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座椅的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043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汽车座椅的头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座椅的头枕。
背景技术
由显而易见的在前使用已知一种这样的头枕并且还描述于DE202 04 949 U1中。
按照DE 202 04 949 U1的头枕具有一个包括一个后壳体壁和一个前壳体壁的软垫支架。在其中间区域的两侧在外面在前壳体壁上设置两个分别绕一条垂直摆动轴线可摆动地铰接的并可摆动锁定的摆动翼。每一摆动翼构成一个支承结构用于在一个最近的前侧设置的软垫。两个摆动翼应该为乘客的头提供一个舒适的侧面支撑的依靠位置,但同时在撞击负荷时能够后退到一个未展出的原始位置,以便为乘客头确保一安全的支承面。
按照DE 202 04 949 U1的头枕在实际中已证明是适用的,但有必要以有利的方式进一步开发已知的头枕。

发明内容
从DE 202 04 949 U1中描述的由以前的显而易见使用的已知头枕出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展所述头枕,使其在包括必要时改进摆动翼功能的同时允许一种简单的构造方式。
该目的按照权利要求1的全部特征来达到。
虽然按照DE 202 04 949 U1的头枕具有各个摆动翼,其作为单独的构件必须特别在外面安装在软垫支架的前壳体壁上,但本发明直接由前壳体壁构成各个部分,其作为壳体构件同时构成各个摆动翼,其直接限定软垫支架的空腔。与按照DE 202 04 949 U1的装置相比本发明的软垫支架构成一显著较简单的并且具有比至今较小的工具费用和材料费用的待制造的构件,而并不以不利的方式损害摆动翼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构成中,软垫支架借助一个倾斜轴承装置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杆上。利用这些发明特征总体上构成一种头枕,如果人们将借助支承杆(高度调节)、借助摆动翼(摆动调节)和借助倾斜轴承装置(倾斜调节)的分别包括两个相反的运动方向的调节功能加起来,则人们可以称之为“六位移头枕”。这样的六调节功能使乘客可以进行几乎万能的各自的舒适调节。
一个设有不同构造方式的摆动翼的头枕的一种倾斜调节由DE195 28 716 C2本来是已知的。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在于,软垫支架由两个彼此靠紧固定的外壳,即一个前外壳和一个后外壳构成,并且前外壳构成具有两个摆动翼的前壳体壁。因此通过后外壳和包括两摆动翼的前外壳的组合以很简单的方式得到完成的软垫支架。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在于,前壳体壁具有一个中间的壳体固定的部分,并且在壳体固定的部分的两侧可摆动地铰接各一个摆动翼。按照本发明摆动铰接点的简单的构造形式这样构成,即任一摆动翼的摆动铰接点由一塑料薄膜铰链构成。
一种悦目美观的并且避免因卡住受伤的头枕按照其他的发明措施这样达到,即每一摆动翼在其外壁构成一个凸缘,该凸缘分别搭接软垫支架的一个邻接的边缘区域并且同时在摆动翼的任何的摆动位置向外面遮盖软垫支架的空腔。
在这里凸缘直到邻接垂直的摆动轴线的位置实际上可以环绕整个的头枕周边,其中凸缘同时可以用作为构成的头部接触面的软垫的固定。
其他的发明特征在于,在空腔内在软垫支架的前壳体壁的中间区域与后壳体壁之间的内部设置一个与前壳体壁和/或后壳体壁固定的、特别是大致箱式的支承区域,并且该支承区域用作为软垫支架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杆上的固定。在该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该箱式支承区域可以说构成软垫支架的中心的芯部。该中心的芯部,其用作为至少一个支承杆和在必要时同样软垫支架的倾斜轴承的安装,在不同的例如不同的宽度的但在其它方面同种的头枕型式中始终构成完全相同的。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构成中,支承区域可以或是固定在后壳体壁上或是固定在前壳体壁上,特别是材料锁合地与相关的壳体壁相连接。
