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顶部内拉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2051发布日期:2019-11-08 22:58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顶部内拉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顶部内拉手。



背景技术:

汽车顶部内拉手是小型汽车内部常见的安全部件,用来在车内乘客的身体出现倾斜时握紧以维持平衡,但是现有的汽车顶部内拉手在回弹时,把手的回弹力较大,导致把手与底座发生碰撞而产生的噪音也较大;此外,软塞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离盖板,并进而造成丢失,导致盖板缺少缓冲部件,影响使用,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幅减弱了噪音,并有效防止了软塞脱落,保证了把手的长时间正常使用的汽车顶部内拉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顶部内拉手,包括把手、底座、扭簧、盖板、螺钉和软塞;把手的一侧两端均开设有一个第一沉腔,两个第一沉腔中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底座;扭簧设置在其中一个底座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座中均设置有一个螺钉,两个所述底座上还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且可拆卸的盖板,所述盖板位于第一沉腔的内部和底座的内侧,两个所述盖板上均设置有一个软塞;所述底座的内侧向外形成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一侧向外形成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凸耳,所述第一凸台的外侧端面上开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凸台的外端开设有第二沉腔,所述第二沉腔的开口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位于两个凸耳的对角侧;所述滑槽的底面外端向外形成有第一卡条;所述盖板的一侧向外形成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的高度h为4.5mm;所述第三凸台的外端中心开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三圆孔,所述第三圆孔的内壁上向外形成有两个互为对角设置的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形成有凸柱,所述凸柱的另一端伸入到沉孔的内部并形成有伞形块;所述伞形块的外侧侧面上开设有两个互为对角设置的缺口,所述软塞套设在伞形块的外侧并嵌入在沉孔中;两个所述第一沉腔的内壁上还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第二卡条,两个所述第二卡条分别位于两个盖板的内侧。

优选地,两个所述凸耳中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圆孔,两个所述第一圆孔均套设在销杆上,从而实现了底座的转动功能。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外侧向外形成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一侧向外形成有定位销;所述螺钉的螺纹端穿过第二沉腔的底面和第二凸台并伸出到第二凸台的外侧,所述螺钉的头部位于第二沉腔的内部。

优选地,两个所述凸耳的中还均开设有一个第二圆孔,两个所述第二圆孔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圆孔的内侧,其中一个所述凸耳的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端与其中一个第二圆孔的内壁相交并连通。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侧面向外形成有销轴,所述销轴的两端分别向外形成有转轴和插板;所述转轴插入在其中一个第二圆孔中,所述插板插入卡槽并沿卡槽滑入到另一个第二圆孔中,从而将所述盖板可转动的连接在底座上并具备可拆卸功能。

