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86088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创造涉及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提出了一种简捷有效的防止颈椎挥鞭伤害的保护措施,具体是:该头枕主要由活动枕体和支撑枕体及触发连杆机构组成。活动枕体可以相对支撑枕体转动,支撑枕体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座椅靠背上。活动枕体与触发连杆机构通过连杆铰接。活动枕体的主要功能是为了防止颈椎的挥鞭伤害;支撑枕体用来支撑活动枕体,支撑枕体的前下方有凸起的颈枕部,用来支撑头部枕骨下方部位,防止颈椎的疲劳损伤。本实用新型创造利用惯性触发实现颈椎保护的措施,同时在头枕上增加用于支撑颈部的颈枕部,实现对乘员头部的有效支持,减少颈椎的疲劳损伤,进而增强车载乘员的行车舒适性。
【专利说明】
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创造涉及车辆座椅头枕制造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车载乘员的乘车舒适性,同时当车辆受到后部撞击时能够对车载乘员的头部和颈椎进行保护的功能性座椅头枕。
【背景技术】
[0002]车载座椅头枕通常是为了提高乘车者乘坐时的舒适性以及保证乘车者乘坐时的安全性而设置的装置。座椅头枕既能为乘车者增添舒适感,又可以为乘客提供一个头部依托和向后限位的保护功能。
[0003]交通事故统计数据显示,追尾事故是一种常见的事故,追尾时前车乘员遭受的伤害主要是颈椎的挥鞭伤。当汽车在驾驶过程中或处于静止状态时,由于后车的突然撞击,汽车陡然加速,汽车乘员的头部由于惯性向后倾斜,并以颈部为轴心发生大角度转动;而通常乘员的头部位置,特别是驾驶者的头部与头枕分开一定的距离,在追尾碰撞中,头枕由于不能及时对乘客的头部进行支撑,颈部会因发生大角度转动而受到伤害。由于颈椎是神经密集的部位,一旦受到比较严重的损伤,就可能导致瘫痪或留下其它后遗症。
[0004]如图1所示为乘员处于乘坐正常位置时,头部与头枕的相对位置结构示意图。通常情况下乘员的头部没有接触到头枕而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乘员的头部基本上由颈椎支撑,颈椎相当于头部的支撑点,如图1所示的颈椎支点。而且乘员的后背也不是完全靠到座椅靠背上,从图1可以看到从颈椎支点往下相当一部分后背没有靠到座椅靠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正常或标准乘坐位置。对处于该位置的乘员来说,存在长时间乘坐带来的颈椎疲劳影响舒适性和追尾时会受到挥鞭伤害2个方面的隐患。目前的解决方案往往是只解决了其中的一个而忽略了另一个,如目前国内外已开发的头颈保护措施:RHR(感应式头枕)、PAHR(主动式头枕)、RAS(感应式头枕)、PAS(被动式头枕)等四类,首先,这些措施解决不了颈椎疲劳影响舒适性的问题,其次这些头枕基本上需要在座椅靠背内安装相应的装置一起配合或在头枕中增加复杂机械机构及更改才能工作,因此这些座椅的成本比没有颈椎保护的座椅高很多,而且由于后排座椅的安装及成本限制,这些保护措施往往不安装在后排座椅中,对后排乘员的头颈保护起不了作用;而市场上一些售后的产品如颈托等产品能够对颈部起到一定的保护和缓解疲劳的作用,但是由于与头枕不是一体安装比较不方便,发生追尾时颈部的移动受到限制往往会加重颈椎的挥鞭伤害。如何能够将所述2个问题综合考虑提出解决措施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5]需要补充的是,乘员的头部位置,特别是驾驶者的头部与头枕有一定的距离,乘员的头部重量得不到头枕的支撑而靠颈椎支持。长时间乘坐,颈部会发生肌肉疲劳甚至损伤(或骨质增生),影响了车载乘员的行车舒适性。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售后的产品如颈托等产品能够对颈部起到一定的缓解疲劳作用,但是由于与头枕不是一体安装比较不方便,发生追尾时颈部的移动受到限制往往会加重颈椎的挥鞭伤害。

【发明内容】

[0006]为解决上述两种常见的问题,考虑到侧面视野、舒适性和安全性等因素,本发明创造提出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0007]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惯性触发(或者根据需要采用主动触发形式)实现颈椎保护的措施,同时在头枕上增加用于支撑颈部的颈枕部,实现对乘员头部的有效支持,减少颈椎的疲劳损伤,进而增强车载乘员的行车舒适性。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包括活动枕体、支撑枕体、固定在座椅靠背上的头枕支撑架和触发连杆机构;活动枕体安装在支撑枕体的中部构成一个完整的头枕,支撑枕体通过头枕支撑架固定在座椅靠背上端;活动枕体安装在转动轴上相对于支撑枕体运动,转动轴的两端与头枕支撑架连接;触发连杆机构一端通过焊接杆与头枕支撑架固定,另一端与活动枕体连接。
