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2772发布日期:2020-09-23 01:5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动液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将液压单元经由托架安装于车体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所述液压单元用液压回路控制向制动部供给的制动液的液压而进行制动控制。

制动液压控制装置具有开闭自如的调整阀和与调整阀连动而动作的泵等。制动液压控制装置被电子控制而自动地动作,令制动液压回路内的液压增减从而控制在车轮处产生的制动力。

在这样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中,设置有用于制动液的减压和暂时的制动液的储存的作为活塞型储存器的蓄积器。蓄积器具有沿轴线方向往复移动的活塞。

蓄积器具有被收纳在形成于液压单元的壳体的外表面的凹部的内部中的活塞和弹簧、相对于该凹部的开口铆接罩而构成(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1032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设计液压单元时,为了实现与车辆对应的适当尺寸的蓄积器,需要变更壳体的尺寸,变更凹部的深度、大小。因此,必须至少针对每个蓄积器的尺寸准备壳体,管理成本有可能增大。此外,在为了加深凹部的深度而增大壳体的尺寸的情况下,原材料成本、重量、液压单元的尺寸有可能变大。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提供能够在共用液压单元的壳体的同时提高蓄积器的尺寸的设计的自由度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某个观点,提供制动液压控制装置,其是控制制动液压回路的液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具有:壳体,其具有构成制动液压回路的一部分的内部流路,内部流路的一端在外表面处开口;和,蓄积器单元,其被安装在壳体的内部流路的一端开口的位置;蓄积器单元具有:活塞,其由轴线方向的一端侧的表面承受经由内部流路而流入的制动液;施力构件,其将活塞朝向一端侧进行施力;和,套筒构件,其将活塞保持为在轴线方向上可往复移动。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共用液压单元的壳体,同时能够提高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中设置的蓄积器的尺寸的设计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用液压回路的回路图。

图2是示出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积器单元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积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积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积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出以往的蓄积器单元的剖视图。

图8是比较壳体的尺寸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使蓄积器单元的尺寸不同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蓄积器单元的设置位置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蓄积器单元的设置位置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蓄积器单元的设置位置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蓄积器单元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9···蓄积器单元、10···液压单元、11d···第四流路(内部流路)、12···蓄积器单元、30···壳体、30a···侧面、30b···下表面、30e···凹部、40···电子控制单元(ecu)、51···基部、53···套筒构件、55···活塞、57···弹簧、59···环状密封构件、70···制动液压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适宜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予说明,本说明书和附图中针对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记从而省略重复说明。

<1.制动用油压回路>

图1示出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70的制动用油压回路100的一例。

图1所示的制动用油压回路100例如搭载于自动二轮车辆,构成为公知的防抱死制动控制用的液压回路。在此,防抱死制动控制(所谓abs控制)是指在例如车辆制动时令制动液压断续地减少从而抑制车轮的抱死状态的控制。

应予说明,关于防抱死制动控制的动作原理和基本控制手段等,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已知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制动用油压回路100具有:用于产生对前轮的制动力的前轮用盘式制动装置(制动部)111的前轮用主缸101、前轮用储罐102和前轮用轮缸103;用于产生对后轮的制动力的后轮用盘式制动装置(制动部)116的后轮用主缸104、后轮用储罐105和后轮用轮缸106;以及液压单元10。

液压单元10设置于前轮用及后轮用主缸101、104与前轮用及后轮用轮缸103、106之间。此外,液压单元10控制从前轮用主缸101向前轮用轮缸103供给的制动液的压力,或者控制从后轮用主缸104向后轮用轮缸106供给的制动液的压力,进行上述的防抱死制动控制。

向前轮用主缸101,经由第一配管107而连接前轮用储罐102。此外,向前轮用主缸101,经由第二配管108、液压单元10和第三配管109而连接前轮用轮缸103。

如果通过操作例如车辆的把手杆110而前轮用主缸101动作,则经由液压单元10,使前轮用轮缸103的制动液压上升。此外,前轮用轮缸103根据所供给的制动液压,令前轮用盘式制动装置111动作而使前轮制动。

