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器和散热器组装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8495发布日期:2020-12-29 09:3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凝器和散热器组装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器和散热器组装件。



背景技术:

冷凝器和散热器是汽车的标准配置,其作用是分别用来给空调和发动机进行散热。冷凝器通常布置在散热器前侧,两者共用一个冷却风扇。在现有技术中,冷凝器和散热器是相互分开、各自独立的安装在前副车架上,且都要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在装配时,需要分别对冷凝器和散热器进行装配固定,安装过程复杂,装配效率低,并且存在售后维修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冷凝器和散热器组装件,以降低冷凝器和散热器装配、拆卸的难度,提升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和散热器组装件,包括散热器、冷凝器、至少一个上连接结构和至少一个下连接结构,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散热器的前侧,所述上连接结构将所述冷凝器的上部和所述散热器的上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下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下部的下支撑座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凝器下部的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的中心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下支撑座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具有槽底、前槽壁以及与所述前槽壁相对设置的后槽壁,所述前槽壁和/或所述后槽壁由能够沿前后方向发生弹性变形的弹性夹持件构成,所述前槽壁和所述后槽壁之间的间距从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连接销夹持于所述前槽壁和所述后槽壁之间。

进一步,所述下支撑座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下支撑座的前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立板,所述立板构成所述前槽壁,所述后槽壁由所述弹性夹持件构成。

进一步,所述弹性夹持件的根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弹性夹持件的端部向下弯曲以形成所述后槽壁。

进一步,所述上连接结构为卡接结构。

进一步,所述上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上的上支撑座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凝器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后表面支撑于所述上支撑座上,所述上支撑座上设有向前凸出的卡脚,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卡脚卡接的卡孔。

进一步,所述上支撑座上设有向前凸出的限位凸台,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凸台配合的限位孔。

进一步,所述上支撑座上设有两个所述卡脚,两个所述卡脚分别为上卡脚和为位于所述上卡脚下侧的下卡脚,所述上卡脚的端部设有向上凸出的上卡勾,所述下卡脚的端部设有向下凸出的下卡勾。

进一步,所述散热器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水室,所述冷凝器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集流管;每个所述水室和与其同侧的所述集流管之间均设有所述上连接结构和所述下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冷凝器和散热器装配、拆卸的难度,提升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所述的冷凝器和散热器组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所述的下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实施例中所述的下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器;2—冷凝器;3—水室;4—集流管;5—下连接结构;6—上连接结构;7—下支撑座;8—立板;9—弹性夹持件;10—连接销;11—上支撑座;12—连接板;13—上卡脚;14—限位凸台;15—下卡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冷凝器和散热器组装件,包括散热器1、冷凝器2、两个上连接结构6和两个下连接结构5,冷凝器2位于散热器1的前侧,两个上连接结构6将冷凝器2的上部和散热器1的上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下连接结构5均包括固定连接在散热器1下部的下支撑座7以及固定连接在冷凝器2下部的连接销10,连接销10的中心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下支撑座7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夹持槽,夹持槽具有槽底、前槽壁以及与前槽壁相对设置的后槽壁,前槽壁和/或后槽壁由能够沿前后方向发生弹性变形的弹性夹持件9构成,前槽壁和后槽壁之间的间距从下至上逐渐减小,连接销10夹持于前槽壁和后槽壁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1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水室3,冷凝器2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集流管4;每个水室3和与其同侧的集流管4之间均设有上连接结构6和下连接结构5。

在本实施例中,下支撑座7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散热器1上,下支撑座7的前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立板8,立板8构成前槽壁,后槽壁由弹性夹持件9构成。进一步,弹性夹持件9的根部固定连接在散热器1上,弹性夹持件9的端部向下弯曲以形成后槽壁。具体实施时,下支撑座7、立板8和弹性夹持件9可以通过与水室3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设置在散热器1上。

在本实施例中,上连接结构6为卡接结构。具体的,上连接结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散热器1上的上支撑座11以及固定连接在冷凝器2上的连接板12,连接板12的后表面支撑于上支撑座11上,上支撑座11上设有向前凸出的卡脚,连接板12上设有与卡脚卡接的卡孔。

