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密封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1163发布日期:2019-11-15 20:5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车门密封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门密封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门密封条是通过与车门之间的压缩变形填补车门与车身之间间隙、缝隙达到密封效果,使车辆内部与外界环境隔离,起到防水、防尘、降噪的作用。并且,还能使车身外观形成统一的整体,起到装饰的作用。此外,车门密封条还具有缓冲车门关闭时对车身侧围钣金及内饰板的冲击。

传统中的车门密封条通常包括安装于车门上的第一密封条和安装于门框上的第二密封条,第二密封条绕门框整圈布置,并且第二密封在门框底部相对于门槛位置突出,导致第二密封条外漏,驾乘人员上下车过程中不断踩踏密封条,导致第二密封条变形、老化、密封性能衰退。

因此,希望有一种车门密封结构能够克服或者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门密封结构,以延长车门密封结构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门密封结构,所述车门密封结构包括安装于车门处的第一密封部和安装于门框处的第二密封部,其中,所述第二密封部沿所述门框的周向布置并在所述门框的门槛位置形成有避让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车门密封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车门处的第三密封部,所述第三密封部对应于所述避让开口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密封部卡接于所述车门的车门护板。

进一步的,沿所述第三密封部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密封部上间隔布置有多个卡子,所述车门护板上形成有与所述卡子对应布置的多个卡孔。

进一步的,所述车门护板上形成有凹槽,所述第三密封部布置于所述凹槽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部能够抵接于所述门框上,所述第三密封部能够抵接于所述门框的门槛饰板上。

进一步的,沿车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密封部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避让开口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部沿所述车门的周向绕所述车门一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密封部形成有安装卡槽,所述安装卡槽卡接于车辆的车身侧围钣金件的边缘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门密封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门密封结构的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外观效果美观,其第二密封部在门框的门槛位置形成有避让开口,降低密封条被踩踏的概率,避免因踩踏而导致过快的老化、变形,从而提升第二密封部的使用寿命,保证车门密封结构的持续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延长车门密封结构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根据上文所述的车门密封结构。

所述车辆与上述车门密封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车门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车门密封结构沿剖面线e-e的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车门密封结构沿剖面线g-g的剖面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车门密封结构的门框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门框沿剖面线b-b的剖面图;

图6为图4所示的门框沿剖面线c-c的剖面图;

图7为图4所示的门框沿剖面线d-d的剖面图;

图8为图1所示的车门密封结构的第二密封部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的车门密封结构的车门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车门沿剖面线a-a的剖面图;

图11为图1所示的车门密封结构的第一密封部的示意图;

图12为图9所示的车门的车门护板部分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车门护板部分沿剖面线f-f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所示的车门密封结构的第三密封部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2所示的车门护板部分的车门护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门,12-第一密封部,13-车门护板,131-卡孔,132-凹槽,14-第三密封部,141-卡子,2-门框,22-门槛饰板,23-第二密封部,231-避让开口,232-安装卡槽,24-侧围内饰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门密封结构,参见图1、图2、图3和图8,所述车门密封结构包括安装于车门1处的第一密封部12和安装于门框2处的第二密封部23,其中,第二密封部23沿门框2的周向布置并在门框2的门槛位置形成有避让开口231。

上述车门密封结构的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外观效果美观,其第二密封部23在门框2的门槛位置形成有避让开口231,降低密封条被踩踏的概率,避免因踩踏而导致过快的老化、变形,从而提升第二密封部23的使用寿命,保证车门密封结构的持续有效性。

优选地,参见图12、图13和图14,所述车门密封结构还包括安装于车门1处的第三密封部14,第三密封部14对应于避让开口231布置,与第二密封部23互补,避免因避让开口231导致车门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下降,提高车门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

第三密封部14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能够将第三密封部14稳定、可靠的安装于车门1上即可。优选地,第三密封部14卡接于车门1的车门护板13,卡接方式装配简便,且安装于车门护板13上无需在车门钣金件11上额外布置安装结构,减少对车门1的整体强度的影响。

第三密封部14卡接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参见图14和图15,沿第三密封部14的长度方向,第三密封部14上间隔布置有多个卡子141,车门护板13上形成有与卡子141对应布置的多个卡孔131,间隔布置的多个卡子141将第三密封部14稳定可靠的卡接于车门护板13。

卡子141包括多个弹性卡爪,上述弹性卡爪可被压缩穿过卡孔131,然后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伸开并卡接于车门护板13上,已将第三密封部14卡接于车门护板13。

卡子141可通过任意适当的方式固定于第三密封部14的密封条上,例如,卡子141注塑于密封条上,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三密封部14的密封条上形成有卡接槽,卡子141上形成有与卡接槽相配合的卡接块,通过卡接块将卡子141卡接于密封条上。

参见图12、图13和图15,车门护板13上形成有凹槽132,第三密封部14布置于凹槽132处,便于第三密封部14的定位安装,且减少或避免第三密封部14突出车门护板13的尺寸,提高车门1的美观性。

参见图3,第一密封部12能够抵接于门框2上,第三密封部14能够抵接于门框2的门槛饰板22上,形成对车门1的双重密封,提高其密封性。

第三密封部14的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优选地,沿车辆的长度方向,第三密封部14的尺寸大于或等于避让开口231的尺寸,使得第三密封部14能够完全弥补避让开口231。

参见图9和图11,第一密封部12沿车门1的周向绕车门1一周,使得第一密封部12能够沿车门1的周向实现车门1的外周的密封。

第一密封部12和第二密封部23的安装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释放的选择,参见图7,第二密封部23形成有安装卡槽232,安装卡槽232卡接于车辆的车身侧围钣金件21的边缘处,安装简便、可靠。此外,门框2处还形成有侧围内饰板24,第二密封部23形成搭接于侧围内饰板24的密封唇边,改善车辆内部的外观,且进一步提高车门位置的密封性。

第一密封部12、第二密封部23和第三密封部14的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部12、第二密封部23和第三密封部14根据车门相应位置的密封需求和装配需求,形成为适当的密封条,以实现车门1和门框2之间的间隙的密封,且在车门1打开和关闭时起到缓冲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根据上文所述的车门密封结构,该车辆所具有的优点与上述车门密封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