[0009]上述的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活动枕体通过轴套I安装在转动轴上。
[0010]上述的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所述的活动枕体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一端与活动枕体固定,另一端设有卡销,支撑板上设有滑槽;所述的触发连杆机构由轴套I1、滑动杆、弹簧、连杆、销轴I和销轴II构成;轴套II固定在焊接杆上,滑动杆一端穿过轴套II,另一端通过销轴I与连杆连接,连杆的另一端安装销轴II,销轴II沿支撑板上的滑槽移动;卡销与滑动杆上的卡槽I活动连接;弹簧套装在滑动杆上。
[0011 ]上述的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将卡销替换为制动开关,制动开关通过信号线与汽车内控制系统连接。
[0012]上述的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所述的支撑枕体的两侧设有滑道,转动轴的两端伸入滑道内,沿滑道带动活动枕体移动;所述的触发连杆机构由轴套I1、滑动杆和弹簧构成;轴套II固定在焊接杆上,滑动杆一端穿过轴套II,另一端与转动轴或轴套I连接,弹簧套装在滑动杆上;设有制动开关,制动开关与设在转动轴上的卡槽II活动连接。
[0013]上述的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所述的支撑枕体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头部枕骨的颈枕部。
[0014]上述的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所述的颈枕部与支撑枕体为分体结构,颈枕部相对于支撑枕体前后移动。
[0015]上述的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所述的支撑枕体上设有穴位刺激装置,穴位刺激装置通过信号线与车内控制装置连接。
[0016]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发明创造,基本上不需要在座椅靠背内安装相应的装置,依靠头枕自身的结构设计实现颈椎保护功能。
[0018]2.本发明创造,当发生追尾时,活动枕体由于自身的惯性和滑动杆的惯性的共同作用下,卡销与卡槽瞬间脱离接触,解除自锁状态,弹簧迅速释放能量,推动滑动杆瞬间向车尾方向滑动,与滑动杆铰接的连杆带动并加速活动枕体通过轴套绕转动轴转动。此时触发连杆机构实现活动枕体的绕轴加速转动,活动枕体的上半部将向头枕前方转动,在头部开始绕颈椎转动或运动初始时刻,最大限度地达到接近头部位置,防止了头部的转动,颈椎就因此避免受到挥鞭伤害。
[0019]3.本发明创造,也可以采用主动触发式,为了保证依靠惯性触发转动的可靠性,还可以将活动枕体底部的卡销设计成一种带触头的制动开关,该开关通过信号线与车载追尾时的控制模块连接。当车辆发生追尾事故瞬间,车身上的碰撞传感器输出碰撞信号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判断出需要进行颈椎保护时,将通过信号线控制制动开关回缩,瞬间脱离与滑动杆上的卡槽的凹陷部位的接触,实现触发连杆机构加速推动活动枕体的绕轴转动。
[0020]4.本发明创造,可提高乘员的行车舒适性,为此将支撑枕体进行了改进。在支撑枕体的前下方增加了用于支撑颈部的颈枕部,该颈枕部的曲面形式大体与头部的枕骨至颈椎的曲面相吻合。颈枕部与头部的相对距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乘员入座、车辆正常行驶等情况下头部不会碰到颈枕部,或影响头部左右转动时的视线范围;当发生疲劳驾驶时,乘员的位置后移,后背靠到座椅靠背更深的位置上,这时乘员的头部与颈枕部接触。颈枕部对乘员头部有效支持,可以减少颈椎对整个头部的支撑力度,避免造成颈椎的疲劳损伤,进而增强车载乘员的行车舒适性。同时一旦发生追尾,此时的头部与头枕的距离已经很小,挥鞭伤害发生的可能性会极大降低。