此外,本发明设定,支承区域沿一个大致平行于后壳体壁和前壳体壁的平面分体构造,并且支承区域的后面的部分固定在后壳体壁上而支承区域的前面的部分固定在前壳体壁上,合乎目的地通过材料锁合连接。一种这样的优选的实施形式允许同时保持倾斜位置的支承杆装置的在装配技术上有利的嵌入装配。当支承杆装置包括一个具有一个不可旋转地固定在支承区域内的摩擦卡圈的U形的支承杆弓时,这尤其是如此。
从诸从属权利要求中可得知其他的发明特征。


在各附图中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其中图1一个头枕的侧视图;图2头枕按图1中由II表示的观察方向的俯视图;图3头枕的软垫支架从后面按图1中由III表示的观察方向的视图;图4软垫支架从前面大致按图1中由IV表示的观察方向的空间视图;图5软垫支架包括各转回的摆动翼大致按图9中由V-V表示的剖面线截取的横剖面图;图6软垫支架包括各展出的摆动翼对按图5的视图的支撑位置;图7软垫支架由前面观察(按图1的观察方向IV)在后外壳的内腔中(拆除前外壳时)的一部分的空间视图;图8软垫支架由后面观察(按图1的观察方向III)在前外壳的内腔中(拆除后外壳时)的一部分的空间视图;以及图9软垫支架大致按图2中由IX-IX表示的剖面线截取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个头枕10具有一个前部11和一个后部12。头枕10还具有两个支承杆13,用于在未示出的汽车座椅的靠背的上面的区域内高度可调地支承头枕10。
构成头部接触面A的前部11在外面由一个软垫14覆盖,软垫带有一种覆盖织物15。
后部12在当前情况下构成一个设有光滑的外表面17的后外壳16,它由塑料注塑成型。如果需要一种应用情况,则可以附加或代替光滑的外表面17设置一个具有覆盖织物的软垫。
在前部11内设有一个前外壳18(参见例如图4和图8)。
后外壳16同时构成总体用P表示的软垫支架的后壳体壁,而前外壳18同时构成前壳体壁。
前壳体壁18分成一个中间的部分M和两个分别在两侧邻接中间部分M的外面的部分F。
虽然中间部分M是软垫支架P的壳体固定的构件,但两个外面的部分分别构成一个摆动翼F。每一摆动翼F借助一薄膜铰链19在两侧并列而可摆动地铰接中间部分M。
因此两薄膜铰链19构成垂直的摆动轴线20,以便其可将两个摆动翼F从其复位的按图4的位置(同样参见图5)偏转到其部分地或完全展出的按图6的位置。
在各摆动翼F与后外壳16之间的内侧分别设置两个限摆止挡21、22,它们在各摆动翼F按图6的展出位置彼此间隔开并且其在各摆动翼F按图5的完全复位的位置彼此靠紧。
每一摆动翼F在其外边缘上构成一个凸缘23,它分别搭接软垫支架P的后外壳16的一个邻接的边缘区域24并由此在相关的摆动翼F的任何摆动位置向外隐藏软垫支架P的空腔25。
凸缘23基本上围绕摆动翼F的周边延伸并且分别在中间部分M的区域内由一个空间固定的凸缘部分23A补足。
在空腔25内在前壳体壁或前外壳18的中间区域M与后壳体壁或后外壳16之间设置一个与软垫支架P固定的、特别是大致箱式的支承区域26。
支承区域26沿一个大致平行于后壳体壁16和前壳体壁18的平面E分体构造而形成分支承区域26A和26B。
两个分支承区域26A和26B分别与后壳体壁16和前壳体壁18材料锁合地相连接。后外壳或后壳体壁16和前外壳或前壳体壁18分别构成一些单件连贯的塑料注塑成型件。
两个支承杆13为了座椅靠背侧的分级定位的高度调节设有调节切槽27并且为了防止意外的拔出分别设有一个挡槽28,两个支承杆在总体上构成一个U形的支承杆弓29的构件,其具有一个将上面的各支承杆末端30相互连接的弓形接桥31。后者由一个在支承区域26内不能摆动地固定的、由弹簧钢板成形的摩擦卡圈32包围嵌接。
每一摆动翼F在一个自动伸入空腔25中的臂34上设有一个摩擦元件33,其由一立方形的热变化弹性的柔性体构成。
作为特别适用的是,一种由聚氨酯(PUR)泡沫塑料制成的热变形弹性体,该弹性体由德国、49440 Lemfrde的ELASTOGRANGmbH公司以商业名称“CELLASTO”销售。
一个配对摩擦元件与摩擦元件33相配合作用,该配对摩擦元件构成一个摩擦轨条35,其形状为一个向空腔25那边凸出的具有扁平矩形横截面的肋条并且具有一个下面的摩擦导轨36和一个上面的摩擦导轨37。
立方形的摩擦元件33构成一小型的摩擦体,其构成一个沿摩擦轨条35的纵向走向延伸的凹槽38,它对凹槽38内的摩擦轨条35在其下面的摩擦导轨36和其上面的摩擦导轨37上进行加载。摩擦元件或摩擦体33容纳于一个向摩擦轨条35那边敞开的支承框架39中,其处在臂34的自由端上。每一摩擦轨条35成形在后外壳16的内面上。每一摩擦轨条35可以在其摩擦导轨36、37上设有各个横向于摩擦轨条纵向走向设置的定位肋条式的凸起40。其允许摆动翼F的大致分级定位式的摆动锁定。
每一摩擦元件33和构成一个摩擦轨条35的配对摩擦元件沿一个同心于对应的摆动翼F的相关的摆动轴线20延伸的运动导轨设置。
后外壳16总共具有四个摩擦轨条35,在各一个臂34的端面的各一个摩擦体33与其配合作用。
