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散热的车载充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4509发布日期:2020-07-21 12:2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车载充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散热的车载充电机。



背景技术:

汽车充电机是一种专为电动汽车的车用电池充电的设备,是在对电池充电时用到的有特定功能的电力转换装置,其壳体内封闭设置有充电模块,充电模块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需要对壳体进行散热。

目前,对电动汽车充电机的冷却方式是通过强制风冷或自然风冷的方式,主要是在壳体侧壁是安装有多个风扇,并在侧壁上设有多个散热孔,且散热孔针对风扇设置,当风扇正常工作时,充电机外部的空气通过散热孔流进充电机内,并被风扇抽出充电机外,实现风冷散热作用。但这种风冷方式需要增加风扇等设备,结构复杂,占用面积大,布置起来困难,增加制作成本。

为此,中国专利文献cn102593919a公开了一种车载充电机,包括充电机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充电机本体上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以及有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电机本体内部,所述上冷却板和所述下冷却板之间设有用于循环冷却液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相连通。从上述文献的车载充电机结构可以看出,其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这种冷却通道的设置结构复杂,其通过液体的流量小,所能到达的散热面积也很小,导流效率低,从而对充电机的散热作用不够理想,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车载充电机的冷却通道结构设置复杂,通过液体流量小,散热面积也很小,导流效率低,对充电机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增大液体流量和散热面积,导流效率高,散热效果好的车载充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快速散热的车载充电机,包括:

壳体,其底部设置有冷却腔;

隔板结构,设置在所述冷却腔内,并将所述冷却腔分隔成一端相连的两条过流槽道,两条所述过流槽道的另一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多条导流板结构,分别呈u形结构依次间隔设置在两条所述过流槽道之间,并在两条所述过流槽道之间形成多条并排的u形导流槽结构,所述导流槽结构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一侧延伸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多条所述导流板结构上分别设有连通相邻所述导流槽结构的多个通槽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流板结构由一体成型于两所述过流槽道底面的多个断续的凸边结构构成,相邻两个所述凸边结构之间形成所述通槽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边结构包括沿所述隔板结构延伸方向分别设置在两所述过流槽道内的多个条形凸边,以及连接在两所述过流槽道一端之间的多个弧形凸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结构为沿所述冷却腔的宽度中心线延伸设置的直板结构,两所述过流槽道关于所述隔板结构对称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结构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却腔的一端端面上,其另一端与所述冷却腔之间留有连通两所述过流槽道一端的通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底部的冷却腔中的底盖,所述冷却腔与所述底盖之间设置密封遮盖住两所述过流槽道的密封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沿所述冷却腔的轮廓边设置的密封槽,以及嵌设在所述密封槽的密封圈垫,所述密封圈垫在所述底盖安装于所述冷却腔时被密封紧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快速散热的车载充电机中,通过隔板结构将冷却腔分隔成一端相连的两个过流槽道,两个过流槽道可以有效覆盖住壳体底部区域,增大液体流动面积,增加液体流量,并且,通过在两过流槽道之间设置多条u形结构的导流板结构,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可利用导流板结构来引导液体从进水口到出水口这段距离的流动方向,延长液体与壳体之间的接触冷却距离和时间,从而在两个所述过流槽道之间形成多条并排的u形导流槽结构,具有汇流和引流作用,大大提高导流效率,增大对壳体散热面积,可靠提升对车载充电机的散热效果,保证车载充电机的安全使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快速散热的车载充电机中,多条所述导流板结构上分别设有连通相邻所述导流槽结构的多个通槽孔,这种结构设置,将具有较大流量压力的液体从通槽孔位置分流到相邻导流槽结构中,起到均匀分散液体流量作用,以避免在某一导流槽中出现流量及压力聚流过大的情况,保证两所述过流槽道之间的每条导流槽结构所承受液体压力及流量平稳,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充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充电机的底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与底盖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0-冷却腔,11-进水口,12-出水口,13-底盖,2-隔板结构,21-通口,3-过流槽道,4-导流板结构,41-条形凸边,42-弧形凸边,5-导流槽结构,6-通槽孔,7-密封圈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如图1-3所示的一种可快速散热的车载充电机,包括:

壳体1,其底部设置有冷却腔10;

隔板结构2,设置在所述冷却腔10内,并将所述冷却腔10分隔成一端相连的两条过流槽道3,两条所述过流槽道3的另一端分别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

多条导流板结构4,分别呈u形结构依次间隔设置在两条所述过流槽道3之间,并在两条所述过流槽道3之间形成多条并排的u形导流槽结构5,所述导流槽结构5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一侧延伸设置。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实施例的核心技术方案,通过所述隔板结构2将冷却腔分隔成相连通的两个过流槽道3,使两个所述过流槽道3可以有效覆盖住所述壳体1底部区域,增大液体流动面积,增加液体流量,所述壳体1为铝制壳体,本身具有优良导热性能,并且,通过在两所述过流槽道3之间设置多条u形结构的导流板结构4,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可利用所述导流板结构4来引导液体从进水口到出水口这段距离的流动方向,延长所述壳体1与液体之间的接触冷却距离和时间,从而在两个所述过流槽道3之间形成多条并排的u形导流槽结构5,具有汇流和引流作用,大大提高导流效率,增大对壳体散热面积,可靠提升对车载充电机的散热效果,保证车载充电机的安全使用。

下面结合图1-2对所述凸起结构的具体设置方式做详细说明:

多条所述导流板结构4上分别设有连通相邻所述导流槽结构5的多个通槽孔6,这种结构设置,将具有较大流量压力的液体从通槽孔位置分流到相邻导流槽结构中,起到均匀分散液体流量作用,以避免在某一导流槽中出现流量及压力聚流过大的情况,保证两所述过流槽道3之间的每条导流槽结构5所承受液体压力及流量平稳,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可靠。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流板结构4由一体成型于两所述过流槽道3底面的多个断续的凸边结构构成,相邻两个所述凸边结构之间形成所述通槽孔6,这些若干凸边结构可以增大壳体与液体之间的散热面积,以及所述通槽孔6可以使液体在流速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进行分流,可将密集的水流分散到所述过流槽道的边侧,避免所述过流槽道3的局部出现压力过大情况,平衡均匀各导流槽结构之间的流量。作为一种具体结构设置,所述凸边结构包括沿所述隔板结构2延伸方向分别设置在两所述过流槽道3内的多个条形凸边41,以及连接在两所述过流槽道3一端之间的多个弧形凸边42,多个弧形凸边42的圆弧长由内向外逐渐增大,这样可使液体流过多个所述导流板结构4最高处位置时的流量增加,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从而将进水口流入的液体通过u形弯转方式流入到出水口中,再通过外部水泵及循环水路装置进行循环连接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隔板结构2为沿所述冷却腔10的宽度中心线延伸设置的直板结构,两所述过流槽道3关于所述隔板结构2对称设置,这样正好使两所述过流槽道3可以相适配的覆盖在所述壳体1底部,并满足大流量的液体通过,液体流动交替也较快,具体的,所述隔板结构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却腔10的一端端面上,其另一端与所述冷却腔之间留有连通两所述过流槽道3一端的通口21,从而通过所述通口21将两个所述过流槽道3的一端相连通,并利用多个弧形凸边43在通口21位置处对液体起到导流作用,以使液体在两所述过流槽道3之间呈u形线路快速流动,并使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冷却腔的同一端上。

为了保证所述冷却腔及过流槽道的密封性,本实施例的车载充电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冷却腔中的底盖13,所述冷却腔10与所述底盖13之间设置密封遮盖住两所述过流槽道3的密封结构,所述底盖13采用螺栓结构与所述壳体1固定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沿所述冷却腔10的轮廓边设置的密封槽,以及嵌设在所述密封槽的密封圈垫7,所述密封圈垫7在所述底盖13安装于所述冷却腔10时被密封紧固,通过上述结构可知,将底盖7安装固定到冷却腔时会将所述过流槽道3封盖住,从而将密封槽中的密封圈垫7挤压紧固在所述底盖13与壳体1底部之间,从而实现对所述导流槽道3的密封作用,防止在壳体1底部出现漏水现象,安全可靠。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