[0021]5.本发明创造,只在头枕部件进行了改进,基本上不需要在座椅靠背内安装相应的传感器及机械装置,因而相对而言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和前后排座椅均可安装的实用性。依靠头枕自身的结构设计实现颈椎保护功能和解决颈椎疲劳影响舒适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乘员正常位置时与头枕的位置及头枕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乘员从正常位置进一步后靠到座椅后背时,颈枕部对头部的支撑示意图。
[0024]图3为发生追尾时头部绕颈椎瞬间大角度转动造成挥鞭伤害的示意图。
[0025]图4为追尾时活动枕体瞬间绕转动轴转动到A’位置防止挥鞭伤害的示意图。
[0026]图5为头枕结构的分步装配示意图。
[0027]图6为头枕结构的三维示意图。
[0028]图7为活动头枕与触发连杆机构的初始位置及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发生追尾时活动头枕的转动和触发连杆机构的触发示意图。
[0030]图9为图7状态下卡销与触发连杆机构的卡槽的局部示意图;
[0031 ]图10为支撑板带制动开关的示意图。
[0032]图11为第二种触发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2为采用图11的触发连杆机构时,乘员正常位置与头枕的位置及头枕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3为采用图11的触发连杆机构时,追尾时活动枕体瞬间整体平移到A’位置防止挥鞭伤害的示意图。
[0035]图14为头枕上设有穴位刺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发明创造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发明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
[0037]实施例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
[0038]图1-14,除图2以外,所示的是针对发生追尾情况下的头枕与头部的位置关系、头枕的结构和头枕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是针对本发明创造的另一个目的,即提高乘员的行车舒适性而提出的头枕工作示意图。
[0039]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包括活动枕体10、支撑枕体20、固定在座椅靠背上的头枕支撑架30和触发连杆机构40。
[0040]活动枕体10安装在支撑枕体20的中部,外观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头枕,支撑枕体20通过头枕支撑架30固定在座椅靠背上端;活动枕体10安装在转动轴11上相对于支撑枕体20运动,转动轴11的两端与头枕支撑架30连接;触发连杆机构40—端通过焊接杆31与头枕支撑架30固定,另一端与活动枕体10连接。
[0041]如图1、图2和图5给出了支撑架30的具体形状结构和与转动轴11的位置关系。本实施例对支撑架30进行了改进,支撑架30的功能主要有:一是,通过支撑架使支撑枕体20固定在座椅靠背上;二是,将用于活动枕体10转动的转动轴11在其顶端固定,间接起到固定活动枕体的作用,这样使得活动枕体相对于支撑枕体运动。活动枕体和转动轴与支撑枕体成为头枕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发生追尾时,活动枕体将绕固定在支撑架上的转动轴相对支撑枕体转动,实现防止颈椎的挥鞭伤害功能;三是,通过在支撑架上焊接一个焊接杆来固定触发连杆机构40,这样触发连杆机构依靠轴套1141固定在焊接杆上,进而固定在头枕中,相当于支撑架即用来固定支撑头枕,又用来固定触发连杆机构。
[0042]参考图1和图6,座椅头枕外观上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活动枕体和支撑枕体。活动枕体10可以相对支撑枕体20转动,支撑枕体20通过支撑架30固定在座椅靠背上。活动枕体10的主要功能是为了防止颈椎的挥鞭伤害;支撑枕体20用来支撑活动枕体。支撑枕体20的另一个功能是将触发连杆机构内置在其中,这样支撑枕体和触发连杆机构都固定在座椅靠背上。触发连杆机构和活动枕体通过连杆相铰接,当触发连杆机构触发瞬间,将带动活动枕体的相对支撑枕体转动。
[0043]在一个实施例中,活动枕体10通过轴套112安装在转动轴11上。实际上为了转动自如,活动枕体10需要一个与转动轴11相配合的轴套112,如图5,轴套112固定在活动枕体中并套在转动轴11上。
