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7542发布日期:2020-02-18 12:56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胎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构件,其状态的好坏影响了汽车行驶的速度、安全性以及驾驶体验。就其安全性而言,轮胎必须通过摩擦力保持与地面的稳定接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抓地力。一旦轮胎与地面的接触不稳定,就容易出现轮胎打滑、车辆难以控制的问题。尤其是在冬天雨雪天气下道路结冰,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摩擦力变得非常小,车辆非常容易出现轮胎打滑、刹车难以控制,进而车辆容易失控发生交通事故。

一般对于轮胎在结冰路面上打滑的解决方式是在轮胎上缠绕防滑链,从而在压力一定时,增大轮胎与路面接触面的粗糙度,进而增大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但是防滑链条每次需要手动的去缠绕安装,十分麻烦;同时,防滑链的缠绕安装需要一定的技巧,普通人不经训练的话难以进行准确的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采用防滑链防滑存在的安装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轮胎。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轮胎本体的圆周面为胎面,轮胎本体上在胎面处沿其轴向开设有防滑槽,防滑槽的长度小于胎面的宽度且其两端封闭,防滑槽中设置有防滑条,防滑槽与防滑条的横截面均呈左右对称的倒v形,防滑条顶部的高度高出胎面,防滑条沿横截面的对称轴左右分别为卡条a与卡条b,卡条a与卡条b在二者接触面的最低点处相互铰接。

进一步地,卡条a与卡条b外侧表面的底端均为使厚度逐渐减小的斜面。

进一步地,卡条a与卡条b之间的最大夹角为90度。

进一步地,卡条a与卡条b外侧表面在高出胎面的位置上均沿设置有其长度方向的条状凸起,条状凸起顶部的高度小于防滑条顶部的高度。

进一步地,防滑条倒v形的尖角顶部为平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利用防滑条起到轮胎在结冰路面上行驶时的防滑功能,相比于现有的防滑链,其防滑效果更好,安装与拆卸都更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滑条与防滑槽都设置为倒v形,利用轮胎橡胶的弹性,使防滑条在安装后无需额外的固定机构即可与防滑槽保持稳定的连接与配合,大大简化轮胎的防滑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拆卸防滑条时的操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轮胎本体,2-胎面,3-条状凸起,4-防滑条,4.1-卡条a,4.2-卡条b,5-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轮胎,包括轮胎本体1,轮胎本体1的圆周面为胎面2,轮胎本体1上在胎面2处沿其轴向开设有防滑槽5,防滑槽5的长度小于胎面2的宽度且其两端封闭,防滑槽5中设置有防滑条4,防滑槽5与防滑条4的横截面均呈左右对称的倒v形,防滑条4顶部的高度高出胎面2,防滑条4沿横截面的对称轴左右分别为卡条a4.1与卡条b4.2,卡条a4.1与卡条b4.2在二者接触面的最低点处相互铰接。

工作原理:防滑条4为金属材质,将防滑条4安装在防滑槽5中,防滑条4顶部的高度高出轮胎本体1的胎面2,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防滑条4顶部尖角与路面接触,大大提高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

防滑条4实际安装时,将防滑条4中卡条a4.1与卡条b4.2的底部对准防滑槽5并分别与防滑槽5两侧的槽体对应。此时防滑条4处于收缩状态,即卡条a4.1与卡条b4.2之间的夹角最小,二者顶部之间并未接触。随后用力将防滑条4按入防滑槽5中,防滑条4在倒v形的防滑槽5的作用下慢慢展开,即卡条a4.1与卡条b4.2绕铰接点相对向外侧旋转,卡条a4.1与卡条b4.2之间的夹角慢慢增大直至防滑条4完全进入防滑槽5中并与之契合。防滑条4完全进入防滑槽5后,卡条a4.1与卡条b4.2之间的夹角最大,并且此时二者顶部端面相互接触使防滑条4整体呈倒v形。防滑条4实际拆卸时,用力向外拔出防滑条4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从附图上看,防滑条4无法直接与防滑槽5安装以及拆卸,但是由于轮胎的材质为橡胶,所以其具有一定弹性,所以在进行防滑条4的安装与拆卸时,防滑槽5可以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来使防滑条4可以正常的进行安装与拆卸。并且本实用新型也是利用橡胶的弹性,使防滑条4安装后在不加额外固定机构的情况下,可以稳定的安装在防滑槽5中而不会脱落出。

本实用新型利用防滑条起到轮胎在结冰路面上行驶时的防滑功能,相比于现有的防滑链,其防滑效果更好,安装与拆卸都更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滑条与防滑槽都设置为倒v形,利用轮胎橡胶的弹性,使防滑条在安装后无需额外的固定机构即可与防滑槽保持稳定的连接与配合,大大简化轮胎的防滑结构。

实施例2

考虑到即使轮胎本体1的橡胶具有一定弹性,但是如果将防滑条4中的卡条a4.1与卡条b4.2整体厚度设置为与防滑槽5内部高度一致的话,防滑条4刚进行安装时,即卡条a4.1与卡条b4.2底部末端刚进入防滑槽5时可能会与防滑槽5相互卡住。所以将卡条a4.1与卡条b4.2外侧表面的底端均设置为使厚度逐渐减小的斜面,进而可以使防滑条4刚进行安装时,由于卡条a4.1与卡条b4.2底部宽度小于防滑槽5内部高度,卡条a4.1与卡条b4.2底部末端可以顺利进入防滑槽5,进而防止相互卡住影响防滑条4的安装。

卡条a4.1与卡条b4.2之间的最大夹角为90度。因为防滑条4顶部与路面接触的尖角是由卡条a4.1与卡条b4.2顶部组合而成,所以为了防止尖角快速磨损以及伤害路面,应该防止尖角过于尖锐,所以应该适当增大卡条a4.1与卡条b4.2之间的夹角;同时也应当避免卡条a4.1与卡条b4.2之间的夹角过大,因为夹角过大会导致卡条a4.1与卡条b4.2在台面上的占用的面积过大,也就是防滑槽5左右开设的面积过大,会影响轮胎本身的性能。所以综合以上要求,将卡条a4.1与卡条b4.2之间的夹角为90度(如附图图2,指的二者之间的最大夹角)。

卡条a4.1与卡条b4.2外侧表面在高出胎面2的位置上均沿设置有其长度方向的条状凸起3,条状凸起3顶部的高度小于防滑条4顶部的高度。条状凸起的设置使为了方便拆卸防滑条,为拔出防滑条设置工具的着力点,防滑条拔出的具体操作如附图图3所示。同时,条状凸起3也进一步的起到了防滑作用,因为条状凸起3的顶部也是棱角,在与路面接触时也可以增大摩擦力(汽车行驶时,轮胎会发生变形,进而条状凸起3也能与路面接触)。

防滑条4倒v形的尖角顶部为平面状,该设计是钝化了防滑条4的尖角,可以进一步防止防滑条4尖角因过度尖锐而导致极速磨损与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