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背门装饰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82031发布日期:2021-02-05 19:06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背门装饰条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背门装饰条。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背门外装饰条在汽车造型开发过程中越来越新颖、时尚,为了追求运动时尚的风格,背门外装饰件的高亮部分的造型通常会拉长y方向尺寸、压低z方向尺寸;另外,由于背门外装饰件内部通常需要分装触点开关、摄像头及后牌照灯等零件,导致背门外装饰件强度不足。这对背门外装饰件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牢固,且上本体和下本体能够具有足够高的刚强度的汽车背门装饰条。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背门装饰条,包括呈长条形的上本体和下本体,所述上本体设置在下本体的上方且上本体和下本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本体包括下主体部,所述下主体部上仅在其中间区域开设与触点开关结构匹配的触点开关安装部。
[0005]
进一步,背门装饰条的上本体和下本体均不设后牌照灯和摄像头的安装部。
[0006]
进一步,所述上本体包括上主体部,所述上主体部的下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下主体部的上端设置有多个与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的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所述安装座后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第一安装孔前后对齐,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与螺纹孔配合。
[0007]
进一步,所述上主体部的下端还设置有主定位插孔,所述下主体部上端设置有向后延伸的主定位插片,所述主定位插片穿过主定位插孔。
[0008]
进一步,所述上主体部的下端还设置有次定位孔,所述下主体部的上端设置有与次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柱。
[0009]
进一步,所述上主体部的下端还设置有预安装卡孔,所述下主体部上设有向后延伸的龙门卡扣,所述龙门卡扣与预安装卡孔相互扣合。
[0010]
进一步,所述上主体部的后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三固定柱;每个第三固定柱的后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背门钣金卡接的预安装防水卡扣。
[0011]
进一步,所述上主体部的后表面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柱;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后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一安装螺栓,所述第一安装螺栓的螺帽预埋在所述第一固定柱中。
[0012]
进一步,所述上本体还包括与上主体部一体构成且向上主体部两端延伸的上延伸部,所述上延伸部的后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后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二安装螺栓,所述第二安装螺栓的螺帽预埋在第二固定柱中。
[0013]
进一步,所述下本体还包括与所述下主体部一体构成且向下主体部两端延伸的下
延伸部,所述下延伸部上设置有向后突出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的后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尾灯上螺栓连接的第二安装孔和限位孔。
[0014]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背门装饰条,由上本体和下本体组成,通过在下本体上集成触点开关,保证其功能性,后牌照灯和摄像头等零件没有集成到上本体上,保证了上本体和下本体能够具有足够高的刚强度,且能够拉长汽车背门装饰条在y方向尺寸、压低在z方向的尺寸,满足运动时尚的外观需求条件;采用螺栓将上本体和下本体连接,保证了安装的牢固度,使零件在满足外观的情况下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还采用了主定位插孔和主定位插片进行定位安装,以及次定位孔和定位柱进行定位连接,方便上本体和下本体快速定位安装,提升了安装效率;还设置了预安装卡孔和龙门卡扣卡接,使得下本体和下本体先进行预安装,有利于上本体和下本体之间的快速连接;零件上下本体符合塑料的成型工艺特点,极大的减少了注塑、电镀工艺的废品率,改善了模具加工工艺。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背门装饰条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中上本体和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图1中上本体和下本体螺栓连接结构的剖面图。
[0019]
图中:
[0020]
1-上本体,11-上主体部,111-主定位插孔,112-预安装卡孔,113-次定位孔,114-第一安装孔,12-上延伸部,13-预安装防水卡扣,14-第一安装螺栓,15-第一固定柱,16-第二安装螺栓,17-支撑结构,171-第一线段,172-第二线段,18-第二固定柱,19-弯折部;2
-ꢀ