[0044]在一个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触发连杆机构的结构。所述的活动枕体10上设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端与活动枕体10固定,另一端设有卡销14,支撑板13上设有滑槽15;所述的触发连杆机构由轴套1141、滑动杆42、弹簧43、连杆44、销轴145和销轴1146构成;轴套1141固定在焊接杆31上,滑动杆42—端穿过轴套1141,另一端通过销轴145与连杆44连接,连杆44的另一端安装销轴1146,销轴1146沿支撑板13上的滑槽15移动;卡销14与滑动杆42上的卡槽147活动连接;弹簧43套装在滑动杆42上。
[0045]如图5所示,给出了座椅头枕的分步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中的(a)给出了触发连杆机构,触发连杆机构依靠轴套1141支撑,轴套1141两端固定连接上焊接杆31。支撑板13用来支撑活动枕体10,并且一端套在轴套112上并与其固定,中部开有滑槽15,另一端设有卡销14。销轴1146在滑槽15中可以滑动并与连杆44铰接,连杆44的另一端有销轴145,销轴145与连杆44铰接;图5中的(b)是转动轴11和轴套112的装配示意图;图5中的(c)是将(a)装配到(b)的示意图,支撑板13固定在轴套112上,轴套1141的两端与焊接杆31焊接;图5中的(d)是将(c)安装到支撑枕体20上的示意图;图5中的(f)是将(c)安装到活动枕体上的示意图;(d)和(f)的结合就是如图6所示的头枕的三维机构。
[0046]参考图3所示,当发生追尾之前,乘员处于乘坐正常位置,乘员的头部没有接触到头枕而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乘员的头部基本上由颈椎支撑,颈椎相当于头部的支撑点,而且乘员的后背,从颈椎支点往下相当一部分,也没完全靠到座椅靠背上;当发生追尾瞬间,乘员的身体由于受到座椅向前的推力而发生相对向后的移动直至后背完全抵靠在座椅后背上,但往往在这一瞬间乘员的头部由于是由颈椎支撑不能直接受到座椅向前的推力,在头部保持原地不动的惯性和座椅向前运动的作用下,实际上颈椎支撑点相对于头部的保持惯性位置是朝向车前方向瞬移,因此导致头部失去支撑沿着颈椎支撑点进行向后摆动旋转,造成颈椎的挥鞭伤害。为此图4所示将这种摆动旋转在发生之前进行防止,采取的措施就是让活动枕体向前旋转,当活动枕体10绕转动轴11旋转到终端位置A ’时,活动枕体基本上已经靠近头部从而防止了头部的旋转。
[0047]上述活动枕体10达到终端位置A’时,理想情况是A’正好达到头部位置或者头部刚发生转动。由于头部已经具有了转动动能,要求A’能够具有承受一定的来自头部的撞击力的能力,这时的A’不能因为受到头部的压力而向反方向转动甚至回到活动枕体初始位置。为此本发明创造提出了如下解决办法。
[0048I首先,实现活动枕体转动到A ’位置:参考图7所示,触发连杆机构40通过其内部的轴套1141固定在座椅靠背上,轴套1141内部设有一个可以左右滑动的滑动杆42相对轴套1141进行滑动。轴套1141通过焊接杆与支撑架30焊接固定(如图2所示),这样触发连杆机构即可以内置在支撑枕体内也可以单独于支撑枕体的外部,只要能发挥其功能均可。活动枕体10与触发连杆机构通过销轴145、连杆44和销轴1146铰接在一起。同时在固定于活动枕体10的支撑板13的底部有球形或圆柱形卡销14,与该卡销14相对应的触发连杆机构上的滑动杆42接触的部位上设有卡槽147,车辆没发生追尾时卡销14接触并顶在卡槽147的凹陷部位。由于卡销14卡在卡槽147的凹陷面上,使得滑动杆不能左右滑动;在滑动杆42上套装有压缩弹簧43,此时该弹簧43处于压缩状态(储能)。当发生追尾时,活动枕体可以瞬间通过轴套112绕转动轴11转动,滑动杆42的凹陷部位卡槽147与活动枕体A上的卡销14也瞬间脱离接触,解除自锁状态,弹簧43迅速释放能量,推动滑动杆42瞬间向车尾方向滑动,与滑动杆42铰接的连杆44带动并加速活动枕体10绕转动轴11转动。为了使连杆44转动起来不受约束和便于几何计算杠杆机构,为此在连杆44的一端销轴1146处增加了其活动空间,即在支撑板13上开了一个滑槽15,销轴1146能够在滑槽15内自由滑动。以上所述实现了活动枕体10的绕转动轴11加速转动到A,位置。
[0049]这种活动枕体10转动到A’位置,是依靠活动枕体10本身的惯性和滑动杆42的惯性的共同作用下发生触发,加上触发机构40的加速推动实现转动的。活动枕体的初始位置状态可以理解为:当活动枕体绕转动轴从A’位置回转到A位置时,滑动杆42的凹陷面卡槽147与卡销14逐渐摩擦接触,摩擦力达到一定时将滑动杆42卡住,发生了自锁固定在活动枕体初始位置。这种回位相当于发生了追尾活动枕体已经转动到A’后,需要将头枕回位,需要用一定的力量将弹簧43压缩到储能状态并回到原位置,这时滑动杆42由后向前滑动直到被卡住。当发生追尾时,活动枕体10本身的惯性是保持原地不动,而由于触发连杆机构、支撑枕体20和支撑架30固定于座椅上,将与座椅一起瞬间向前移动,活动枕体10将以转动轴11为界上下两部分瞬间绕转动轴11发生惯性转动,上部向前,下部朝后(下部质量大);而且轴套1141此时也将与支撑架30同样前移,滑动杆42由于惯性相对轴套1141向后移动,弹簧43能量瞬间得到初始释放。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将卡销14与滑动杆的卡槽147凹陷面的接触摩擦力克服,结束自锁状态,触发转动,实现活动枕体1转动到A ’位置。
