框架中时,第一通孔的内边缘在第一安全带引导部处与卷轴之间沿径向方向具有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安全带引导部在第一通孔中形成弧形轮廓,以使得第一通孔的内径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第一安全带引导部处,第一通孔的内边缘在朝向容纳空间一侧具有倒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侧板的第一通孔包括第二安全带引导部,其设置在第一通孔的接近背板一侧,并且其中,在第二安全带引导部处,第一通孔的内径增大,以使得当卷轴安装在框架中时,第一通孔的内边缘在第二安全带引导部处与卷轴之间沿径向方向具有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安全带的卷绕方向侧并且在第一安全带引导部和第二安全带引导部之间,第一通孔的内边缘在朝向容纳空间一侧具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框架;和卷轴,其被可转动地支撑在框架中,其中安全带能够被卷收在卷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安全带卷收装置还包括:管,其中气体发生器和多个质量体设置在管中;和壳体,用于将管固定到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壳体用于将管固定到框架的第一侧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安全带卷收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板,其设置在框架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远离背板一侧,并且连接框架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连接板的延伸方向与背板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安全带组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和安全带,其在一个端部处固定到所述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卷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框架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的侧视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的卷收装置的示意图,示出安全带卷收的状态。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的示意图,示出安全带拉出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现参考示例性的实施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图示在附图中。以下描述参考附图进行,除非另有表示,否则在不同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元件。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方案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案。相反,这些方案仅是所附权利要求中涉及的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系统和方法的示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的俯视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可以应用于安全带组件中。安全带组件可以包括上述安全带卷收装置和安全带,其中安全带在一个端部处固定到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卷轴,如下文所述。

如图1所示,安全带卷收装置100可以包括框架10、卷轴20、管30和壳体40。如图2所示,安全带200可以连接到安全带卷收装置100的卷轴20。

框架10可以具有大致u形构造。框架10可以由金属制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框架10可以包括背板11、侧板12和13。背板11连接侧板12和13。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板12和13可以平行地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板12和13可以分别垂直于背板11。背板11和侧板12、13围成用于放置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卷轴20的容纳空间。

卷轴20可以被可转动地支撑在框架1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卷轴20可以具有大致圆筒形构造。安全带200(参见图5和图6,图1中未示出)的一端可以固定到卷轴20。当卷轴20旋转时,安全带可以卷绕在卷轴20上或从卷轴20上解绕。传动轮(未示出)可以安装到卷轴20的一个轴向端(接近框架10的侧板12处)。传动轮与卷轴20抗扭转地连接。传动轮的外周面上可以形成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凹座。这些凹座可以用于容纳驱动传动轮旋转的多个质量体,如下文所述。

管30可以具有弯曲形状。管30是中空的并且具有内部通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气体发生器和多个质量体(未示出)可以设置在管30中。管、气体发生器、质量体和传动轮可以组成安全带卷收装置的预紧器。质量体可以是例如质量球。气体发生器在被启动时将释放出气体,气体能够驱动质量体在管30中运动并离开管30。

当车辆紧急刹车或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卷收装置通过启动气体发生器并产生气体,使多个质量体加速并被推入到传动轮的多个凹座中。传动轮通过多个质量体的驱动而发生旋转,并且带动与之抗扭连接的安全带卷轴20旋转,从而使安全带卷绕收紧。

壳体40用于将管30固定到框架10。壳体40可以具有开口,卷轴20的端部可以从该开口穿过。壳体40可以容纳例如安全带卷收装置的传动轮等。壳体40可以被固定到框架10的侧板12。

安全带卷收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板5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安全带卷收装置100可以包括两个连接板50。连接板50设置在侧板12和13的远离背板11的一侧。连接板50可以连接侧板12和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5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背板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侧板12可以形成贯穿通孔121。侧板13也可以形成贯穿通孔(未示出)。卷轴20可以穿过侧板12的通孔121和侧板13的通孔,被可转动地支撑在框架10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侧板12可以包括位于通孔121中的安全带引导部122。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框架的侧视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的侧视剖视图。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安全带引导部122可以设置在通孔121的远离背板11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带引导部122可以设置在通孔121的安全带拉出方向侧。换言之,当卷轴20安装在框架10中时,安全带引导部122设置在相对于卷轴20的旋转轴线位于安全带的拉出方向侧。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安全带引导部122可以构造成在安全带引导部122处使通孔121的内径增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框架10可以限定中心轴线。当卷轴20安装在框架10中时,框架10的中心轴线与卷轴20的旋转轴线重合。在本文中,通孔的内径表示从通孔的边缘到框架10的中心轴线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安全带引导部122处,通孔121的内径增大,以使得通孔121的内边缘在安全带引导部122处与卷轴20之间沿径向方向具有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带引导部122被构造成:当安全带被卷绕在卷轴20上时,通孔121的内边缘在安全带引导部122处与安全带之间沿径向方向具有间隙。这里,径向方向表示从框架10的中心轴线到通孔121的内边缘的方向。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的示意图,示出安全带卷收的状态。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的示意图,示出安全带拉出的状态。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安全带引导部122可以在通孔121中形成弧形轮廓。安全带引导部122的弧形轮廓可以逐渐增大通孔121的内径,并且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安全带在通孔121中被夹在框架10和卷轴20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安全带引导部122还可以在通孔中形成其他类型的轮廓,例如直线轮廓、折线轮廓等。

现有的安全带组件在安全带卷收的过程中,例如在安全带预紧过程中,安全带可能被夹在卷轴和框架的通孔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通过安全带引导部122可以在安全带卷收的过程中引导安全带离开框架,从而防止安全带被夹住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侧板12还可以包括位于通孔121中的安全带引导部12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安全带引导部123可以设置在通孔121的接近背板11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带引导部123可以设置在通孔121的安全带拉出方向侧。换言之,当卷轴20安装在框架10中时,安全带引导部123设置在相对于卷轴20的旋转轴线位于安全带的拉出方向侧。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安全带引导部123可以构造成在安全带引导部123处使通孔121的内径增大。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安全带引导部123处,通孔121的内径增大,以使得通孔121的内边缘在安全带引导部123处与卷轴20之间沿径向方向具有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带引导部123被构造成:当安全带被卷绕在卷轴20上时,通孔121的内边缘在安全带引导部123处与安全带之间沿径向方向具有间隙。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安全带引导部123可以在通孔121中形成弧形轮廓。安全带引导部123的弧形轮廓可以逐渐增大通孔121的内径,并且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安全带在通孔121中被夹在框架10和卷轴20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安全带引导部123还可以在通孔中形成其他类型的轮廓,例如直线轮廓、折线轮廓等。

现有的安全带组件在安全带拉出的过程中,特别是当安全带被倾斜地拉出时,安全带可能被夹在卷轴和框架的通孔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通过安全带引导部123可以在安全带拉出的过程中引导安全带离开框架,从而防止安全带被夹住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安全带引导部122处,通孔121的内边缘可以在朝向框架10的容纳空间一侧形成倒角。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安全带引导部123处,通孔121的内边缘可以在朝向框架10的容纳空间一侧形成倒角。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安全带引导部122至安全带引导部123之间,通孔121的内边缘可以在朝向容纳空间一侧形成倒角。倒角可以防止或减少框架10对安全带的磨损和刮伤。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构造和方法。相反,本实用新型意在覆盖各种修改例和等同配置。另外,尽管在各种示例性结合体和构造中示出了所公开实用新型的各种元件和方法步骤,但是包括更多、更少的元件或方法的其它组合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