下本体,20-下主体部,21-触点开关安装部,22-安装座,23-安装结构,231-限位孔,232
-ꢀ
第二安装孔,24-主定位插片,25-龙门卡扣,26-定位柱,27-安装座,28-螺栓,29-下延伸部;3-密封泡沫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后)时,是以图1或图2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2]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背门装饰条,包括呈长条形的上本体1 和下本体2,上本体1设置在下本体2的上方且上本体1和下本体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下本体2包括下主体部20,下主体部20上仅在其中间区域开设与触点开关结构匹配的触点开关安装部21。触点开关安装部21包括触点开关安装区和设置在触点开关安装区的两侧设有用于连接触点开关结构的安装座22。其中,上本体和下本体的左右方向是车的y方向;上本体和下本体的上下方向是z方向;上本体和下本体的前后方向是x方向。
[0023]
在本实施例中,背门装饰条的上本体1和下本体2均不设后牌照灯和摄像头的安装部。
[0024]
在本实施例中,下本体2的长度小于上本体1的长度。
[002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本体1的前表面镀铬。
[0026]
在本实施例中,上本体1包括上主体部11,上主体部11的下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14;下主体部20的上端设置有多个与第一安装孔114一一对应的安装座27,第一安装孔114 位于安装座27后侧,安装座27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与第一安装孔114前后对齐,螺栓 28穿过第一安装孔114与螺纹孔配合。所述上本体1的下端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19,第一安装孔114设置在弯折部19上,安装部27位于弯折部19的前侧。
[0027]
在本实施例中,上主体部11的下端还设置有主定位插孔111,下主体部20上端设置有向后延伸的主定位插片24,主定位插片24穿过主定位插孔111。
[0028]
在本实施例中,上主体部11的下端还设置有次定位孔113,下主体部20的上端设置有与次定位孔113相配合的定位柱26。
[0029]
在本实施例中,上主体部11的下端还设置有预安装卡孔112,下主体部20上设有向后延伸的龙门卡扣25,龙门卡扣25与预安装卡孔112相互扣合。
[0030]
在本实施例中,上主体部11的下端设置有两个预安装卡孔112、两个主定位插孔111和两个次定位孔113,上主体部11为对称结构,从上主体部11的中心向左右两侧延伸方向均依次设置有主定位插孔111、预安装卡孔112和次定位孔113。下主体部20对应上主体部11 上的主定位插孔111、预安装卡孔112和次定位孔113分别设置有主定位插片24、龙门卡扣 25、定位柱26。
[0031]
在本实施例中,下本体2还包括与下主体部20一体构成且向下主体部20两端延伸的下延伸部29,下延伸部29上设置有向后突出的安装结构23,安装结构23的后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尾灯上螺栓连接的第二安装孔232和限位孔231。安装结构23的后表面上设有密封泡沫垫3。安装结构23的后表面用于对尾灯进行弹性支撑,被压在尾灯下。
[0032]
在本实施例中,上主体部11的后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三固定柱;每个第三固定柱的后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背门钣金卡接的预安装防水卡扣13。
[0033]
在本实施例中,上主体部11的后表面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柱15;每个第一固定柱 15的后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一安装螺栓14,第一安装螺栓14的螺帽预埋在第一固定柱15中。第一固定柱15的后表面用于对车身进行支撑,第一固定柱15的后表面上设有密封泡沫垫3且设置在第一安装螺栓14的周围。
[0034]
在本实施例中,上本体1还包括与上主体部11一体构成且向上主体部11两端延伸的上延伸部12,上延伸部12的后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柱18,第二固定柱18的后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二安装螺栓16,第二安装螺栓16的螺帽预埋在第二固定柱18中。第一固定柱15的后表面可以用于对车身进行支撑。第二固定柱18的后表面上设有密封泡沫垫3且设置在第二安装螺栓16的周围。
[0035]
在本实施例中,上延伸部12上还设有向后突起的用于支撑尾灯的支撑结构17,支撑结构17呈l形且包括与上延伸部12连接且向后延伸的第一线段171和用于支撑尾灯的第二线段172。
[0036]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背门装饰条,由上本体和下本体组成,通过在下本体上集成触点开关,保证其功能性,后牌照灯和摄像头等零件没有集成到上本体上,保证了上本体和下本体能够具有足够高的刚强度,且能够拉长汽车背门装饰条在y方向尺寸、压低在z方向的尺寸,满足运动时尚的外观需求条件;采用螺栓将上本体和下本体连接,保证了安装的牢固度,使零件在满足外观的情况下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还采用了主定位插孔和主定位插片
进行定位安装,以及次定位孔和定位柱进行定位连接,方便上本体和下本体快速定位安装,提升了安装效率;还设置了预安装卡孔和龙门卡扣卡接,使得下本体和下本体先进行预安装,有利于上本体和下本体之间的快速连接;零件上下本体符合塑料的成型工艺特点,极大的减少了注塑、电镀工艺的废品率,改善了模具加工工艺。
[0037]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