[0050]活动枕体10转动到A’位置,即要求A’位置能够具有承受一定的来自头部的撞击力的能力,这时的A’位置不能因为受到头部的压力而向反方向转动甚至回到活动枕体的初始位置。参考图8所示,本发明创造提出的触发连杆机构触发后,弹簧43瞬间释放储能推动滑动杆42向车尾方向滑动到终端位置,滑动杆42同时通过杠杆机构带动活动枕体转动到A ’位置。此时的位置,活动枕体10与销轴145、连杆44和销轴1146的大致连线方向与滑动杆42水平方向成锐角。由于追尾时头部与A’位置接触,A’位置的受力通常是水平方向的,只有绕转动轴11旋转方向的力才能将活动枕体从A’位置转回到初始位置,而且还要克服弹簧受压的反作用力,因此在追尾时活动枕体在A’位置不会因为受到头部的压力而向反方向转动甚至回到初始位置。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销轴1146增加了活动空间能够在滑槽15内自由滑动,使得A’位置可以绕转动轴11发生相对少量摆动,通过该灵活摆动使得A’位置与头部接触时候能够更好的适应头部的位置,还能缓冲与头部相互间的过度冲击更好地保护头部。
[0051]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卡销14替换为制动开关16,制动开关16通过信号线与汽车内控制系统连接。
[0052]为了保证依靠惯性触发转动的可靠性,还可以将卡销14进行改进实现主动式触发,参考图10所示。将与活动枕体10固定的支撑板13底部的卡销14设计成一种带触头的制动开关16,该制动开关与信号线相连,通常情况下支撑架30是空心管结构,因此信号线可以从支撑架30内部穿过座椅靠背与车载追尾时的控制模块连接。当车辆发生追尾事故瞬间,车身上的碰撞传感器输出碰撞信号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判断出需要进行颈椎保护时,将通过信号线控制制动开关,使得开关的触头回缩,瞬间脱离与设在滑动杆42的卡槽147的凹陷部位的接触,实现触发连杆机构加速推动活动枕体的绕转动轴转动至位置A’。
[0053]在一个实施例中,作为这种主动式触发机构的延伸,活动枕体10可以不必设计成绕轴转动到达头部,比如触发后的活动枕体10可以沿向前(或同时向上)等方向被触发连杆机构推动同样达到头部,此时活动枕体1的运动和触发连杆机构设计成与该推动方向平行,活动枕体10将相对支撑枕体20沿该方向瞬移而不是绕轴相对支撑枕体转动。
[0054]如上所述的主动式触发机构的延伸中,参考图11-13,所述的支撑枕体20的两侧设有滑道21,转动轴11的两端伸入滑道21内,沿滑道21带动活动枕体10移动;所述的触发连杆机构由轴套1141、滑动杆42和弹簧43构成;轴套1141固定在焊接杆31上,滑动杆42—端穿过轴套1141,另一端与转动轴11或轴套112连接,弹簧43套装在滑动杆42上,设有制动开关16,制动开关16与设在转动轴11上的卡槽1117活动连接。
[0055]在发生追尾时,车载控制系统控制制动开关16的触点与转动轴11上的卡槽1117脱离,弹簧43解锁,瞬间释放能量,推动滑动杆,从而带动转动轴沿滑道移动,随之带动活动枕体相对于支撑枕体向前(或同时向上)平移,对乘员的头部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有效保护颈椎。
[005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枕体20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头部枕骨的颈枕部23,防止颈椎的疲劳损伤。
[0057]前面所述的是解决追尾问题,如图2所示。针对本发明创造的另一个目的,即提高乘员的行车舒适性,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即将支撑枕体20进行了改进。在支撑枕体20的前下方增加了用于支撑颈部的颈枕部23,该颈枕部23的曲面形式大体与头部的枕骨至颈椎的曲面相吻合。颈枕部23可以根据需要只保留两侧或左右一体如图5所示。
[0058]上述的颈枕部与头部的相对距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乘员入座、车辆正常行驶等情况下头部不会碰到颈枕部或影响头部左右转动时的视线范围,如乘员入座时发生干涉情况,相应一侧的颈枕部可以去除保留另一侧。当发生疲劳驾驶时,乘员可以后移,后背靠到座椅靠背更深的位置上,这时乘员的头部与颈枕部接触。颈枕部23对乘员头部的有效支持,可以减少颈椎对整个头部的支撑力度,避免造成颈椎的疲劳损伤,进而增强车载乘员的行车舒适性。同时一旦发生追尾,此时的头部与头枕的距离已经很小,挥鞭伤害发生的可能性会极大降低。