向后轮用主缸104,经由第四配管112而连接后轮用储罐105。此外,向后轮用主缸104,经由第五配管113、液压单元10和第六配管114而连接后轮用轮缸106。

如果通过操作例如车辆的脚踏板115而后轮用主缸104动作,则经由液压单元10,使后轮用轮缸106的制动液压上升。此外,后轮用轮缸106根据所供给的制动液压,令后轮用盘式制动装置116动作而使后轮制动。

<2.制动液压控制装置>

接着,针对制动液压控制装置70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那样,制动液压控制装置70具有液压单元10和电子控制单元(ecu:electroniccontrolunit)40。

液压单元10具有前轮用供给电磁阀1、前轮用排出电磁阀2、后轮用供给电磁阀3、后轮用排出电磁阀4、前轮用泵5、后轮用泵6、马达7。

前轮用供给电磁阀1和前轮用排出电磁阀2、以及后轮用供给电磁阀3和后轮用排出电磁阀4例如是公知的二位置型电磁阀。在通常状态、即未进行防抱死制动控制的状态下,前轮用供给电磁阀1和后轮用供给电磁阀3为开状态,前轮用排出电磁阀2和后轮用排出电磁阀4为闭状态。

此外,前轮用泵5和后轮用泵6为被由ecu40控制的马达7驱动的结构。前轮用供给电磁阀1、前轮用排出电磁阀2、后轮用供给电磁阀3、后轮用排出电磁阀4和马达7与ecu40连接,基于来自ecu40的控制信号,被驱动控制。

液压单元10包含用于供从前轮用主缸101向前轮用轮缸103供给的制动液流动的前轮用流路(内部流路)11、用于供从后轮用主缸104向后轮用轮缸106供给的制动液流动的后轮用流路(内部流路)21。

前轮用流路11中第一流路11a的一端侧与第二配管108连接,另一端侧与前轮用供给电磁阀1连接。第二流路11b的一端侧与前轮用供给电磁阀1连接,另一端侧与第三配管109连接。

向第一流路11a连接第三流路11c的一端侧,第三流路11c的另一端侧与前轮用泵5的喷出侧连接。第四流路11d的一端侧与前轮用泵5的吸引侧连接,另一端侧与前轮用排出电磁阀2连接。

前轮用泵5使制动液从第四流路11d侧向第三流路11c侧、即从前轮用轮缸103侧向前轮用主缸101侧流动。向第四流路11d连接将制动液的压力减压的蓄积器单元9。

向第二流路11b连接第五流路11e的一端侧,第五流路11e的另一端与前轮用排出电磁阀2连接。在第二流路11b中设置用于检测向前轮用轮缸103供给的制动液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3。

另一方面,后轮用流路21中第一流路21a的一端侧与第五配管113连接,另一端侧与后轮用供给电磁阀3连接。第二流路21b的一端侧与后轮用供给电磁阀3连接,另一端侧与第六配管114连接。

向第一流路21a连接第三流路21c的一端,第三流路21c的另一端与后轮用泵6的喷出侧连接。第四流路21d的一端侧与后轮用泵6的吸引侧连接,另一端侧与后轮用排出电磁阀4连接。

后轮用泵6使制动液从第四流路21d侧向第三流路210侧、即从后轮用轮缸106侧向后轮用主缸104侧流动。向第四流路21d连接将制动液的压力减压的蓄积器单元12。

向第二流路21d连接第五流路21e的一端,第五流路21e的另一端与后轮用排出电磁阀4连接。

应予说明,在前轮用供给电磁阀1和后轮用供给电磁阀3中分别组合设置止回阀,在前轮用泵5和后轮用泵6的喷出侧分别设置节流阀。此外,在前轮用供给电磁阀1和后轮用供给电磁阀3的前后、前轮用泵5和后轮用泵6之前、以及前轮用排出电磁阀2和后轮用排电磁阀4之前,分别设置各一个未图示的过滤器。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70的立体图。前轮用供给电磁阀1、前轮用排出电磁阀2、后轮用供给电磁阀3、后轮用排出电磁阀4、前轮用泵5、后轮用泵6和蓄积器单元9、12分别装配在形成于壳体30的外表面的开口中。