优选地,所述凸柱的外侧侧面上向外形成有两个互为对角设置的加强筋,两个所述加强筋分别位于两个缺口的内侧,两个所述缺口的下端分别连接在两个连接块的上侧。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另一侧边缘向外形成有卡钩,所述卡钩与销轴互为对角设置;所述卡钩插入在滑槽的内侧并扣合在第一卡条的下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斜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第一卡条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卡条减慢了把手回弹的速度,从而降低了噪音,同时降低了盖板上的第三凸台的高度,使得底座与第一沉腔之间契合更加密实,阻挡由软塞与第一沉腔底面碰撞而产生的噪音外泄,从而进一步起到降噪的作用;此外,还有效防止了软塞脱离凸柱,保证了把手的长时间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卡条的位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内侧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外侧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卡条的位置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的外侧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的内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一种汽车顶部内拉手,包括把手1、底座2、扭簧3、盖板4、螺钉5和软塞6;把手1的一侧两端均开设有一个第一沉腔101,两个第一沉腔101中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底座2;两个第一沉腔101的内部均形成有一个销杆102,扭簧3设置在其中一个底座2上;两个底座2中均设置有一个螺钉5;两个底座2上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且可拆卸的盖板4,盖板4位于第一沉腔101的内部和底座2的内侧,两个盖板4上均设置有一个软塞6;底座2的内侧向外形成有第一凸台21,第一凸台21的一侧向外形成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凸耳22,两个凸耳22中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圆孔23,两个第一圆孔23均套设在销杆102上,从而实现了底座2的转动功能;扭簧3套设在其中一个销杆102上,以使得其中一个底座2具有回弹功能(上述功能为现有技术);第一凸台21的外侧端面上开设有第一斜面25,第一凸台21的外端开设有第二沉腔24,底座2的外侧向外形成有第二凸台26,螺钉5的螺纹端穿过第二沉腔24的底面和第二凸台26并伸出到第二凸台26的外侧,螺钉5的头部位于第二沉腔24的内部,第二凸台26的一侧向外形成有定位销27;第二沉腔24的开口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29,滑槽29位于两个凸耳22的对角侧;滑槽29的底面外端向外形成有第一卡条28;第一斜面25上开设有凹槽210,凹槽210位于第一卡条28的外侧,两个凸耳22的中还均开设有一个第二圆孔212,两个第二圆孔212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圆孔23的内侧;其中一个凸耳22的侧面开设有卡槽211,卡槽211的内端与其中一个第二圆孔212的内壁相交并连通;盖板4的一侧向外形成有第三凸台42,第三凸台42的外端中心开设有沉孔43;盖板4的侧面向外形成有销轴410,销轴410的两端分别向外形成有转轴411和插板41;转轴411插入在其中一个第二圆孔212中,插板41插入卡槽211并沿卡槽211滑入到另一个第二圆孔212中,从而将盖板4可转动的连接在底座2上并具备可拆卸功能,沉孔43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三圆孔44,第三圆孔44的内壁上向外形成有两个互为对角设置的连接块45,两个连接块45之间形成有凸柱46,凸柱46的另一端伸入到沉孔43的内部并形成有伞形块47;伞形块47的外侧侧面上开设有两个互为对角设置的缺口48,凸柱46的外侧侧面上向外形成有两个互为对角设置的加强筋49,两个加强筋49分别位于两个缺口48的内侧,两个缺口48的下端分别连接在两个连接块45的上侧;软塞6套设在伞形块47的外侧并嵌入在沉孔43中;第三凸台42的高度h为4.5mm;盖板4的另一侧边缘向外形成有卡钩412,卡钩412与销轴410互为对角设置;卡钩412插入在滑槽29的内侧并扣合在第一卡条28的下侧,从而将盖板4固定住,防止其转动;两个第一沉腔101的内壁上还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第二卡条103,两个第二卡条103分别位于两个盖板4的内侧。

使用时,使用工具插入到凹槽210中并向上翘起,进而将两个盖板4上的卡钩412分别从两个底座2上的第一卡条28上拉出,从而借助两个盖板4的可转动功能将两个盖板4打开,然后将两个底座2对应的放置在汽车内侧顶部,并使得底座2上的定位销27插入到汽车顶部对应的定位孔中,以防止底座2转动,再使用螺丝刀将两个底座2上的螺钉5均螺接在汽车内侧顶部,从而将两个底座2固定在汽车内侧顶部,并且把手1能借助扭簧3的反弹力始终靠拢在两个底座2上,然后在装回两个盖板4,使得盖板4固定不动;当汽车转弯导致乘坐者身体歪斜时,就可以向外拉开把手1并握住,从而保持身体平衡,使用后只要松开把手1即可,把手1就会借助扭簧3压回到两个底座2上;而把手1在回复过程中,盖板4最先进入到第一沉腔101中,盖板4的一侧边缘接触到第二卡条103,并在第二卡条103的作用下减慢了把手1的回弹速度,并限制了回弹幅度;接着,软塞6的外端抵住第一沉腔101的底面,并借助软塞6的缓冲作用和自身弹性,消除了把手1与两个底座2碰撞时产生的噪音;伞形块47插入在软塞6的内部后,伞形块47能向外撑紧软塞6,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同时,软塞6的弹力也能包覆住伞形块47,使得软塞6不容易脱离凸柱46。

汽车顶部内拉手是小型汽车内部常见的安全部件,用来在车内乘客的身体出现倾斜时握紧以维持平衡,但是现有的汽车顶部内拉手在回弹时,把手的回弹力较大,导致把手与底座发生碰撞而产生的噪音也较大;此外,软塞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离盖板,并进而造成丢失,导致盖板缺少缓冲部件,影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卡条103减慢了把手1回弹的速度,从而降低了噪音,同时降低了盖板4上的第三凸台42的高度,使得底座2与第一沉腔101之间契合更加密实,阻挡由软塞6与第一沉腔101底面碰撞而产生的噪音外泄,从而进一步起到降噪的作用;此外,还有效防止了软塞6脱离凸柱46,保证了把手的长时间正常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