[005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颈枕部23与支撑枕体20为分体结构,颈枕部30相对于支撑枕体20前后移动。
[0060]上述的颈枕部23是在支撑枕体的前下方,与支撑枕体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根据头枕的制造成本及车辆的功能要求进行改进,如颈枕部23与支撑枕体20分开并可相对于支撑枕体20前后滑动,乘员根据需要调节颈枕部的前后移动。
[0061]参考图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枕体20上设有穴位刺激装置22,穴位刺激装置22通过导线与车内控制装置连接。
[0062]另外,从头部的枕骨往下至颈椎区分布了许多人体的重要神经和穴位,颈枕部不仅可以对此进行有效的保护,而且在有些情况下如长时间疲劳驾驶而导致驾驶员产生睡意,这时可以在颈枕部上安装一些电刺激穴位的方法来防止驾驶员打瞌睡,避免行车事故。这种电刺激可以由驾驶员根据需要开关控制,也可以根据驾驶员前方设置的瞳孔监测传感器的判断来控制。
【主权项】
1.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枕体(10)、支撑枕体(20)、固定在座椅靠背上的头枕支撑架(30)和触发连杆机构(40);活动枕体(1)安装在支撑枕体(20)的中部构成一个完整的头枕,支撑枕体(20)通过头枕支撑架(30)固定在座椅靠背上端;活动枕体(10)安装在转动轴(11)上相对于支撑枕体(20)运动,转动轴(11)的两端与头枕支撑架(30)连接;触发连杆机构(40) —端通过焊接杆(31)与头枕支撑架(30)固定,另一端与活动枕体(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活动枕体(10)通过轴套I(12)安装在转动轴(1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枕体(10)上设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 —端与活动枕体(10)固定,另一端设有卡销(14),支撑板(13)上设有滑槽(15);所述的触发连杆机构由轴套11(41)、滑动杆(42)、弹簧(43)、连杆(44)、销轴1(45)和销轴11(46)构成;轴套11(41)固定在焊接杆(31)上,滑动杆(42)—端穿过轴套11(41),另一端通过销轴1(45)与连杆(44)连接,连杆(44)的另一端安装销轴II(46),销轴II (46)沿支撑板(13)上的滑槽(15)移动;卡销(14)与滑动杆(42)上的卡槽I (47)活动连接;弹簧(43)套装在滑动杆(4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将卡销(14)替换为制动开关(16),制动开关(16)通过信号线(50)与汽车内控制系统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枕体(20)的两侧设有滑道(21),转动轴(11)的两端伸入滑道(21)内,沿滑道(21)带动活动枕体(10)移动;所述的触发连杆机构(40)由轴套11(41)、滑动杆(42)和弹簧(43)构成;轴套11(41)固定在焊接杆(31)上,滑动杆(42)—端穿过轴套11(41),另一端与转动轴(11)或轴套1(12)连接,弹簧(43)套装在滑动杆(42)上;设有制动开关(16),制动开关(16)与设在转动轴(11)上的卡槽II(17)活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枕体(20)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头部枕骨的颈枕部(2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颈枕部(23)与支撑枕体(20)为分体结构,颈枕部(23)相对于支撑枕体(20)前后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枕体(20)上设有穴位刺激装置(22),穴位刺激装置(22)通过信号线与车内控制装置连接。
【文档编号】B60N2/48GK205468670SQ201620269542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1日
【发明人】王贺
【申请人】王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