软垫支架P与延伸的U形的支承杆弓29一起的组装大致如下支承杆弓29作为预组装的装置已包括摩擦卡圈32,其以其槽管形的区域41牢固包围弓形接桥31。其中两卡圈侧边42、43在克服一弹簧恢复力下相互锁定。
支承杆弓29以两支承杆13先从上面通过两个长孔L插进后外壳16的下部。然后将两相互锁定的卡圈侧边42、43插入一个由分支承区域26A构成的大致水平的通道44中。按这种方式摩擦卡圈32不能摆动地容纳于后外壳16中。包括后外壳16的软垫支架P的倾斜调节,与摩擦卡圈32在弓形接桥31上的摆动相关联,因此可以只在克服摩擦力矩以后实现。
在继续的组装过程中然后将前外壳18以其空心侧安装到装置16、29上,为此首先将摩擦轨条35的各自由端插入相关的支承框架39的各端面的开口45中,并从而分别插入立方形的摩擦体33的凹槽38中。
然后将前外壳18压紧到后外壳16上,此时一系列的前外壳18的定位凸出部基本上不可拆地嵌入后外壳16的各对应的定位孔中。
这样,例如前外壳18的定位凸出部46、47嵌入后外壳16的对应的定位孔48、49中。其中分支承区域26A的上部设有部分圆形的凹槽50,其将带有摩擦卡圈32的弓形接桥31以两卡圈侧边42、43先牢固地压进保持通道44中。
还应补充指出,各长孔L用作为软垫支架P的倾斜调节极限。
倾斜轴承装置31、32的旋转轴线用B标记而软垫支架P的顶点用S标记。
权利要求
1.用于汽车座椅的头枕(10),包括一个在上面借助至少一个支承杆(13)固定在一个座椅靠背上的、借助壳体壁(16、18)包围一个空腔(25)的软垫支架(P),其构成一个主要表面的前壳体壁(18)容纳一个头部接触区域(A),该头部接触区域(A)包括两个在其中间区域(M)内绕至少一个垂直的摆动轴线(20)可摆动地铰接的、构成用于软垫(14)的支承结构的、可摆动锁定的摆动翼(F),其中各可摆动锁定的摆动翼(F)由前壳体壁(18)的直接限定空腔(25)的部分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软垫支架(P)借助一个倾斜轴承装置(31、32)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杆(13)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或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软垫支架(P)由两个彼此靠紧固定的外壳(16、18),即一个前外壳(18)和一个后外壳(16)构成并且前外壳(18)构成前壳体壁。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前壳体壁(18)具有一个中间的壳体固定的部分(M),并且在壳体固定的部分(M)的两侧可摆动地铰接各一个摆动翼(F)。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每一摆动翼(F)在其外边缘构成一个凸缘(23),该凸缘分别搭接软垫支架(P)的一个邻接的边缘区域(24)并且同时在摆动翼(F)的每一摆动位置都向外面覆盖软垫支架(P)的空腔(25)。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在空腔(25)内在软垫支架(P)的前壳体壁(18)的中间区域(M)与后壳体壁(16)之间的内部设置一个与前壳体壁(18)和/或后壳体壁(16)固定的、特别是大致箱式的支承区域(26),并且支承区域(26)用作为软垫支架(P)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杆(13)上的固定。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支承区域(26)固定在后壳体壁(16)上,特别是与后者材料锁合地相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支承区域(26)固定在前壳体壁(18)上,特别是与后者材料锁合地相连接。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支承区域(26)沿一个大致平行于后壳体壁(16)和前壳体壁(18)的平面(E)分体构造,并且支承区域(26)的后面的部分(26A)固定在后壳体壁(16)上而支承区域(26)的前面的部分(26B)固定在前壳体壁(18)上。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支承区域(26)的后面的部分(26A)与后壳体壁(16)而支承区域(26)的前面的部分(26B)与前壳体壁(18)材料锁合地相连接。