在本实施例中,上支撑座11上设有向前凸出的限位凸台14,连接板12上设有与限位凸台14配合的限位孔。限位凸台14能够起到限位作用,在上下方向上还能够起到支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上支撑座11上设有两个卡脚,两个卡脚分别为上卡脚13和为位于上卡脚13下侧的下卡脚15,上卡脚13的端部设有向上凸出的上卡勾,下卡脚15的端部设有向下凸出的下卡勾。通过挤压上卡勾和下卡勾能够快捷的解除卡接。通过上卡勾和下卡勾,能够将连接板12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在上支撑座11上。

具体实施时,上支撑座11、上卡脚13、下卡脚15和限位凸台14可以通过与水室3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设置在散热器1上。具体实施时,连接销10和连接板12均可以由铝材制成,焊接在集流管4上。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销10为圆柱销,连接销10夹持于夹持槽中时,连接销10的外圆面与前槽壁相切,连接销10的外圆面与后槽壁相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连接结构6和下连接结构5将冷凝器2固定连接在散热器1上,进行预装配,相对于原有分开安装的结构,省去了冷凝器2和散热器1分别安装到汽车前副车架上的过程,而是将冷凝器2和散热器1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安装,效率更高。在装配时,连接销10可以先支撑在夹持槽的槽底,便于实现上连接结构6的装配,能够提升装配效率,在装配完成后,连接销10夹持于夹持槽中,有利于控制冷凝器2的下部和散热器1的下部之间的间隙。上连接结构6采用卡接结构,具有装配和拆卸方便的优点,能够进一步提升装配效率。本实用新型省去了螺栓固定连接的操作过程,实现了免工具拆装,具有装配方便快捷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凝器和散热器组装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1)、冷凝器(2)、至少一个上连接结构(6)和至少一个下连接结构(5),所述冷凝器(2)位于所述散热器(1)的前侧,所述上连接结构(6)将所述冷凝器(2)的上部和所述散热器(1)的上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下连接结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器(1)下部的下支撑座(7)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凝器(2)下部的连接销(10),所述连接销(10)的中心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下支撑座(7)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具有槽底、前槽壁以及与所述前槽壁相对设置的后槽壁,所述前槽壁和/或所述后槽壁由能够沿前后方向发生弹性变形的弹性夹持件(9)构成,所述前槽壁和所述后槽壁之间的间距从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连接销(10)夹持于所述前槽壁和所述后槽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和散热器组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座(7)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器(1)上,所述下支撑座(7)的前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立板(8),所述立板(8)构成所述前槽壁,所述后槽壁由所述弹性夹持件(9)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和散热器组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持件(9)的根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器(1)上,所述弹性夹持件(9)的端部向下弯曲以形成所述后槽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和散热器组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结构(6)为卡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器和散热器组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结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器(1)上的上支撑座(11)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凝器(2)上的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后表面支撑于所述上支撑座(11)上,所述上支撑座(11)上设有向前凸出的卡脚,所述连接板(12)上设有与所述卡脚卡接的卡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器和散热器组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座(11)上设有向前凸出的限位凸台(14),所述连接板(12)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凸台(14)配合的限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器和散热器组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座(11)上设有两个所述卡脚,两个所述卡脚分别为上卡脚(13)和为位于所述上卡脚(13)下侧的下卡脚(15),所述上卡脚(13)的端部设有向上凸出的上卡勾,所述下卡脚(15)的端部设有向下凸出的下卡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和散热器组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1)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水室(3),所述冷凝器(2)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集流管(4);每个所述水室(3)和与其同侧的所述集流管(4)之间均设有所述上连接结构(6)和所述下连接结构(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和散热器组装件,包括散热器、冷凝器、至少一个上连接结构和至少一个下连接结构,冷凝器位于散热器的前侧,上连接结构将冷凝器的上部和散热器的上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下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散热器下部的下支撑座以及固定连接在冷凝器下部的连接销,连接销的中心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下支撑座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夹持槽,夹持槽具有槽底、前槽壁以及与前槽壁相对设置的后槽壁,前槽壁和/或后槽壁由能够沿前后方向发生弹性变形的弹性夹持件构成,前槽壁和后槽壁之间的间距从下至上逐渐减小,连接销夹持于前槽壁和后槽壁之间。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冷凝器和散热器装配、拆卸的难度,提升了装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柳剑;童明辉;涂家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31
技术公布日:2020.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