前轮用泵5装配于壳体30的侧面30c。后轮用泵6装配在装配有前轮用泵5的侧面30c的背面。在从装配有前轮用泵5的侧面30c垂直地连续的侧面30a上,装配马达7。

在自装配有前轮用泵5的侧面30a和装配有马达7的侧面30a分别垂直地连续的下表面30b上,装配蓄积器单元9、12。前轮用流路11的第四流路11d的一端在装配有蓄积器单元9的位置开口。后轮用流路21的第四流路21d的一端在装配有蓄积器单元12的位置开口。

在装配有马达7的表面30a的背面处装配各电磁阀1、2、3、4和压力传感器13。此外,在安装有马达7的表面30a的背面侧,安装电子控制单元40。

电子控制单元40具有进行马达7的驱动的控制和各电磁阀1、2、3、4的开闭控制等的电子控制基板。电子控制单元40在abs动作时控制各电磁阀1、2、3、4的开闭,避免前轮和后轮的抱死。

<3.蓄积器单元>

接着,针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70中具有的蓄积器单元9、12进行详细说明。在此,采用前轮用流路11中设置的蓄积器单元9为例而进行说明。

(3-1.蓄积器单元的结构)

图3~图6是示出蓄积器单元9的结构的说明图。图3是固定于壳体30的蓄积器单元9的剖视图。图4是从基部51侧观察蓄积器单元9的立体图,图5是从套筒构件53侧观察蓄积器单元9的立体图。图6是蓄积器单元9的分解立体图。

蓄积器单元9具有基部51、套筒构件53、活塞55、弹簧57和环状密封构件59而构成。本实施方式中蓄积器单元9一体地组装而装配在形成于壳体30的凹部30e中。

本实施方式中基部51具有流通孔51a、嵌合部51b、凸缘部51c和小径部51d。嵌合部51b、凸缘部51c和小径部51d沿着轴线方向以该顺序配置。流通孔51a在基部51的中央部沿着轴线方向形成,在轴线方向的两端侧开口。

嵌合部51b是嵌合于壳体30的凹部30e的部分。凸缘部51c具有比嵌合部51b更大的直径,是与壳体30的凹部30e的周缘部接合的部分。小径部51d具有与套筒构件53的内周的直径近似相同的直径,嵌合并接合套筒构件53。

基部51固定于壳体30,形成能够贮留制动液的容量部60。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基部51的嵌合部51b侧的端面与壳体30的凹部30e的底面之间的空间、基部51的流通孔51a、和形成于基部51的小径部51d侧的端面与活塞55之间的空间作为容量部60而发挥功能。

基部51与壳体30的接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基部51与壳体30可以通过机械结合、铆接、摩擦焊接、超声焊接或粘接材料接合而接合。

套筒构件53是轴向的一端侧形成为开口端、另一端侧形成为闭塞端的圆筒形状的构件。套筒构件53的开口端嵌合并接合于基部51的小径部51d。

基部51与套筒构件55的接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基部51与套筒构件55可以通过铆接、激光焊接、或粘接材料接合而接合。

活塞55被配置为在套筒构件55的内部在轴线方向上能够移动。在活塞55与套筒构件55的底部53a之间,以压缩状态收纳弹簧57。由此,活塞55沿着轴线方向朝向基部51侧被施力。

活塞55由基部51侧的端面承受流入至容量部60的制动液。如果活塞55承受的压力导致的活塞55的作用力大于弹簧57导致的活塞55的作用力,则活塞55向图示的下方移动。即,根据流入至容量部60的制动液的压力,活塞55的位置变化,容量部60的容积变化。

