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底托移动手机对位的无线充电车载手机电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3601发布日期:2021-06-04 18:3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底托移动手机对位的无线充电车载手机电动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无线充电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底托移动手机对位的无线充电车载手机电动支架。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带有底托的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通常有以下三种结构样式:
3.1. 固定式底托,底托到无线充电线圈中心位置固定,对小尺寸手机和大尺寸手机,与线圈中心位置存在较大偏差,充电效率会大幅降低,且增大发热量;
4.2. 可调式底托,由用户自行调整底托位置,用于适配不同尺寸的手机,对于没有使用经验的用户,难以将底托调整到最佳充电效果的位置;
5.3. 采用夹臂三轴联动方式的底托,通过夹臂与底托联动的方式,这种结构对长宽比在一定范围的手机比较有效,但是对市面上细长或比较宽的手机,充电线圈与手机对位的效果不佳。
6.以上三种常见的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实际使用中并不适用所有尺寸的手机,不能保证能使手机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对准。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底托移动手机对位的无线充电车载手机电动支架,能够将手机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精确对准,提高充电效率,适用各种尺寸的手机。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通过底托移动手机对位的无线充电车载手机电动支架,包括壳体、无线充电模组、底托、及用于夹持手机两侧的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驱动底托升降的伸缩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夹持手机的夹持机构、以及用于控制升降机构与夹持机构工作并检测无线充电模组与手机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耦合强度的控制模块;
9.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及固定于第一驱动器输出轴上的伸缩齿轮,所述底托朝上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背向底托的一侧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齿轮与伸缩槽的侧壁啮合。
10.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及固定于第二驱动器输出轴上的夹持齿轮;
11.所述第一夹臂朝向第二夹臂的一面设有第一夹持板,第一夹持板朝向第二夹臂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开槽,所述第二夹臂朝向第一夹臂的一面设有第二夹持板,第二夹持板朝向第一夹臂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开槽;
12.所述第一夹持板位于第二夹持板背向第二驱动器的一侧,所述夹持齿轮同时啮合第一开槽的内壁与第二开槽的内壁。
1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面壳、中壳及底壳,中壳的表面设有用于容纳
无线充电模组的定位槽,所述控制模块嵌设于底壳,且第一驱动器与第二驱动器均安装于底壳内、并位于中壳与控制模块之间。
14.进一步的,所述底壳的两侧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的侧开口。
15.进一步的,所述中壳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伸缩板的伸缩口。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上均设有滑槽,所述底壳上设有嵌入所述滑槽的滑杆。
17.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8.1、能够通过判断手机无线充电模块的位置,自动调节底托与夹臂,使手机无线充电模块的位置能够对准支架上的无线充电模块,可以保证所有尺寸的无线充电手机能对准发射线圈,加快无线充充电速度,保持手机无线充电的效率,减少发热,提高用户体验;
19.2、通过电动夹持、固定手机的方式,无需人为调节,使用更加方便。
20.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1.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施例的爆炸图;
23.图3为本实施例的仰视图。
24.图中:11、面壳;12、中壳;13、底壳;14、无线充电模组;15、控制模块;16、定位槽;17、侧开口;2、底托;21、第一驱动器;22、伸缩板;23、伸缩槽;31、第一夹臂;32、第二夹臂;33、第二驱动器;34、第一夹持板;35、第二夹持板;36、第一开槽;37、第二开槽;38、滑槽;39、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6.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一种通过底托移动手机对位的无线充电车载手机电动支架,包括壳体、无线充电模组14(主要为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底托2、及用于夹持手机两侧的第
一夹臂31与第二夹臂32。
29.为了实现手机在支架上充电位置的调节,本实施例在壳体内设有用于驱动底托2升降的伸缩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夹臂31与第二夹臂32夹持手机的夹持机构,尤其是伸缩机构,能够调节长宽比比较大的手机在支架上的位置,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控制升降机构与夹持机构工作的控制模块15,控制模块15主要为pcb板及pcb板上的控制芯片,通过内部存储及程序,记录升降机构、夹持机构在各个位置时,无线充电模组14与手机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耦合强度,由此判断最佳的充电位置,在检测耦合强度时,可以尝试对升降机构伸缩行程中的各个位置进行记录,然后选择最佳的充电位置,然后驱动第一驱动器21将底托2升降至最佳充电位置。无线充电模组14与控制模块15电连接。
30.夹持机构则主要用于固定手机两侧,夹紧手机即可完成,同时可在壳体上设置升降机构与夹持机构启动工作的开关按键及复位按键,或通过触控、感应等方式实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31.伸缩机构的具体结构包括第一驱动器21、及固定于第一驱动器21输出轴上的伸缩齿轮,底托2朝上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板22,伸缩板22背向底托2的一侧开设有伸缩槽23,伸缩齿轮位于伸缩槽23内,节省空间,同时能够与伸缩槽23的单侧侧壁实现啮合,通过齿轮的转动,带动伸缩板22作上下往复运动。
32.夹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33、及固定于第二驱动器33输出轴上的夹持齿轮,第一夹臂31朝向第二夹臂32的一面设有第一夹持板34,第一夹持板34朝向第二夹臂3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开槽36,第二夹臂32朝向第一夹臂31的一面设有第二夹持板35,第二夹持板35朝向第一夹臂3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开槽37,第一夹持板34位于第二夹持板35背向第二驱动器33的一侧,然后夹持齿轮同时位于第一开槽36与第二开槽37内,节省占用空间,然后夹持齿轮同时啮合第一开槽36的单侧内壁与第二开槽37的单侧内壁,且两个与夹持齿轮啮合的内壁,须分别为夹持齿轮上部和下部的两个不同方向的内壁,这样才能够实现在夹持齿轮转动时,第一夹臂31与第二夹臂32能够作相对方向的运动,实现夹持手机与复位的功能。
33.第一驱动器21与第二驱动器33可以采用小型或微型的步进电机或直流电机,精度高、行程可控,且体积小巧,方便装配。
34.本实施例中的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面壳11、中壳12及底壳13,中壳12的表面设有用于容纳无线充电模组14的定位槽16,底壳13内部具有一定的容纳空间,将控制模块15嵌设于底壳13内部,第一驱动器21与第二驱动器33均安装于底壳13内、并位于中壳12与控制模块15之间,保证本实施例结构紧凑、外形美感。
35.为了实现本实施例应有的功能,在底壳13的两侧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夹持板34与第二夹持板35的侧开口17,并设有用于嵌入滑槽38的滑杆39,配合开设在第一夹持板34与第二夹持板35上滑槽38,实现对第一夹臂31与第二夹臂32的限位,保持运行稳定。
36.中壳12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伸缩板22的伸缩口,一方面,利用伸缩口为伸缩板22提供空间,另一方面,利用伸缩口的两侧对伸缩板22进行限位,保证伸缩板22与伸缩齿轮的啮合及运行的稳定。
37.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