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行驶避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6683发布日期:2020-05-15 16:27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行驶避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行驶避震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经常遇到地面凹凸不平的路况,对车辆避震系统和车辆轮胎形成极大挑战,在一些车型中,为了使车轮始终与地面保持垂直,比较常用的有双插臂式独立悬架,可将悬架的两个插臂结构近似的组成平行四边形,如图1所示,其保证了在车轮在受到地面影响而上下运动时,车轮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但是由于两个插臂与车辆底盘铰接,另一端与车轮的刹车盘通过摆动轴承连接,导致在经过颠簸路面时,车轮会沿轴向运动,增加了车轮的轴向应力,造成车胎疲劳导致,加速车胎老化和磨损,影响车胎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行驶避震机构,以降低车轮在颠簸路面的轴向应力,保护车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行驶避震机构,包括

振动调节单元,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接盘和减震盘,且所述减震盘能相互靠近或远离连接盘,所述减震盘向连接盘方向延伸出振动柱,所述振动柱穿过连接盘,且所述振动柱端部向外延伸出翻边,所述振动柱上套接有抵顶弹簧,所述抵顶弹簧置于翻边与连接盘之间;所述减震盘向连接盘方向延伸出导柱,所述连接盘向振动柱方向延伸出导套,所述导柱插入导套内,所述导套内设有间隙弹簧,所述间隙弹簧一端抵顶于导柱端面,另一端抵顶于连接盘上。

进一步的,每根所述振动柱上套设有垫圈,所述垫圈固设于连接盘上,且所述抵顶弹簧的一端抵顶于翻边上,另一端抵顶于垫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柱的长度小于两倍的导柱加导套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盘沿边缘向外均匀延伸出固定部,所述振动柱固设于固定部上。

进一步的,本避震机构还包括上插臂和下插臂,所述上插臂与下插臂平行设置,所述连接盘顶部向上延伸出上支撑臂,所述连接盘底部向下延伸出下支撑臂,且所述上插臂和下插臂的端部分别与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通过摆动轴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插臂和下插臂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本避震机构还包括底盘,所述上插臂与下插臂远离连接盘的一端均与底盘铰接,所述上插臂与底盘顶部铰接,所述下插臂与底盘底部铰接。

进一步的,本避震机构还包括减震器,所述下插臂包括下第一支脚和下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中部和第二支脚中部跨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与底盘顶部通过所述减震器连接,所述减震器的阻尼筒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梁铰接,阻尼筒的筒体与底盘顶部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器与连接梁连接处置于连接梁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插臂包括上第一支脚和上第二支脚,所述上第一支脚和上第二支脚的一端与所述底盘顶部铰接,另一端相互固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行驶避震机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采用抵顶弹簧和间隙弹簧相配合,使得减震盘能靠近或远离连接盘,采用导柱和导套使得连接盘和减震盘在竖直方向同步运动,使得车轮在振动过程中与车辆底盘连接;

将振动柱的长度限制在小于两倍的导柱加导套长度,使得在车轮振动过程中不会由于减震盘与连接盘运动幅度过大导致导柱与导套脱离。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背景技术中现有车辆避震结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行驶避震机构整体示意图;