应予说明,弹簧57是本发明中的施力构件的一个方式,施力构件不限于弹簧57。例如,施力构件也可以由板簧、弹性橡胶等构成。

环状密封构件59配置在形成于活塞55的外周面的环状槽55a中。环状密封构件59配置于套筒构件53的内周部与活塞55的外周部之间,具有一边在套筒构件53的内周面上滑动一边防止制动液从容量部60向收纳弹簧57的空间漏出的功能。

蓄积器单元9可以如图4~图6所示那样,在预先一体地组装后与液压单元10的壳体30的凹部30e接合。

(3-2.蓄积器尺寸的变更)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积器单元9中,只要令基部51的嵌合部51b的直径恒定,且凸缘部51c能够与壳体30的凹部30e的周缘部接合,则可以通过变更其他设计尺寸而变更容量部60的容积。

例如,通过在图3所示的蓄积器单元9中变更基部51的厚度、变更基部51的流通孔51a的直径,从而可以在不变更壳体30的设计的情况下,变更容量部60的容积。

此外,通过变更套筒构件53的轴向长度,可以在不变更壳体30的设计的情况下调节容量部60的容积的变化量。此时,也可以变更弹簧57的弹性力。

在这样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70中,通过变更蓄积器单元9的结构部件的设计,可以在不变更液压单元10的壳体30的设计的情况下,将不同尺寸的蓄积器单元9设置于液压单元10。由此,能够共用液压单元10的壳体30,同时能够提高蓄积器单元9的尺寸的设计的自由度。

(3-3.壳体尺寸)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积器单元9中,套筒构件53在比壳体30的安装面的位置更靠外侧处固定于基部51。因此,与在形成于壳体30的凹部内收纳活塞和弹簧,以凹部的内周部作为缸而构成蓄积器的以往的液压单元相比,能够减小壳体的尺寸。

图7是示出以往的蓄积器150的结构的剖视图。以往的蓄积器150利用液压单元的壳体161中的形成在面向内部流路161a的一端的位置处的凹部163而构成。

在壳体161的凹部163的内部,收纳活塞155和弹簧157。在凹部163的开口部处铆接装配栓151。在活塞155的外周面上设置环状密封构件159。

弹簧157在活塞155与栓151之间以压缩状态配置,将活塞155向凹部163的底面侧施力。活塞155由凹部163的底面侧的端面承受从内部流路161a流入的制动液而移动。由此,蓄积器150保持制动液。

图8是比较以往的液压单元的壳体161的大小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压单元10的壳体30的大小的说明图。如图7所示那样,以往的液压单元中,利用形成于壳体161的凹部163而构成蓄积器150。

与此相对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压单元10中,相对于壳体30外接蓄积器单元9,因此能够与长度l1量相应地减少壳体30的尺寸。由此,能够减小壳体30的原材料成本、重量、液压单元10的尺寸。

图9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压单元10中使蓄积器单元9的尺寸不同的例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中,即使在使蓄积器单元9的尺寸不同的情况下,也不必变更液压单元10的壳体30。

即,图8和图9所示的液压单元10中所设置的蓄积器单元9的尺寸不同,但能够使用共通的壳体30。因此,能够共用液压单元10的壳体30,同时能够提高蓄积器单元9的尺寸的设计的自由度。

(3-4.蓄积器单元的设置位置)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70是对液压单元10的壳体30外接蓄积器单元9的结构,因此能够提高蓄积器单元9的设置位置的自由度。

图10~图12是示出各蓄积器单元9的设置位置的例子的示意图。图10是在图3和图8等所示的壳体30的下表面30b处设置蓄积器单元9的例子。

图11是在安装有马达7的壳体30的侧面30a处设置蓄积器单元9的例子。根据图11所示的结构例,蓄积器单元9未从壳体30的下表面30b朝向下方突出,相应地与图10所示的结构例相比能够减小制动液压控制装置70的图示的上下方向的尺寸。

此外,图11所示的结构例中,蓄积器单元9向马达7从壳体30突出的方向突出,因此能够在抑制制动液压控制装置70的图示的左右方向的尺寸的增大的同时减小上下方向的尺寸。

