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群充群控的电动汽车充电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8963发布日期:2019-11-12 21:44阅读:9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群充群控的电动汽车充电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群充群控的电动汽车充电堆。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纯电动汽车,相对燃油汽车而言,主要差别(异)在于四大部件,驱动电机,调速控制器、动力电池、车载充电器。相对于加油站而言,它由公用超快充电站。纯电动汽车之品质差异取决于这四大部件,其价值高低也取决于这四大部件的品质。纯电动汽车的用途也在四大部件的选用配置直接相关。电动汽车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充电,因此电动汽车充电堆被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的电动汽车充电堆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是直接固定在地面上,在移动和搬运过程中极为不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可群充群控的电动汽车充电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使用灵活、便于移动和固定的可群充群控的电动汽车充电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群充群控的电动汽车充电堆包括:底座;立柱,所述立柱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立柱呈线性垂直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端;缠线结构,所述缠线结构连接于所述立柱的内部;卡紧结构,所述卡紧结构连接于所述立柱;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结构呈对称关系连接于所述底座,两个所述移动结构均包括滚轮、轮轴、连接杆、齿条、齿轮和六角螺杆,矩形的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轮轴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轮轴呈对称关系均固定于所述连接杆,所述滚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滚轮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轮轴的外部,所述齿条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内部,且所述齿条和所述齿轮啮合,所述六角螺杆固定于所述齿轮的外部,且所述六角螺杆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接线结构,所述接线结构连接于所述底座。

优选的,所述齿条呈垂直关系设于所述连接杆的中心位置,且所述齿条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缠线结构包括转轴、扭力弹簧和转套,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立柱的内部,所述扭力弹簧设于所述转轴的外部,所述转套转动连接于所述扭力弹簧的外部,且所述扭力弹簧连接所述转轴和所述转套。

优选的,所述缠线结构还包括第一线孔和第二线孔,所述第一线孔设于所述转套,所述第二线孔设于所述转套。

优选的,所述卡紧结构包括转杆、压紧块和拉杆,圆柱体结构的所述转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柱,所述压紧块固定于所述转杆的外部,所述拉杆呈垂直关系固定于所述转杆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压紧块背离所述转杆的一端为半圆形结构,所述拉杆背离所述转杆的一端为楔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接线结构包括保护套、外接线、外接插头和横杆,所述保护套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外接插头滑动连接于所述保护套的内部,所述外接线设于所述外接插头的一端,所述横杆固定于所述外接插头的一端,且所述横杆与所述保护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线结构还包括内接插头、内接线、接头和充电线,所述内接插头固定于所述保护套的内部,所述内接线设于所述内接插头的一端,所述接头设于所述内接线背离所述内接插头的一端,所述充电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充电线均连接于所述接头。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群充群控的电动汽车充电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群充群控的电动汽车充电堆,在所述底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呈平行关系的所述连接杆,在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垂直固定圆柱体结构的所述轮轴,在所述轮轴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所述滚轮,通过所述滚轮的设置,能够方便充电堆的移动,从而便于充电堆的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中心位置垂直固定有所述齿条,且所述齿条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所述齿轮,且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即通过转动所述齿轮,即可实现所述齿条的上下运动,从而能够控制所述滚轮的升降,能够在需要进行充电堆移动时将所述滚轮放出,在不需要移动时将所述滚轮收起,方便进行充电堆的放置,且由于所述底座面积较大,充电堆固定就会更加稳固,在所述齿轮的内部固定所述六角螺杆,且所述六角螺杆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可以在外部转动所述六角螺杆实现所述滚轮的升降,方便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群充群控的电动汽车充电堆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底座和移动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底座和移动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立柱和接线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缠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立柱,3、缠线结构,31、转轴,32、扭力弹簧,33、转套,34、第一线孔,35、第二线孔,4、卡紧结构,41、转杆,42、压紧块,43、拉杆,5、移动结构,51、滚轮,52、轮轴,53、连接杆,54、齿条,55、齿轮,56、六角螺杆,6、接线结构,61、保护套,62、外接线,63、外接插头,64、横杆,65、内接插头,66、内接线,67、接头,68、充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群充群控的电动汽车充电堆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底座和移动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底座和移动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立柱和接线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缠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可群充群控的电动汽车充电堆包括:底座1;立柱2,所述立柱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立柱2呈线性垂直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缠线结构3,所述缠线结构3连接于所述立柱2的内部;卡紧结构4,所述卡紧结构4连接于所述立柱2;移动结构5,所述移动结构5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结构5呈对称关系连接于所述底座1,两个所述移动结构5均包括滚轮51、轮轴52、连接杆53、齿条54、齿轮55和六角螺杆56,矩形的所述连接杆53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所述轮轴5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轮轴52呈对称关系均固定于所述连接杆53,所述滚轮5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滚轮51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轮轴52的外部,所述齿条54固定于所述连接杆53的一端,所述齿轮55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且所述齿条54和所述齿轮55啮合,所述六角螺杆56固定于所述齿轮55的外部,且所述六角螺杆56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接线结构6,所述接线结构6连接于所述底座1。

所述齿条54呈垂直关系设于所述连接杆53的中心位置,且所述齿条54与所述底座1滑动连接,通过所述齿条54呈垂直关系设于所述连接杆53的中心位置,能够便于所述滚轮51的升降。