图3为连接盘和减震盘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4为连接盘和减震盘配合结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持单元;11-上插臂;111-上第一支脚;112-上第二支脚;12-下插臂;121-下第一支脚;122-下第二支脚;13-摆动轴承;14-连接梁;2-底盘;4-减震器;5-振动调节单元;51-连接盘;511-导套;512-垫圈;513-上支撑臂;514-下支撑臂;52-减震盘;521-导柱;522-固定部;523-振动柱;524-翻边;53-抵顶弹簧;54-间隙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行驶避震机构,主要应用于车辆后轮,其包括支撑单元以及振动调节单元5,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上插臂11和下插臂12,所述上插臂11一端与汽车底盘2顶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振动调节单元5顶部连接,所述下插臂12一端与汽车底盘2底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振动调节单元5底部连接;所述振动调节单元5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接盘51和减震盘52,连接盘51和减震盘52均竖直设置,所述连接盘51顶部向上向支撑单元方向延伸出上支撑臂513,所述连接盘51底部向下向支撑单元方向延伸出下支撑臂514,所述支撑臂与上插臂11端部通过摆动轴承13连接,所述下支撑臂514与下插臂12通过摆动轴承13连接,且所述上插臂11与下插臂12相互平行,使得连接盘51始终保持竖直状态,所述上插臂11包括上第一支脚111和下第一支脚121,所述下插臂12包括下第一支脚121和下第二支脚122,所述上第一支脚111的一端与底盘2顶部铰接,上第二支脚112的一端与底盘2顶部铰接,且所述上第一支脚111的另一端与上第二支脚112固接,且上第一支脚111和上第二支脚112的端部高度相等,所述下第一支脚121的一端与底盘2底部铰接,所述下第二支脚122的一端与底盘2底部铰接,所述下第一支脚121和下第二支脚122另一端相互固接形成一整体,所述下第一支脚121与下第二支脚122中部跨设有连接梁14,所述连接梁14与底盘2顶部通过减震器4连接,所述减震器4阻尼筒的活塞杆与连接梁14铰接,阻尼筒的筒体与底盘2顶部铰接,汽车的车轮与所述减震盘52中部通过轮轴转动连接,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颠簸路面时,通过减震器4使得振动的车轮恢复原位;

所述减震盘52与连接盘51之间留有间隙,使得在车轮振动过程中减震盘52可以靠近或远离连接盘51,以保证车轮不会受到轴向应力,所述减震盘52的板面向连接盘51方向延伸出导柱521,所述连接盘51的板面向减震盘52方向延伸出导套511,所述导柱521插入导套511内,且所述导套511内设有间隙弹簧54,所述间隙弹簧54一端抵顶于导柱521端部,另一端抵顶于连接盘51的板面,所述减震盘52边缘周向均匀向外延伸出多个固定部522,所述固定部522向连接盘51方向沿周延伸出多根振动柱523,所述振动柱523穿过连接盘51,且在振动柱523端部向外延伸出翻边524,所述连接盘51上固设有多个垫圈512,且所述垫圈512套设于振动柱523上,所述振动柱523上还套设有抵顶弹簧53,所述抵顶弹簧53一端抵顶于翻边524上,另一端抵顶于垫圈512上,所述振动柱523的长度小于两倍的导柱521加导套511长度,防止车轮振动时导柱521与导套511脱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行驶避震机构,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上插臂11和下插臂12与连接盘51配合使得车轮在振动过程中保证连接盘51始终保持竖直状态,由于上插臂11与下插臂12为刚性,导致当遇到颠簸路段,车轮带动减震盘52和连接盘51上下运动,此时上插臂11和下插臂12扬起或下垂,在上插臂11和下插臂12上下运动的过程中,连接盘51会发生水平方向的运动,此时振动部与连接盘51发生相对运动,具体的,连接盘51的竖直方向在导柱521和导套511的带动下与连接盘51同步运动;在水平方向,由于连接盘51会跟随上插臂11和下插臂12的端部发生水平运动,而轮胎由于地摩擦使得减震盘52不发生水平方向运动,此时当轮胎上移或下降时,减震盘52向远离连接盘51方向运动,减震盘52带动振动轴的翻边524向连接盘51运动,使得抵顶弹簧53压缩,导柱521向导套511外运动,但导柱521不与导套511脱离在轮胎振动结束后,上插臂11和下插臂12在减震器4的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同时减震盘52和连接盘51在间隙弹簧54和抵挡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

由于车辆底盘2调教效果不同,使得上插臂11和下插臂12在初始状态下处于上扬或下垂状态,此时当车轮在颠簸路面行驶时,减震盘52和连接盘51先相互靠近之后在相互远离,在减震盘52和连接盘51相互靠近的过程中,间隙弹簧54先被压缩,之后在减震盘52和连接盘51相互远离的过程中,间隙弹簧54放松,抵顶弹簧53被压缩,之后通过减震器4使得上插臂11和下插臂12处于初始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