图12是在安装有马达7的壳体30的侧面30a的背面30d、即配置有ecu40的壳体30的表面30d处设置蓄积器单元9的例子。图12所示的结构例中,在ecu40的壳体内配置蓄积器单元9。

根据图12所示的结构例,蓄积器单元9未从壳体30的下表面30b朝向下方突出,相应地与图10所示的结构例相比,能够减小制动液压控制装置70的图示的上下方向的尺寸。

此外,图12所示的结构例中,蓄积器单元9收纳在ecu40的壳体内,因此能够在不变更制动液压制动装置70的图示的左右方向的尺寸的情况下,减小上下方向的尺寸。

图10~图12中例示的蓄积器单元9的设置位置仅为一例。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70中,在液压单元10的壳体30中不需要形成作为活塞的缸而发挥功能的凹部,因此蓄积器单元9的设置位置的自由度变高。

(3-5.变形例)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70中,蓄积器单元9的结构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可以省略图3所示的蓄积器单元9的结构要素中的基部51。图13是示出不具有基部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蓄积器单元209的结构的剖视图。

变形例所涉及的蓄积器单元209为,相对于形成于液压单元10的壳体30的凹部30f的周缘部,接合有形成于套筒构件203的开口端的凸缘部203a。

套筒构件203与壳体30的接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套筒构件203与壳体30可以通过机械结合、铆接、摩擦焊接、超声焊接或粘接材料接合而接合。

在套筒构件203的内部收纳活塞55和弹簧57。在活塞55的外周面配置环状密封构件59。弹簧57在活塞55与套筒构件203的底部203b之间以压缩状态收纳。由此,活塞55沿着轴线方向,朝向壳体30侧被施力。

活塞55由壳体30侧的端面承受经由内部流路11d而流入的制动液而向图示的下方移动。即,根据流入的制动液的压力,活塞55的位置变化,蓄积器单元209保持制动液。

根据变形例所涉及的蓄积器单元209,通过变更与壳体30接合的套筒构件203的轴向长度,也能够在不变更壳体30的设计的情况下,变更蓄积器单元209的尺寸。由此,可以在共用液压单元10的壳体30的同时提高蓄积器单元209的设计的自由度。

此外,根据变形例所涉及的蓄积器单元209,套筒构件203的大部分也配置在比壳体30中的安装面的位置更靠外侧。因此,能够减小壳体30的尺寸而减少原材料成本、重量、液压单元的尺寸。

此外,根据变形例所涉及的蓄积器单元209,也能够提高相对于壳体30的蓄积器单元209的设置位置的选择自由度。由此,能够减小制动液压控制装置70的尺寸。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70具备具有基部51、活塞55、弹簧57和套筒构件53的蓄积器单元9。蓄积器单元9安装在壳体30的内部流路11d的一端开口的位置。

因此,通过变更蓄积器单元9的结构部件的设计,能够在不变更壳体30的设计的情况下,变更蓄积器单元9的尺寸。由此,可以在共用液压单元10的壳体30的同时提高蓄积器单元9的设计的自由度。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70中,是相对于壳体30外接蓄积器单元9的结构,因此不需要在壳体30中设置收纳活塞的凹部。因此,能够减小壳体30的尺寸,能够减少原材料成本、重量、液压单元的尺寸。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70中,是相对于壳体30外接蓄积器单元9的结构,因此能够提高蓄积器单元9的设置位置的自由度。因此,通过蓄积器单元9的设置位置,能够减小制动液压控制装置70的尺寸。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70中,在蓄积器单元9具有基部51的情况下,能够在将蓄积器单元9安装于壳体30前,预先一体地组装。因此,能够使蓄积器单元9的组装作业变得高效率。

以上,一边参照附图一边针对本发明的适宜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述例子。只要是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通常知识的人,显然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想到各种的变更例或修正例,针对这些,应认为当然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在摩托车上搭载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述例子,也可以为在自行车等其他载具上搭载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