所述缠线结构3包括转轴31、扭力弹簧32和转套33,所述转轴31固定于所述立柱2的内部,所述扭力弹簧32设于所述转轴31的外部,所述转套33转动连接于所述扭力弹簧32的外部,且所述扭力弹簧32连接所述转轴31和所述转套33,通过所述扭力弹簧32的设置,能够便于所述充电线68的自动收纳。

所述缠线结构3还包括第一线孔34和第二线孔35,所述第一线孔34设于所述转套33,所述第二线孔35设于所述转套33,通过所述第一线孔34和所述第二线孔35的设置,能够保证所述充电线68的收纳。

所述卡紧结构4包括转杆41、压紧块42和拉杆43,圆柱体结构的所述转杆41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柱2,所述压紧块42固定于所述转杆41的外部,所述拉杆43呈垂直关系固定于所述转杆41的外部,为了方便将所述充电线68就行压紧固定,从而防止充电时所述充电线68被拉回。

所述压紧块42背离所述转杆41的一端为半圆形结构,所述拉杆43背离所述转杆41的一端为楔形结构,通过所述压紧块42背离所述转杆41的一端为半圆形结构,能够保证所述压紧块42不会对所述充电线68造成损坏。

所述接线结构6包括保护套61、外接线62、外接插头63和横杆64,所述保护套61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一端,所述外接插头63滑动连接于所述保护套61的内部,所述外接线62设于所述外接插头63的一端,所述横杆64固定于所述外接插头63的一端,且所述横杆64与所述保护套61滑动连接,通过所述横杆64的设置,能够方便将所述外接插头63进行移动。

所述接线结构6还包括内接插头65、内接线66、接头67和充电线68,所述内接插头65固定于所述保护套61的内部,所述内接线66设于所述内接插头65的一端,所述接头67设于所述内接线66背离所述内接插头65的一端,所述充电线68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充电线68均连接于所述接头67,通过所述接头67连接多个所述充电线68,能够便于群充群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群充群控的电动汽车充电堆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首先转动所述六角螺杆56,将所述滚轮51从所述底座1的内部转动出来,在所述底座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呈平行关系的所述连接杆53,在两个所述连接杆53的两端均垂直固定圆柱体结构的所述轮轴52,在所述轮轴52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所述滚轮51,通过所述滚轮51的设置,能够方便充电堆的移动,从而便于充电堆的放置,在所述连接杆53的中心位置垂直固定有所述齿条54,且所述齿条54与所述底座1滑动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所述齿轮55,且所述齿轮55与所述齿条54啮合,即通过转动所述齿轮55,即可实现所述齿条54的上下运动,从而能够控制所述滚轮51的升降,能够在需要进行充电堆移动时将所述滚轮51放出,在不需要移动时将所述滚轮51收起,方便进行充电堆的放置,且由于所述底座1面积较大,充电堆固定就会更加稳固,在所述齿轮55的内部固定所述六角螺杆56,且所述六角螺杆56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可以在外部转动所述六角螺杆56实现所述滚轮51的升降,方便调节,待充电堆放置平稳之后,滑动所述横杆64,将所述外接插头63与所述内接插头65进行接触固定,在所述内接线66背离所述内接插头65的一端设有所述接头67,在所述接头67的一端连接多个所述充电线68,能够同时对多台电动车进行充电,通过所述外接插头63与所述内接插头65的配合使用,能够达到可群充群控的目的,方便进行接线和控制,在需要进行所述充电线68充电时,只需将所述立柱2上的所述充电线68从所述立柱2上拉出即可,在所述立柱2的内部固定所述转轴31,在所述转轴31的外部连接所述扭力弹簧32,在所述扭力弹簧32的外部连接所述转套33,所述充电线68穿过所述转套33上的所述第一线孔34和所述第二线孔35进行固定,所述充电线68在所述转套33上缠绕收集,当拉动所述充电线68时,所述充电线68的一端被拉出,另一端就会在所述立柱2的内部进行堆放,当不需要使用时,所述充电线68就会在所述扭力弹簧32的弹力作用下再次缠绕在所述转套33上,所述立柱2内部堆放是所述充电线68也会被缠绕,方便所述充电线68的收纳,在所述立柱2的一端设有所述转杆41,在所述转杆41的一端固定所述压紧块42,通过转动所述转杆41,即可将所述充电线68进行压紧固定,方便充电。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群充群控的电动汽车充电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群充群控的电动汽车充电堆,在所述底座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呈平行关系的所述连接杆53,在两个所述连接杆53的两端均垂直固定圆柱体结构的所述轮轴52,在所述轮轴52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所述滚轮51,通过所述滚轮51的设置,能够方便充电堆的移动,从而便于充电堆的放置,在所述连接杆53的中心位置垂直固定有所述齿条54,且所述齿条54与所述底座1滑动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所述齿轮55,且所述齿轮55与所述齿条54啮合,即通过转动所述齿轮55,即可实现所述齿条54的上下运动,从而能够控制所述滚轮51的升降,能够在需要进行充电堆移动时将所述滚轮51放出,在不需要移动时将所述滚轮51收起,方便进行充电堆的放置,且由于所述底座1面积较大,充电堆固定就会更加稳固,在所述齿轮55的内部固定所述六角螺杆56,且所述六角螺杆56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可以在外部转动所述六角螺杆56实现所述滚轮51的升降,方便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