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之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杆(13)至少间接地经由倾斜轴承装置(31、32)固定于支承区域(26)中。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U形的支承杆弓(29),它具有两个用于在座椅靠背侧支撑的支承杆(13)和一个将上面的各支承杆末端(30)相互连接的弓形接桥(31),后者由一个不可旋转地固定在支承区域(26)内的摩擦卡圈(32)包围嵌接。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嵌入前外壳(18)与后外壳(16)之间的支承杆弓(29)通过两个外壳(16、18)的彼此靠紧固定而得以形锁合地固定。
14.按照权利要求1至13之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每一摆动翼(F)的摆动铰接点(20)由一个塑料薄膜铰链(19)构成。
15.按照权利要求1至14之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每一摆动翼(F)带有至少一个摩擦元件(33),它分别与一个在软垫支架(P)上固定的配对摩擦元件(35)相配合作用,其中,摩擦元件(33)和配对摩擦元件(35)沿一个同心于对应的摆动翼(F)的摆动轴线(20)延伸的运动导轨设置。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配对摩擦元件构成一个成部分圆形延伸的摩擦轨条(35)并且摩擦元件构成至少一个至少在一侧嵌接摩擦轨条(35)的小型摩擦体(33)。
17.按照权利要求15或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后外壳(16)在内面上构成至少一个摩擦轨条(35),其形状为一个向空腔(25)那边凸出的具有扁平矩形横截面的肋条并且具有一个下面的导轨(36)和上面的摩擦导轨(37),其中,摩擦轨条(35)由与摆动翼(F)运动一致的小型摩擦体(33)在下面和/或上面加载。
18.按照权利要求16或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小型的摩擦体(33)由一种热变化弹性的柔性塑料特别是由聚氨酯(PUR)泡沫塑料构成。
19.按照权利要求16至18之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摩擦体(33)构成一个沿摩擦轨条(35)的纵向走向延伸的凹槽(38)并且对凹槽(38)内的摩擦轨条(35)在下面和上面进行加载。
20.按照权利要求16至19之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小型摩擦体(33)设置在一个向摩擦轨条那边敞开的支承框架(39)中。
21.按照权利要求16至20之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摩擦轨条(35)具有各个横向于其纵向走向的定位肋条式的凸起(40)。
22.按照权利要求2至21之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倾斜轴承装置(31、32)的旋转轴线(B)接近软垫支架(P)的顶点(S)设置。
23.按照权利要求1至22之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在各摆动翼(F)与后壳体壁(16)之间至少间接地设置一些限摆止挡(21、2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头枕,设有一个在上面借助至少一个支承杆(13)固定在一个座椅靠背上的、借助壳体壁(16、18)包围一个空腔的软垫支架(P)。软垫支架(P)的构成一个主要表面的前壳体壁(18)容纳一个头部接触区域,该头部接触区域包括两个在其中间区域(M)内绕至少一个垂直的摆动轴线(20)可摆动地铰接的、构成用于软垫的支承结构的、可摆动锁定的摆动翼(F),其中各可摆动锁定的摆动翼(F)由前壳体壁(18)的直接限定软垫支架(P)的空腔的部分构成。
文档编号A47C7/38GK1774353SQ200480009748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1日
发明者R·李斯特, M·E·斯克拉, P·施姆达冯特策比亚托弗斯基 申请人:格瑞玛股份公司, 大众汽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