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座椅的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3731发布日期:2020-09-23 02:0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辆座椅的头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座椅的头枕。



背景技术:

已知的是生产这样机的机动车座椅头枕,该头枕包括:

-彼此分离开的两个平行金属杆,其旨在被安装于座椅的靠背的顶部处,

-模制的塑料材料的壳体,其用于在乘客的头部的撞击的情况下吸收能量,该壳体具有模制形称的两个导管,所述导管中的每个导管接收相应的滑动的所述杆中的一个,以便能够对所述壳体进行高度调节,所述导管中的每个导管设置有顶部支承部和底部支承部,这两者均在所述杆中的每个杆上施加夹紧接触。

在这里规定的是,所述杆是分离开的,即它们并非固定地连接至彼此,这是因为当例如金属横梁的横梁将所述杆的上端连接时就是这种情况。

分离开的杆相对彼此可以具有一定的铰接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以这种方式避免了壳体在受热情况下的横向膨胀问题,该问题可能损害所述壳体相对于杆的正确滑动。

由支承部施加在杆上的夹紧接触使得能够限制振动噪声,并且还能够限制过定中(over-centring)的风险,所述过定中在进行高度调节时可能损害壳体在所述杆上的正确滑动。

根据已知的实施例,支承部由与壳体分离开的元件形成,所述分离开的元件互锁在为此目的而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外壳中。

因此,通常借助于来自所述支承部的至少一个柔性舌片来实现由支承部施加在杆上的夹紧接触,所述舌片通过弹簧向内返回以便支承在所述杆上。

此外,所述支承部由模制的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塑料材料在软化和膨胀方面对热不是很敏感。

这使得能够保证壳体在杆上的均匀滑动,而无论周围温度如何。

然而,将支承部安装在壳体中的事实是生产头枕的额外成本的来源。

本发明旨在克服该缺点,同时在任何温度下、在支承部和杆之间保持均匀的夹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机动车辆座椅的头枕,所述头枕包括:

-彼此分离开的两个平行金属杆,其旨在安装于所述座椅的靠背的顶部处,

-模制的塑料材料的壳体,其用于在乘客头部的撞击时吸收能量,所述壳体具有两个模制形成的导管,所述导管的每个导管接收相应的滑动的所述杆中的一个,以便能够对所述壳体进行高度调节,所述导管的每个导管设置有顶部支承部和底部支承部,顶部支承部和底部支承部两者均在所述杆中的每个杆上施加夹紧接触,

所述头枕还具有以下特征:

-所述支承部由具有所述导管的块体模制形成,并且所述支承部在其外周沿第一方向具有两个相对的柔性凸舌,

-所述支承部中的每个支承部均设置有到所述杆的对应的舌片的复位弹簧,所述弹簧具有大致u形或c形的形状,所述弹簧的分岔部中的每个都支承在所述舌片中的每个上,以便实现对所述舌片之间的所述杆的夹压。

在本说明书中,在空间中的定位术语(顶部、底部、纵向、横向、竖向、侧向等)是参照安装在车辆中的头枕来使用的。

术语“轴向”本身被认为是相对于杆的总体延伸方向。

利用所提出的布置,支承部由具有壳体的部分模制形成,这使得头枕的生产成本降低。

此外,弹簧的分岔部实现了在对应支承部的舌片之间的对应的杆的夹压,这确保了在较大温度范围内均匀地确保由所述支承部在所述杆上实现的夹紧,这与构成壳体的材料(以及因此支承部)的尺寸波动以及在高温下可能发生的它们的软化无关。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参考附图的描述变得显而易见,在所述附图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头枕的局部正视图,

图2a和图2b是根据第一水平面的图1的实施例的横截面视图,其中图2a作为概要视图,图2b作为详细视图,

图3是图1的实施例的竖向的细节横截面视图,

图4是图1的实施例的细节透视图,

图5a和图5b是根据第二水平面的图1的实施例的横截面视图,其中图5a作为概要视图,图5b作为细节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描述了机动车辆座椅的头枕1,所述头枕包括:

-彼此分离开的两个平行金属杆2,其旨在安装于所述座椅的靠背的顶部处,

-模制的塑料材料的壳体3,其用于在乘客的头部的撞击的情况下吸收能量,所述壳体具有模制形成的两个导管4,所述导管中的每个导管接收相应的滑动的所述杆中的一个,以便能够对所述壳体进行高度调节,所述导管中的每个导管设置有顶部支承部5a和底部支承部5b,所述顶部支承部和所述底部支承部两者均在所述杆中的每个杆上施加夹紧接触,

所述头枕还具有以下特征:

-所述支承部由具有所述导管的块体模制形成,并且所述支承部在其外周沿第一方向具有两个相对的柔性舌片6,

-所述支承部中的每个均设置有至所述杆的对应舌片的复位弹簧8,所述弹簧具有大体u形或c形的形状,所述弹簧的分岔部9中的每个均支承在所述舌片中的每个上,以便实现对所述舌片之间的所述杆的夹压。

壳体3以未示出的方式具有垫子。

根据所示的实施例,舌片6通过第一端部10a连接到壳体3的其余部分,以便在所述壳体中限定大体u形的槽11,从而使所述舌片能够向内弯曲,以使得所述舌片根据其第二端部10b而被支承在相应的杆2上。

在未示出的变体方案中,可以考虑通过舌片6的两个端部10a、10b将所述舌片连接到壳体3的其余部分。

根据所示的实施例,导管4还具有两个非柔性区域12,用于以非夹紧接触方式引导杆2,所述两个非柔性区域沿着与第一方向7正交的第二方向13相对置。

根据所示的实施例,第一方向7纵向延伸,第二方向13横向延伸。

根据所示的实施例,引导区域12相对于支承部5a、5b轴向偏移。

根据所示的实施例,引导区域12设置有向内突出的轴向引导脊1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区域12存在两个所述脊。

这样的布置使得能够布置如下所述的高度调节凹口,所述凹口侧向打开,因此在壳体3的滑动运动期间在所述凹口和舌片6之间不存在会损害正确滑动的干涉。

调节凹口的这种定向在乘客头部的面向所述壳体的剧烈撞击的情况下适于壳体3的最优化的高度锁定。

以在附图中无法看到的方式,头枕1还包括用于根据多个竖向位置相对于杆2锁定壳体3的装置,以便锁定针对所述壳体选择的高度调节,所述装置包括:

-带凹口的杆,其设置有轴向倾斜调节凹口,

-锁定突出部,其安装成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突出部插入所述凹口中的一个,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凹口移除以便释放所述带凹口的杆的滑动。



技术特征:

1.机动车座椅的头枕(1),所述头枕包括:

彼此分离开的两个平行金属杆(2),其旨在被安装于所述座椅的靠背的顶部处,

模制的塑料材料的壳体(3),其用于在乘客的头部的撞击的情况下吸收能量,所述壳体具有通过模制形成的两个导管(4),所述导管中的每个导管接收相应的滑动的所述杆中的一个,以便能够对所述壳体进行高度调节,所述导管中的每个导管设置有顶部支承部(5a)和底部支承部(5b),所述顶部支承部和所述底部支承部在所述杆中的每个上施加夹紧接触,所述头枕的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由具有所述导管的块体模制形成,并且所述支承部在所述支承部的外周中沿第一方向(7)具有两个相对的柔性舌片(6),

所述支承部中的每个支承部设置有至所述杆的对应的舌片的复位弹簧(8),所述弹簧具有大致u形或c形的形状,所述弹簧的分岔部(9)中的每个分岔部支承在所述舌片中的每个上,以便实现对所述舌片之间的所述杆的夹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6)通过第一端部(10a)连接到所述壳体(3)的其余部分,以便在所述壳体中限定出大致u形的槽(11),从而使所述舌片能够向内弯曲,以使得所述舌片根据其第二端部(10b)而被支承在对应的杆(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4)还具有两个非柔性区域(12),所述区域用于以非夹紧接触方式引导所述杆(2),所述区域沿与第一方向(7)正交的第二方向相对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7)纵向地延伸,并且所述第二方向(13)横向地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区域(12)相对于所述支承部(5a、5b)轴向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区域(12)设置有向内突出的轴向引导脊(14)。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还包括用于根据多个竖向位置相对于所述杆(2)锁定所述壳体(3)以便锁定针对壳体选择的高度调节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带凹口的杆,其设置有轴向倾斜调节凹口,

锁定突出部,其安装成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所述突出部插入所述凹口中的一个凹口,在所述解锁位置中,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凹口移除以便释放所述带凹口的杆的滑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枕,其包括两个杆和具有两个导管(4)的壳体(3),每个导管分别接收所述杆中的一个,以便能够对壳体进行高度调节,所述导管中的每个设置有顶部支承部(5a)和底部支承部(5b),两者均在所述杆中的每个上施加夹紧接触,所述支承部由具有所述导管的块体模制形成,并且在所述支承部的外周沿第一方向具有两个相对的柔性舌片(6),所述支承部中的每个设置有至所述杆的对应舌片的复位弹簧(8),弹簧具有大体U形或C形的形状,弹簧的分岔部(9)中的每个支承在所述舌片中的每个上,以便实现对所述舌片之间的所述杆的夹压。

技术研发人员:L·乔治斯;S·莱弗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特斯卡法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2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