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雪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3448发布日期:2021-07-13 15:1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雪刮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雪刮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雪刮器。



背景技术:

雪刮器就是刮雪用的汽车挡风玻璃刮片,是和雨刮器相对而言的汽车用品。在经常下雪或者会出现下雪的地区,若使用雨刮器充当雪刮器,当汽车挡风玻璃前结霜的时候启动雨刮器,雨刮器则会刮花汽车挡风玻璃,严重的甚至影响行车观察,危及车主的生命安全,所以现在我国的北部地区在冬天来临前都会为车辆配上合适的雪刮器。

现有的固定式雪刮器连接结构,一旦雪刮器主体部分损坏,或者连接装置部分损坏,整个雪刮器就必须全部丢弃,从而造成浪费。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雪刮器容易损坏的部位通常是连接器与雪刮臂(亦即汽车的雨刮臂)之间的连接部位,其原因在于连接器作为雪刮臂和雪刮器的连接装置,其机械运动的次数多,容易引起材料的物理疲劳,因此,经常出现仅仅是连接器损坏而被迫将整个雪刮器都丢弃的现象,造成很大浪费。目前,各种品牌及款式的车型都具有不同结构的雪刮臂,这就必须配备具有相对应结构连接装置的雪刮器,又由于雪刮器的连接装置为固定式的,这就导致了雪刮器的适配性很差,不能任意组合适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雪刮器,主要解决现有雪刮器适配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雪刮器,包括护套,以及安装在所述护套底部的胶条,所述护套的顶部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安装有尺寸匹配且可拆卸的刷头夹,所述刷头夹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器,所述护套的两端安装有密封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刷头夹包括一体成型的底座、连接耳以及固定壁,两个所述连接耳的弧度与所述凹陷部匹配,并沿所述底座的左右两端反向延伸,两个所述连接耳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两个所述固定壁镜像对称,并沿所述底座的法线方向向上延伸,两个所述固定壁通过扣合部连接,所述护套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相对的第二安装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固定壁相对的位置均设有固定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护套内还安装有骨架,以及安装在所述骨架底部的背板,所述骨架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相对的第三安装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骨架包括大骨、大翅和小翅,所述大骨与所述护套的内壁顶部形状匹配,所述大骨的左右两端安装有镜像对称的大翅,所述大翅的左右两端安装有镜像对称的小翅,两个所述小翅的端部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大骨左右两端的底部设有第一中空部,所述第一中空部用于容纳所述大翅的其中一端,所述大翅末端的底部设有第二中空部,所述第二中空部用于容纳所述小翅的其中一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胶条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层、安装在所述连接层下端的收窄层,和安装在所述收窄层下端的刮雪层,所述护套的下端部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层安装在所述连接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护套的顶部设置凹陷部,并在凹陷部安装匹配的、模块化的刷头夹,该刷头夹可适配多种连接器,避免因连接器损坏而被迫将整个雪刮器都丢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多功能雪刮器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刷头夹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骨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护套、胶条和密封盖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护套,2-胶条,3-凹陷部,4-刷头夹,5-连接器,6-密封盖,7-骨架,8-背板,9-铆钉,11-第二安装孔,12-连接腔,21-连接层,22-收窄层,23-刮雪层,41-底座,42-连接耳,43-固定壁,44-第一安装孔,45-扣合部,46-固定孔,71-第三安装孔,72-大骨,73-大翅,74-小翅,75-第一中空部,76-第二中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雪刮器,包括护套1,以及安装在护套1底部的胶条2,护套1的顶部设有凹陷部3,凹陷部3安装有尺寸匹配的且可拆卸的刷头夹4,刷头夹4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器5,护套1的两端安装有密封盖6,更进一步的,可以使用矽胶将密封盖6粘接在护套1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护套1的顶部设置凹陷部3,并在凹陷部3安装匹配的、模块化的刷头夹4,该刷头夹4可适配多种连接器5,避免因连接器5损坏而被迫将整个雪刮器都丢弃。

如图2所示,刷头夹4包括一体成型的底座41、连接耳42以及固定壁43,两个连接耳42的弧度与凹陷部3匹配,并沿底座41的左右两端反向延伸,两个连接耳4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44,两个固定壁43镜像对称,并沿底座41的法线方向向上延伸,两个固定壁43通过扣合部45连接,护套1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安装孔44位置相对的第二安装孔11。以上的刷头夹设计方案,令到刷头夹4可适配多种连接器5。

更进一步的,两个固定壁43相对的位置均设有固定孔46,固定孔46用于容纳(适配)不同型号的雪刮臂的摆臂枢轴,进一步提高雪刮器的适配性。

连接器5用于刷头夹4与雪刮臂之间的固定连接。连接器5可以为市面上任意车型所使用的连接装置,上述的刷头夹4基本能够适配大部分型号的连接器5,当上述的刷头夹4的型号不能匹配连接器5的时候,则可以通过更换刷头夹4解决。

如图1所示,护套1内还安装有骨架7,以及安装在骨架7底部的背板8,骨架7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安装孔44位置相对的第三安装孔71。

如图3所示,骨架7包括大骨72、大翅73和小翅74,大骨72与护套1的内壁顶部形状匹配,大骨72的左右两端安装有镜像对称的大翅73,大翅73的左右两端安装有镜像对称的小翅74,两个小翅74的端部与背板8固定连接。骨架7用于增强雪刮器的强度,在大骨72的基础上增加大翅73和小翅74,方便组装。而背板8则用于将小翅74端部的压力分散到整个背板8上,避免刮雪过程中胶条2上的某点受力过大而影响刮雪效果。

大骨72左右两端的底部设有第一中空部75,第一中空部75用于容纳大翅73的其中一端,大翅73末端的底部设有第二中空部76,第二中空部76用于容纳小翅74的其中一端。中空部的设计目的在于更方便地组装骨架7,并且从图1可见,大骨72、大翅73和小翅74之间均由其侧面的铆钉所连接起来。

如图4所示,胶条2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层21、安装在连接层21下端的收窄层22,和安装在收窄层22下端的刮雪层23,护套1的下端部设有连接腔12,连接层21安装在连接腔12内。可见,密封盖6用于遮蔽护套1的端部除连接腔12之外的所有空间。

工作原理:将铆钉9沿第一安装孔44、第二安装孔11和第三安装孔71的顺序插入,并使用铆钉枪将铆钉9打紧,刷头夹4、护套1以及骨架7三者即被牢牢固定。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