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缓冲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4701发布日期:2019-08-13 19:1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缓冲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缓冲保险杠。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保险箱大多材料不锈钢材料一体制成,在受到撞击时,保险杠直接将受力传递至车身,不能起到一定的缓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汽车缓冲保险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汽车缓冲保险杠,该保险杠包括横梁、固设于该横梁第一端的第一连接块、固设于该横梁第二端的第二连接块、固设于该横梁内侧面与该横梁抵接的弓形缓冲梁、垫设于该横梁内侧面第一端的第一蜂窝状吸能网格、以及垫设于该横梁内侧面第二端的第二蜂窝状吸能网格。

在本发明所述的汽车缓冲保险杠中,该弓形缓冲梁第一端固设有第一固定块,该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固定孔,该弓形缓冲梁第二端固设有第二固定块,该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二固定孔。

在本发明所述的汽车缓冲保险杠中,该弓形缓冲梁中部设有与该横梁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孔。

在本发明所述的汽车缓冲保险杠中,该第一蜂窝状吸能网格和第二蜂窝状吸能网格均由复数个六边形铝合金筒焊接形成。

在本发明所述的汽车缓冲保险杠中,该第一蜂窝状吸能网格和第二蜂窝状吸能网格均焊接于该横梁内侧面。

实施本发明的汽车缓冲保险杠,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发明的汽车缓冲保险杠时,在横梁中部受到冲击时,弓形缓冲梁受力变形,起到吸能效果,减少受力直接向车身传递。在横梁两侧受到冲击时,第一蜂窝状吸能网格或第二蜂窝状吸能网格受力被挤压变形,起到吸能效果,减少受力直接向车身传递。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汽车缓冲保险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汽车缓冲保险杠第一实施例中,该保险杠1包括横梁2、固设于该横梁2第一端的第一连接块3、固设于该横梁2第二端的第二连接块4、固设于该横梁2内侧面与该横梁2抵接的弓形缓冲梁5、垫设于该横梁2内侧面第一端的第一蜂窝状吸能网格6、以及垫设于该横梁2内侧面第二端的第二蜂窝状吸能网格7。

使用本发明的汽车缓冲保险杠1时,在横梁2中部受到冲击时,弓形缓冲梁5受力变形,起到吸能效果,减少受力直接向车身传递。在横梁2两侧受到冲击时,第一蜂窝状吸能网格6或第二蜂窝状吸能网格7受力被挤压变形,起到吸能效果,减少受力直接向车身传递。

为便于固定弓形缓冲梁5,该弓形缓冲梁5第一端固设有第一固定块8,该第一固定块8上设有第一固定孔10,该弓形缓冲梁5第二端固设有第二固定块9,该第二固定块9上设有第二固定孔11。进一步的,该弓形缓冲梁5中部设有与该横梁2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孔12。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蜂窝状吸能网格6和第二蜂窝状吸能网格7均由复数个六边形铝合金筒13焊接形成。该第一蜂窝状吸能网格6和第二蜂窝状吸能网格7均焊接于该横梁2内侧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缓冲保险杠,该保险杠包括横梁、固设于该横梁第一端的第一连接块、固设于该横梁第二端的第二连接块、固设于该横梁内侧面与该横梁抵接的弓形缓冲梁、垫设于该横梁内侧面第一端的第一蜂窝状吸能网格、以及垫设于该横梁内侧面第二端的第二蜂窝状吸能网格。使用本发明的汽车缓冲保险杠时,在横梁中部受到冲击时,弓形缓冲梁受力变形,起到吸能效果,减少受力直接向车身传递。在横梁两侧受到冲击时,第一蜂窝状吸能网格或第二蜂窝状吸能网格受力被挤压变形,起到吸能效果,减少受力直接向车身传递。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斌;丁建祥;董丹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宝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7
技术公布日:2019.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