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节支架、减震器、减震器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9678发布日期:2020-05-20 03:3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转向节支架、减震器、减震器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转向节支架以及包含该转向节支架的减震器、减震器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悬挂系统中通常都安装有减震器和转向节,减震器能有效减弱路面起伏等对汽车造成的损害,转向节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支架固定于减震器上,与转向节连接,转向节支架传递并承受汽车部分载荷,支承并带动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往往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

现有技术,转向节支架大多数是冲压钣金结构,强度较低,转向节支架容易出现变形、开裂等故障,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向节支架,增强强度,避免变形、开裂,以及提供包含该转向节支架的减震器、减震器总成及汽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节支架,用于固定于减震器上并与转向节连接,包括:外支架、内支架和多个加强杆,所述外支架包括:用于包围所述减震器外周的第一主部和从所述第一主部的两端沿所述减震器径向突出的一对外板,所述第一主部在沿所述减震器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折弯部,每一个所述折弯部在朝向所述减震器一侧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加强杆相匹配,所述加强杆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并卡设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内支架位于所述一对外板所夹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架包括:用于包围所述减震器外周的第二主部和从所述第二主部两端沿所述减震器径向突出的一对内板,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一一对应并叠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减震器的长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加强杆均布于所述第一主部的四周。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加强杆的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加强杆朝向所述减震器一侧的形状与所述减震器的外周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安装孔,用于安装转向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减震器,包括上述的转向节支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减震器总成,包括上述的转向节支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转向节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节支架,通过加强杆,增强了转向节支架的局部强度,避免了变形和开裂,包含该转向节支架的减震器、减震器总成及汽车也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节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外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内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加强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减震器,2.外支架,21.凹槽,22.第一主部,23.外板,24.第一安装孔,3.内支架,31.内板,32.第二安装孔,4.加强杆,41.焊接搭接面,42.焊接搭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转向节支架,如图1-图5所示,用于固定于减震器1上并与转向节(图未示)连接,包括:外支架2、内支架3和多个加强杆4,外支架1包括:用于包围减震器1外周的第一主部22和从第一主部22的两端沿减震器1径向突出的一对外板23,第一主部22在沿减震器1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折弯部,每一个折弯部在朝向减震器1一侧形成凹槽21,凹槽21的形状与加强杆4相匹配,加强杆4与凹槽21一一对应并卡设于凹槽21中,加强杆4选用屈服强度较大的材料,内支架3位于一对外板23所夹空间内。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内支架3包括:用于包围减震器1外周的第二主部和从第二主部两端沿减震器1径向突出的一对内板31,内板31与外板23一一对应并叠合在一起。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加强杆4的长度方向与减震器1的长度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多个加强杆4均布于第一主部22的四周。进一步地,加强杆4的数量为三个。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每一个加强杆4朝向减震器1一侧的形状与减震器1的外周形状相匹配。如图5所示,每一个加强杆4包括:焊接搭接面41,用于与凹槽21贴合定位、焊接,以及焊接搭接面42,用于与减震器1下端外壁贴合定位、焊接,焊接搭接面42的形状与减震器1的外周形状相匹配。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外板23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4,内板31上开始有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32,第一安装孔24和第二安装孔32用于安装转向节。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每一个加强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倒角,方便将加强杆4安装进凹槽21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减震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节支架。因具备转向节支架的全部技术特征,因此,也具备全部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减震器总成,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节支架。因具备转向节支架的全部技术特征,因此,也具备全部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节支架。因具备转向节支架的全部技术特征,因此,也具备全部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向节支架,用于固定于减震器上并与转向节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支架、内支架和多个加强杆,所述外支架包括:用于包围所述减震器外周的第一主部和从所述第一主部的两端沿所述减震器径向突出的一对外板,所述第一主部在沿所述减震器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折弯部,每一个所述折弯部在朝向所述减震器一侧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加强杆相匹配,所述加强杆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并卡设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内支架位于所述一对外板所夹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包括:用于包围所述减震器外周的第二主部和从所述第二主部两端沿所述减震器径向突出的一对内板,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一一对应并叠合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减震器的长度方向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加强杆均布于所述第一主部的四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加强杆的数量为三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加强杆朝向所述减震器一侧的形状与所述减震器的外周形状相匹配。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安装孔,用于安装转向节。

8.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转向节支架。

9.一种减震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转向节支架。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转向节支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节支架、减震器、减震器总成及汽车,其中,转向节支架包括:外支架、内支架和多个加强杆,所述外支架包括:用于包围所述减震器外周的第一主部和从所述第一主部的两端沿所述减震器径向突出的一对外板,所述第一主部在沿所述减震器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折弯部,每一个所述折弯部在朝向所述减震器一侧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加强杆相匹配,所述加强杆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并卡设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内支架位于所述一对外板所夹空间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节支架,通过加强杆,增强了转向节支架的局部强度,避免了变形和开裂,包含该转向节支架的减震器、减震器总成及汽车也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1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